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戏剧 drama > 话剧

布莱希特寓意剧《四川好人》本土版彰显北京味

来源:搜狐娱乐
2010年11月05日17:38

  “南城调,四板腔,金钱莲花落,小磨坊,靠山调,四季相思调……”听着老北京的闲适小调,眼瞅着分散在舞台上那不加点缀的长板凳,手推车,配上耐人琢磨的故事,10月28日在朝阳9剧场TNT小剧场首演的话剧《北京好人》处处透露着老北京的地道,让观众置身其中,冷不丁的叫上一句“好”。

  话剧《北京好人》改编自德国戏剧大师贝托尔特•布莱希特的著名作品《四川好人》,此番由中央戏剧学院教授沈林领衔夜猫子工作室进行改编,杨可心、史航、李林、丛博、王澜、朱富润、刘遐、林治涛联合演绎。人有很多个矛盾而对立的面。“好人”与“坏人”就是这些对立面的其中之一。《北京好人》就描述了这样一个寻找“好人”的故事:三个死心眼的神仙来到人间寻找好人。在下岗技校教师老王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一个好人——北京胡同里的洗头妹沈黛。沈黛在神仙的资助下开了间杂货店,广行善举、有求必应。可在残酷的现实压力下,她却不得已三次化身恶人隋大,以恶制恶,靠剥削和仗势欺人方能逢凶化吉,化险为夷,可她真的不想这样。她究竟是好人沈黛还是恶人隋大?有关善恶的是非也许只能问现实,而不是人性……

  挑战不插电戏剧 全面炫技展现戏剧魅力

  首演时,细心的观众发现全剧竟未运用任何音响的操控,所有的音效都由演员在舞台上通过道具操作产生。全剧摒弃电器化,产生不插电的奇妙戏剧效果。

  “我们要当着观众的面,把最日常的东西变成最异常的”该剧的舞台演出本/曲牌创作者沈林此番尝试起了戏剧的新玩法——不插电。记者在现场看到,配合《北京好人》故事情节产生的“雷声”、“雨声”、“蝈蝈声”、“青蛙声”都通过演员手中的道具一一产生。“所有的音效都是现场的,最直观,最新鲜,同时这些小道具在老北京也都常见,能够引起观众的关注及回味。”除了音乐外,该剧还在现场展示了一个剧目从生长到成熟的全过程。众多演员一人饰演双重角色或承担道具及文场的演绎。同时,演员换装、换景都巧妙地融入剧中,成为全剧的重要组成部分直观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令观众目不暇接,沉溺其中。

  减法做戏剧 找寻浓郁京味文化

  具有批判精神的话剧《北京好人》追求艺术质感却不推崇冷场及笑料,而是选取用减法的方式探索者小剧场话剧的多种可能性。“对于当代艺术创作与舞台演出而言,说白了是在中与西、新与旧之间做一个平衡与组合,在中而旧、西而旧、西而新、中而新之间,中而新是我们的选择。”沈林谈及此次改编的话剧《北京好人》,表现出了十足的热爱之情。“这次的创作在保留布莱希特原著经典光芒的同时巧妙融入了众多京味十足的元素,进行了成功的本土化移植,找寻到了民族自己的表达方式。三弦、八角鼓等乐器的灵活运用,强调单弦、岔曲为主的戏曲演唱……处处都显示出了鲜明的中国特色,非常适合北京的老百姓观看。”为了找寻最纯正浓郁的京味文化,演出还特意请到了北京著名琴师,中国戏曲学院教师,现任北京市曲剧团琴师刘海青现场伴奏。听着这位从师三弦圣手韩德福,曾为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魏喜奎、影视演员徐帆(在线看影视作品)等名人伴奏的刘海青先生款动丝弦,《北京好人》中动情又震撼的曲牌令所有观众眼前一亮,感受到老北京文化的精髓意境。

  

(责任编辑:炊烟)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