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电影 Movie > 电影《山楂树之恋》 > 新闻报道

张伟平开腔:有没有大师不是冯小刚说了算

来源:新京报
2010年08月19日08:31
冯小刚:中国没有大师(视频)

  《山楂树之恋》(以下简称《山楂树》)选静秋的扮演者,张艺谋在剧组花絮中的一句玩笑话“90后没有美女”,引发了业界业外人士广泛关注和讨论。真如张艺谋所说美女都嫁给各种老男人了吗?那张艺谋算不算有钱的老男人之一?如果你是父母,你愿意孩子在宝马车里哭还是在自行车上笑?《山楂树》为何不预测票房了?中国电影观众现在到底看重明星还是导演?张艺谋电影的投资人,新画面总裁张伟平昨日接受本报专访,对这些问题一一做出了他的回答。

张伟平(资料图片)
张伟平(资料图片)

  说新谋女郎 周冬雨和当年巩俐章子怡不同

  新京报:张艺谋导演说现在的女孩不漂亮,说90后孩子不好看是因为美女不和帅哥结婚生孩子,这句是个玩笑话,为何会引发一片讨论呢?

  张伟平:对,这就是一句玩笑,那时候是导演在选演员,到处找找不到,当然他也指出了现在的社会现象,现在确实有很多人愿意在宝马车里哭,不愿意在自行车后面笑,这种现象既然引发广泛讨论,必然说明其中有一定的社会原因。

  不过作为孩子的父亲我是宁可孩子在自行车后面笑的,最重要的就是孩子开心,而不是坐在什么车里面,不论我现在能不能买得起宝马,就算我只买得起自行车,也希望孩子能够开心。人生最快乐的事儿,就是和最喜欢的人在一起,或者说人生的追求,第一还是开心,与其坐在宝马车里哭,当然还不如坐在自行车上笑。获得财富是每个人的梦想,关键要看通过什么方法来获得财富,这个方法是不是出卖你的人格和灵魂。

  所以我也希望《山楂树》给年轻人一些真情实感的感受,人到什么时候最可贵的还是纯朴,如果人与人之间,已经都不说人话了,这个社会就是倒退。

  新京报:《山楂树》里周冬雨的清纯,和当年巩俐、章子怡有什么差别?

  张伟平:这三个女演员是三个时代的人,她们之间肯定存在着差别。这和时代的审美也大有关联,而且漂亮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山楂树》小说把所有的赞美之词都给了“静秋”,而且还前凸后翘,面貌清纯,在选角的时候就让剧组遭遇了巨大难题,有可能身材合适,脸就不好;脸和身材都合适,气质又不对。真是顾脸顾不了胸,找到这么一个演员真是费尽千辛万苦。

  如今的演艺圈演员都长得差不多,就跟全都整容了一样,缺少差异性,猛一看全都长得一样。我只能说周冬雨是最适合《山楂树》这部电影的人选。这部电影之后,也许电影圈又会流行起这种长相的美女。

  新京报:据我所知,在众多的谋女郎中,包括章子怡在内,谁都想签约新画面,但为什么你们最终只选择和周冬雨、窦骁(《山楂树》男女主角)签约?

  张伟平:这是艺谋提的建议,我采纳的。但是因为剧组现在都是临时机构,新画面作为张艺谋剧组的法人,张艺谋作为新画面的艺术总监,人是归剧组管理。这是我提出来的,我就不喜欢管人,太累。最后艺谋订了由副导演蒲伦来负责管理他们两个人的衣食住行和各种事情。

  新京报:你研究过其他经纪公司的条款吗?

  张伟平:没有,正因为我知道这个很麻烦,所以我就没有这个先例,这次是艺谋建议的。(有没有因为早年间很多演员拍张艺谋的戏火了,但是没有签,红了就不在公司了。)我觉得我们倒没有演员跳槽这件事儿,坦率地说,在每部戏中,想捧红一个女演员不是难事。我们也不怕她跳槽,我们本来就没打算搞成经纪公司,也没有打算从女演员身上赚钱。要是打算这个,我第一个签的就应该是章子怡。你想章子怡后来的片酬得了吗?而且章子怡后来找了我三次,说伟哥,我想签新画面,我都婉言谢绝。

  这拨人就算赶上好时候了,时机合适。(周冬雨和窦骁俩人会演《金陵十三钗》吗?)未来要看有没有适合他俩的角色,如果有会予以考虑。

  说电影大师 有没有大师不是冯小刚说了算

  新京报:最近还有一个说法,说《唐山大地震》要送去审奥斯卡代表中国参赛,随后电影局又出面澄清了一下?

