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戏剧 drama > 深度评论

北京青年报:《史家胡同56号》留下人艺声音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10年11月11日10:56

  ■书名:《史家胡同56号》

  ■著者:梁秉堃

  ■出版:金城出版社2010年

  ■读家:瘦猪

  ■推荐指数:★★★★★☆

  ■入评理由:北京人艺本身即是一出波澜壮阔的大戏,即使是台前幕后的小插曲或排练期间的小花絮,也丝毫不让舞台上正式演出的精彩。

  去年夏天一个外地朋友来京,点名要去北京人艺看看。快午夜了,我和他从东四遛到王府井大街。首都剧院坐落在高楼林立的王府井大街,高度和外貌都比不上后来的建筑,但它凝重深厚的文化气质却叫人一眼望去就再也忘不了。朋友和我说起上世纪八十年代老人艺原班人马拍摄的电影《茶馆》给他留下的深刻印象。三十年了,念念不忘。朋友说,那时他就想,一定要去北京人艺看看。这次行程匆忙,只好先远观。临走时我翻出辛夷楣、张桐姐弟俩写的《记忆深处的老人艺》送他解颐,说下次来再去剧院看戏再去史家胡同转转。到现在,朋友还没有时间来,我却又看到一本回忆人艺往事的书,梁秉堃写的《史家胡同56号》。

  如果说首都剧院是老人艺们登台献艺的第一线,那么史家胡同56号大院则是他们的大本营。1956年,在周总理的关怀下,首都剧院和人艺宿舍楼先后建成。宿舍楼就在史家胡同56号院,现在改为20号。要是那天夜里我们从首都剧院王府井大街22号(那儿原来是座教养院)走到史家胡同,就重复了当年总理的路线。1957年春夜,总理接见完来访的泰国艺术团后,兴致不减,执意步行去人艺宿舍楼看看,总理说,白天我不方便在街上走,夜晚还不给我点自由啊。总理是人艺最大牌的粉丝了,仅《雷雨》就看了七八遍。有一次人艺当家花旦朱琳在戏中漏了一个字的台词,总理回去后就让邓颖超大姐去电询问咋回事。可见总理对此剧之熟悉。

  论起对北京人艺的热爱,包括总理和我的朋友在内的观众,毕竟是局外人,人艺的职工却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第一任院长曹禺说,“我和剧院的一些老同志在这个剧院的天地里,翻滚了四十年。我甚至爱那空空的舞台。”梁秉堃是人艺的老演员,一级编剧,“曹头儿”的学生。那么谁是“曹头儿”呢,原来就是人艺最大的官儿,院长曹禺。梁秉堃很怀念当年的老领导们,本书开篇就讲老人艺的优良传统,给领导起“绰号”:曹禺叫“曹头儿”,焦菊隐叫“焦先生”,赵起扬、欧阳山尊直呼其名,大家从没叫过什么院长、书记或导演。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今天,“如果你参加人艺的一个会,大约是听不出谁是官谁是兵的。”人艺的职工,工作在一起,吃住在一起(人艺大院的筒子楼,厨房和厕所都是公用的),排练、演出大家都认真交流,没有私心杂念。那时候虽然没有企业文化的概念,但北京人艺的这种传统,却是最具战斗力最具魅力的企业文化。

  想想当年人艺的班底,简直是梦幻,无比奢侈。三大编剧:郭沫若、老舍、曹禺。四大导演:焦菊隐、欧阳山尊、夏淳、梅阡。演员嘛,大幕一拉开,大家都看得见,有些人在解放前就已经很有名了。谢幕之后,就轮到梁秉堃了。有时他忍不住,没等谢幕便溜进观众席,顾不上喝一口从后台端出来的茶水,就开讲。

  由梁秉堃这样的老人艺人兜底包抄,呈现在读者眼前的自然都是干货,借用“曹头儿”的话叫“酱肘子”。我觉得人艺本身即是一出波澜壮阔的大戏,建院半个世纪以来的风雨如晦或艳阳高照,与人艺那些个性十足、魅力各异的艺术家们奇异地结合,即使是台前幕后的小插曲或排练期间的小花絮,也丝毫不让舞台上正式演出的精彩。

  老夏(夏淳)为了演员“进戏”,与肖榴唱了出双簧,假装肖榴被撞,肇事车辆逃逸,待大家义愤填膺时,老夏说,“同志们,赶快记住刚才的感觉和心情,用到拍戏当中去。”导演和演员联手唱“假戏”,够绝吧。还有更绝的,郑榕扮演《雷雨》里的周朴园,为了体验与侍萍相见的感觉,竟然暗中托人将自己年轻时的女友找来,他在远处偷摸察看,借此揣摩周朴园的心理。这几乎就是一出先锋实验剧了。

  北京人艺的故事说不尽。今年除了梁秉堃的这本《史家胡同56号》,还有人艺老演员牛星丽、金雅琴夫妇的女儿牛响铃写的《人艺往事》。当年人艺的档案员赵玉昌痛惜很多有价值的东西没留下来。比如郭老、老舍在院里读剧本没有录音,邓颖超大姐在建院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也没录音,更叫人不敢相信的是,焦菊隐导演居然也没留下一点点声音。作为观众和读者,盼望尽可能地多多留下北京人艺的声音和故事。就像那首歌唱的,有些人,你一旦错过就不在。

 

(责任编辑:炊烟)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