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戏剧 drama > 话剧

才情篇:为戏而生的天才少年

来源:搜狐娱乐 作者:谧蝎
2010年08月31日19:18
[提要] 曹禺在创作《雷雨》这部传世名作的时候,还是清华大学的在读学生,年仅23岁。一年后,《雷雨》在巴金的力荐下于《文学季刊》上的发表,也创造了一个“天才少年横空出世”的传奇。想想看,24岁时的莎翁,才刚刚开始写作。[爱情篇] [追忆篇] [献礼篇]
《雷雨》剧照
《雷雨》剧照

《日出》剧照

《北京人》剧照
《北京人》剧照

《原野》剧照
《原野》剧照

  超越时代的慧眼

  让人吃惊的是,创作巅峰期在三十岁之前的曹禺,并没有太多人生阅历,却可以将剧中人物刻画得有血有肉。这得益于曹禺对生活中人物原型入微的观察以及独特的理解。构思作品的时候,曹禺许多时候都处于着魔似的状态,沉浸在自己脑中所构建的故事中,用过的废稿纸把床底都堆满了。他会花很大的功夫观察生活中的人物,写剧中人物的小传和札记。在创作《日出》之前,曹禺来到当时暗无天日的天津观察生活,出入烟馆、妓院,接触了许多黑暗社会的人物,和妓女谈心,还曾差点被打瞎眼睛。

  《雷雨》中的鲁大海,在现代人看来过于正义,像是个符号化的人物。但反观曹禺所处的那个战火四起,国将不国的时代,鲁大海这样的青年大有人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清华大学的学生们组织起抗日宣传队,曹禺担任了宣传队长。这年10月12日一大早,他和宣传队的同学们坐火车到保定去宣传,在火车上遇到了一位姓赵的魁梧大汉,是长辛店铁厂的工人。他对学生们的抗日行动赞不绝口,说:“日本人霸占咱东三省,就像在咱国家身上割了一块肉。娘疼儿心酸,谁割咱娘的肉,咱就跟他拼!”这个途中偶遇的大汉,就成了鲁大海的原型。

  值得一提的是,《雷雨》中那个“母亲不像母亲,情人不像情人”繁漪,原型就是曹禺一个同学的嫂子。她在20多岁的时候嫁给曹禺同学的哥哥,婚后却发现丈夫是个木讷古板的男人,满足不了她感情上、生理上的要求,于是就和小叔子,也就是曹禺的同学好上了。这个故事在曹禺的同学圈子里众人皆知,但惟独曹禺并不以鄙视的眼光看待这件事,而是很同情和尊重这样的女性。

  就像曹禺在繁漪的小传里写‘这是一个有美丽心灵的人’,只是在周家的环境里无奈做出了不伦的事。这是曹禺伟大的地方。那个年代别人认为司空见惯的事情,比如旧社会大家庭里丈夫的威严、妻子的忠贞,都是理所当然的,曹禺却发现了另外的东西,这位“剧坛忽然跳出来的天才者”的成名绝非偶然,他有着一双超越时代,超越当时道德规范,直通人性内核的慧眼。 (搜狐戏剧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炊烟)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