  张伟平:我觉得关于奥斯卡是政府定的事情,谁说了也不算,所以还是听电影局的。(之前也听说《山楂树》也很受官方认同。)我觉得无所谓,奥斯卡去不去都无所谓,我们也不是第一次去奥斯卡了,从《英雄》到《十面埋伏》到《满城尽带黄金甲》,去得都有点麻木了。

  新京报:你看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了吗?

  张伟平:电影我还没有看,不过我觉得“大地震”的宣传弄得挺热闹的,冯小刚满世界的吆喝,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都快说吐了,像只“鸡”一样。不就是为了那点票房嘛,把命搭上我觉得不值。如果没有前面的1,后面就是再多的0,我认为也没有意义,这个道理地球上的人都知道。冯小刚就是一边抹着泪,一边挣钱。

  新京报:不久前冯小刚导演接受采访的时候,说我们当代没有大师。这个观点,你认同吗?

  张伟平:我觉得有没有大师不是他说了算的,他也没有这个资格说这种话,要看我们中国老百姓心目中的感受。大师,应该是公众认可的一个荣誉。我认为是有大师的。这些大师是为中国电影做出卓越贡献的人。第一,是有享誉中外的好的作品;第二,影响力应该遍布全世界;第三,应该是有卓越贡献的,这就是大师。所以不能说冯小刚说没大师,中国就没大师了。(你觉得是谁?)这个我想大家心里都明白。

  说票房现象 是好事但不能“范进中举”

  新京报:如今电影市场上一年有550部电影,很多人都说电影市场过热,你觉得呢?

  张伟平:我觉得不是市场过热,而是市场缺乏吸引观众的好电影。坦率地说,商业片的泛滥,让观众审美疲劳,所以前一段时间票房的疲软,每天都有一部港产片。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拍一些观众喜欢的电影。说到票房前景,今天中国电影创造几亿票房,其实已经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了,我记得当年我们拍《英雄》的时候,创造了2.5亿的票房,当时业内人士和所有的专家,都预测《英雄》十年之内不可能有人超越了,那时候其他电影最高的票房也就四五千万。可是《英雄》不到五年票房就被破了,那《建国大业》不到一年,就给超越了,所以我觉得这是好事儿,也是中国电影的乐事,只要有观众喜欢的电影,这是个非常好的大趋势。中国电影人第一要看到这点,第二我觉得不管谁创造多高的票房,都没必要大惊小怪,更没必要“范进中举”。

  新京报:但是现在宣传的时候“喊”票房是每个导演或者说制片方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弄得跟军令状似的……

  张伟平:对,现在只要一说到电影,就说你预测下票房吧。把每个制片人和导演当成大师了。你得先预测票房,你预测对了,你可以说牛;你要是预测不对,你就弄得臊眉搭眼了,但是说少了,那不就成自己挤对自己吗?所以这次再让我预测票房,我说我拍的不是商业片,而且我觉得每次都出来预测票房,挺没劲的事情。这次咱换招了,可以让你先看货,看完货之后,再谈票房。这样我觉得更尊重消费者。

  新京报:现在任何一个档期都挤满了电影?

  张伟平:档期我觉得还是有个相对的规律,比如圣诞档、十一档、暑期档,还是聚人气,你必须有个正确的判断,我这次放在9月16日,这是根据我这部影片的实际情况,我不管它这儿放美国大片还是港产片,根据我的片子的实际情况,我就放在9月16日了。我这个人比较务实。

  说电影营销 以前看明星现在看导演

  新京报:能说说“山楂树”的营销吗?

  张伟平:这部电影不是商业片,(所以)就要因片而异。坦率地说,这部片子我们需要聚集的是人气。放在9月中旬,我们关注的是十一……(醉翁之意不在酒嘛)对嘛!

  新京报:很好奇一件事儿,你不是专业做电影的,为何在营销上总能不走寻常路,弄出点新的举措?

  张伟平:唉,这你就应该从一句老话来说了,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我永远把自己放在旁观者的位置,做电影也是这样,我从来不和电影圈里的人混,我也不跟这些制片人、导演讨论市场。我作为观众的角度,冷静地思考这个市场;我既不是专家也不是业内人士,我就是一个观众,这电影就是我的孩子,我看把它放在哪个幼儿园合适。

  我不喜欢按常理出牌,包括这次。这次是影片先行,以前是营销先行,包括“三枪”我先用“星光大道”引爆,然后用北京台直接在影片上映前推,当然你在影片营销上看点非常重要。就像当年《十面埋伏》在工体搞的首映式一样,这种看点一定是配合电影营销的,像《英雄》《十面埋伏》的时候,观众看电影是看热闹,他是觉得这么热闹,一片明星,得去瞧瞧这个电影去!一片明星,他哪儿知道哪个明星演了哪个明星没有演,他不知道。

