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娱评 > 大腕专栏

董卿和马东“小春晚”让“春晚”失色

来源:搜狐娱乐 作者:吴为忠
2010年10月08日09:22

  在看了新推出的《我要上春晚》这档节目后,有感而发,写了一篇娱评,题目是《<我要上春晚>》选秀的负面效应》。文章(在线看影视作品)中所说的“负面效应”,主要意思就是每周看一台“小春晚”,时间一长,固定的艺术形式会使观众产生一种审美疲劳。最近的一期,作为春晚女主持董卿和兔年春晚导演之一也是语言类导演马东的一番对话,对这档节目又有了新的想法。

  节目开场白,董卿当众宣读一条来自观众的短,这是赞美“小春晚”的。这位观众说,看了《我要上春晚》节目,发现“大春晚”显得有点严肃,如果“大春晚”办得也像“小春晚”这样的活泼松弛,又有多好!”这时,马东插话说:“董卿,你如果也像今天这样松弛的状态,也不会在春晚上把我的名字念错了!”他们这番对话,除了马东,其他二位春晚总导演也在场。既然已经有了共识,那么,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大春晚”能否办得像“小春晚”一样的特色,我想是不会的。春晚还是那个春晚,与我们想象中的春晚别无两样,自从1998年春晚进入央视一号演播大厅,呈现在全国观众面前的春晚,基本上就是这个演出模式,随着高科技的运用和多媒体的加入,表现手段的日益丰富,舞美效果的视觉冲击,这并不能改变文化贺岁的仪式感,这是春晚留给人们最深刻的记忆符号。

  《我要上春晚》就像一场“小春晚”,不仅如此,节目组还提出了“只秀不选”的理念,虽然设立三位评委,只是在现场发表自己观看节目的感受,为了吸引观众,节目每期都会请一位名气大的明星嘉宾和选手进行互动表演,并且尽量“反串”,为“小春晚”这个舞台拉动人气。据介绍,《我要上春晚》在中国网络电视台上设立了专区,并为所有节目设立网络互动窗口,采用人气投票排名的方式,让各种节目和草根明星一较高低,而最终谁能登上春晚的舞台,将在年底揭晓,并直接面对“大春晚”导演的考核和挑选。

  春晚不同于其它综艺晚会,要有一种贺岁文化的仪式感,但是,在坚持仪式感的前提下,春晚应该呈现给观众一个健康展示国家文化发展的总体形象。从办好“大春晚”的角度来看,《我要上春晚》为“大春晚”选秀,也有开门办春晚的意思,现在有一种流行语叫“借外脑”,看了几期节目,我觉得能够达标的节目凤毛麟角,但是,其中的许多创意和点子,对开拓“大春晚”的创作思路还是起到了“智囊团”的作用。民间确实卧虎藏龙,具有绝活的达人不少,但是这些民间达人即使被选上,如何融入“大春晚”的风格之中,这是导演组急待破解的一道难题。窃以为,有两种“融入”的方式:一是取其创意,邀请专业演员表演,提升节目的演出水平;二是将“小春晚”中的精彩节目汇成一个“桥段”,在“大春晚”中呈现给观众,这既改变了以往观众对单边输出而产生的“审美逆反”情绪,也能更好地体现“大春晚”蕴含的艺术“大团圆”的氛围。

  现在,央视在春节长假期间每晚都要安排各部门举办的春晚,换言之,如果在《我要上春晚》的节目中挑选出一批精彩的节目专门办一台“小春晚”,与“大春晚”来个擂台赛,这样,即丰富了春晚的荧屏,对“大春晚”也是一个挑战,尤其是对今后如何有效打通春晚与观众的审美瓶颈,也是一次艺术上有益的尝试,不妨一试。

  吴为忠(资深媒体人)

  《天天新报》特供搜狐娱乐评论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搜狐娱乐评论频道投稿信箱:yulepinglun@sohu.com,优稿优酬。

  

(责任编辑:孙吉顺)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