  现在不是了,现在你再拿明星忽悠观众没戏了,一定是看导演的品牌。那天我坐出租车,一个司机和我聊,说现在司机也经常看电影了。我就问你们都看谁的电影啊?他说当然是看张艺谋和冯小刚的电影了。我说别的看吗?他说别人的不知道,不看了。我想一个出租车司机都能说出来,他没说,“我们看谁演的,我们看明星去”。“大地震”也是这样一个例子,大家不是看明星的。不看明星是对的,明星的表演一定是相对有局限性,电影需要和观众有个互动,最重要的还是故事。电影要保持好的品牌,就必须要有感人肺腑的故事,你不能太无厘头,不能太唯利是图,不能把电影当快餐,也不能全当生意做,不能跟一般的商品等同。

  新京报:不能当生意做吗?投资人必须是生意人啊。

  张伟平:生意人当然以赚钱为目的,但是坦率地说,如今的中国电影市场并不正常,所以你看多少外行东南西北没找到,就投钱来拍电影了。很多片子连泡都没冒,就死了。

  坦率地说,现在香港人不看香港片,但咱们内地市场,起码观众还看我们自己导演的电影。如果混着混着中国观众不看中国电影,那就惨了。你真要拍好电影,好看的电影,才可能赢得市场。这不是一句空话。

  说公司发展 上市的事儿我没动过心

  新京报:现在你和艺谋导演关于项目上的合作,拍什么不拍什么——你对市场判断,他对题材的喜爱,怎么平衡?

  张伟平:拍什么主要由艺谋定,这么多年我对他干涉很少,我也不会干涉,当年我投资他的电影就一个目的,支持他,帮他一把。但是今天这个电影市场,这种激烈的竞争,这种明里暗里的(斗争),就差你死我活了,我觉得这种恶性竞争是不正常的。坦率地说,中国电影同行激烈的竞争,都是因为那点利益;准确地说,因为那点票房,人都拧巴啦,全都面目全非了。这就是我为什么除了一年拍这么一部电影外不沾电影的事情的原因。

  坦率地说,就是成者为王败者寇,你一脚踩空就消失了,分分钟的事情,很残酷。所以这几年出于竞争的激烈,我从“黄金甲”开始,参与了一些电影的项目。现在大家也承认,“黄金甲”不加入周杰伦,那年的市场竞争我们就不会立于不败之地。我当然要保证我的影片立于不败之地,作为制片人,这是我的责任,所以我坚持要加入周杰伦,包括后来“三枪”加入一些喜剧元素。电影也是此一时彼一时的事情,一定要与时俱进,你不能把电影弄得纯艺术,会脱离大众,失去生命力,就像话剧一样。电影一定是为大众服务的,作为导演,你就不能太讲究,不能老觉得自己比观众高多少,聪明多少。不是的,你首先要心里装着观众。

  新京报:你这些年就一年拍一部电影,没想着扩大公司经营吗?

  张伟平:干电影首要的是让自己高兴,如果干电影不高兴了,干得累了,我就不干了。为什么我现在每年只拍一部电影,只投资张艺谋,就是为了这个。(听说不少导演和公司都找过你。)你想,中外小公司都不敢跟我提,包括时代华纳、哥伦比亚、索尼经典,那都打了那么多年交道了,包括港台的这些,很多人找过我。我没有瞧不上人家的意思,但是我不想。我应该搞清楚做电影是为了充实自己,而不是为了把自己累倒。我要是把自己累得又累又烦的,那我就没必要了。我不干了行不行啊?人生追求的是什么?我追求的是快乐和享受生活。我上市公司的老板见得多了,他们都完全变成了挣钱的机器,他们甚至连早餐都得约一帮商业伙伴,这是很悲惨的。就跟那个段子说的,到天安门你想权力,到金融街你想财富,等到玉泉路你想明白了,晚了,一站了。自己享受了吗?人最重要的是要享受生活。

  新京报:关键是要懂得放弃吗?

  张伟平:你说的太对了。2002年就不断地有公司找我谈上市的事儿。我也非常清楚,新画面的内容,张艺谋的品牌,但我根本就没有动过心。每次找我谈上市的老板们,我都把艺谋叫过来坐旁边听,我每次都当着张艺谋的面把这些真心实意的老板婉拒了。

  我不是说上市不是好事,但是上市这事儿太累了。你要带着全国股民挣钱,带着全国股民的心情和养老金挣钱。这累了去了,本来拍电影应该很轻松的。(这是你放弃上市的原因?)说实话压力太大了,这人心态都变了,别说健康影响了,人都会变得有点面目全非了。不管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都会变得面目全非,拧巴上了。

  从1995年投《有话好好说》开始,一晃十五年过去了。这十五年的细节我全部都清清楚楚地记得,再十五年过去,我想去南极。现在别说南极,想去南非都去不了了,趁着胳膊腿能动,我一年弄部电影得了。

  

(责任编辑:逃逃)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