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戏剧 drama > 音文化

世界著名音乐剧推荐

来源:搜狐娱乐
2010年08月16日17:44

《妈妈咪呀!》

  音乐剧《妈妈咪呀!》根据瑞典著名乐队AB-BA的20多首经 典歌曲改编制作而成。该剧讲述发生在希腊一个海岛上的故事:一名年轻女子在结婚前夕寻找生身父亲,却和妈妈一起迎来了3名陌生男子。寻寻觅觅之后,所有的误解烟消云散,母女二人相互理解,得到了幸福。

   迄今为止,这部音乐剧在英国已演出至少4000场;在美国百老汇已经演出了8年、至少3000场。该剧还在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 区进行过巡演。

  1999年3月23日,音乐剧《妈妈咪呀!》在伦敦首演,迎了它的第一次也是最具决定意义的演出,那一天晚上的欢呼,出现在了接下来的每一天和每一个制作之中。但在伦敦早春的那个夜晚,演出成功与否却是完全无法预料的。

  “我们全然不知观众会不会接受这部戏”,这话是朱迪•克 蕾默(Judy Craymer)当时的心理写照。这位创作者早在十年前就想出一个全新的音乐剧创作思路,用ABBA的歌曲,套用一个全新的原创模式来做一部音乐剧。后来她快乐的回忆到,“那晚观众们疯了。他们甚至离开他们的椅子,在过道上歌唱和舞蹈。而且,首演之后的每一个夜晚,都是这样!”

  如今,这些制作仍在世界各地上演,成为了全球性的娱乐现象。而剧目本身却是基于一个极其朴素的创作方式,这一方式令创作者找到了他们想要达到的目的。这就是以新颖、简洁、富有活力 为标准,选取一些人们熟知的ABBA的歌曲,进行个性化的编配。这些歌曲除了保留有完整的流行风格之外,同时还具备成为音乐剧歌 曲的重要元素:推动剧情发展,表达故事的思想内涵。

  虽然在这个制作中,除了歌曲之外什么都没有,但克蕾默的才能在于很早就发现了歌曲中潜伏的戏剧性,而她必须寻找到一种有说服力的故事,让这些潜在的戏剧性能够顺利的表现起来。克蕾默说,“从一开始我就明白《妈妈咪呀!》不能只是ABBA歌曲的集 锦或向ABBA致意的剧目”。“这个故事必须像ABBA音乐一样有感染 力,并令人感到快乐”。然而,说来容易做来难,克蕾默花费了十年时间寻找这个故事并将它搬上舞台。作为这个剧目的制作人,克蕾默曾在1981年伦敦原版的《猫》中担任舞台经理,那时她只是另 一个西区音乐剧大制作中的小角色。后来她加入蒂姆•莱斯(Tim Rice)的制作公司,在那儿,她作为执行制作人,与本尼•安德森( Benny Andersson)和比约•乌尔法厄斯(Bjorn Ulvaeus)合作制作了第一部ABBA解散后创作的剧目――《象棋》, 从那时起,她开始了与本尼和比约的第一次合作。

  对比约来说,《象棋》在百老汇的失败,给她上了重要一课 。“在制作完《象棋》之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正如百老汇所流传的,音乐剧要成功,第一是故事,第二是故事,第三还是故事。 歌词要起到让情节向前推进的作用,而大多数的流行歌曲都是静态的,毫无戏剧性可言。”剧作家凯瑟琳•约翰逊(Catherine Johnson)受委任为《妈妈咪呀!》写作剧本,她很幸运地在歌曲中找到了许多戏剧性的内容,确切的说,她找出了故事的情节线索。在不断完善故事内容的过程中,他们发现ABBA早期的歌曲更加纯真、简单和富有青春气息,而后期的歌曲逐渐变得更为成熟和有思考气质。而且毫无疑问,这些歌曲都是女性来演唱的。所以故事被建 议设计成为一个关于两代女人之间的故事,也就是一个母亲和一个 女儿。比约坚持歌词不能随意的改动,他处理他自己歌曲时也做了同样的要求,“故事比歌曲更加重要”,而对于约翰逊的挑战在于,“无论故事如何发展,我总要回到歌曲中寻找灵感”。她想要避免音乐剧中常犯的错误:“我们可不想在剧中出现观众唱起歌来的 情景,这太尴尬和无趣了。我首先是一个剧作家,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塑造一个个可信的角色和故事情节,而我一定会努力将故事和歌曲结合在一起。”

  然后落在克蕾默身上的任务是像所有音乐剧中的制作一样, 寻找一个总指挥——导演。尽管当时菲丽达•洛埃德(Phyllida Lloyd)还从没导演过音乐剧,克蕾默却本能的感觉她就是合适人选 ,带着话剧和歌剧的背景,洛埃德接受了这个挑战,她知道,只要施展她自己的长项―――帮助演员去塑造角色和讲述故事情节,就不会有问题。这个剧目如果好好下功夫,可能会非同凡响。

  与其说《妈妈咪呀!》是规划的结果,不如说更多是偶然。 克蕾默说,“我很高兴三个女人之间的初次合作就获得成功,而且男人们也不讨厌这部戏。”事实上,舞台上亲密无间的三个好朋友 ,也反映了创作这部戏的女人们。克蕾默认真的谈到,“我们把自己也当作舞台上的三个女人,因为凯瑟琳就是那种生活上有些混乱的女人,我是一个自我控制力很强的人,而洛埃德是最实干的一位 。”

  而让这个剧目获得成功的秘密,不仅在于创作者本人在舞台上看到了自己,观众也是如此。菲丽达•洛埃德表示,“在卡瑟琳• 约翰森精妙构思的故事中,观众似乎有一种特殊的体验,她们在舞台上看到了自己。”在创作的过程中,歌曲被赋予了全新的含义,剧目的主题,是一个关于失去父亲、寻找身份、表现代沟的故事, 具有全球性的共鸣。如约翰逊所说,“这里有母亲和女儿的关系, 老套的浪漫故事,失去某人后再将他找回的情节。它的内容与每个人都有联系。”这是一个在真实的环境中的真实的人,美妙的流行音乐成为70年代和80年代早期诞生的这一代人的注解,使得这部剧目可以跨越所有年龄和地域。在剧目富有特点的标识画中,传达了一个核心意图:在婚礼这永恒的一天中,充满了欢乐甚至得意洋洋的情绪,这正是剧中所表达的。如同剧目本身一样,《妈妈咪呀!》的宣传画已成为全世界所熟知的标牌。

  这部剧目还把流行音乐同音乐戏剧很好的结合到了一起,两者以前是相互分离的。事实上,30年代和40年代的流行歌曲就是从 音乐剧中发展来的,它们或从百老汇来,或从好莱坞的综艺节目中来。但当流行音乐在50年代和60年代获得独立的发展之后,音乐剧则逐渐与流行音乐脱离开来,以各种方式独立发展起来。《妈妈咪呀!》的制作方式可算不落俗套,但也不算绝无仅有,这部音乐剧重新将流行音乐风格引入音乐剧,让观众在音乐剧中听到了熟悉和喜爱的流行歌曲。

  克蕾默将剧目的成功首先归功于剧目制作中各个领域的合作者,“正是他们之间产生的化学反应让这部剧得以诞生。制作中的 每个部分都充满了不可思议和相互协作的活力”。这包括许多重要的而富有技术含量的贡献,比如道具设计马克•汤普森(Mark Thompson)和灯光设计霍华德•哈里森(Howard Harrison),音响 设计(安德鲁•布鲁斯Andrew Bruce)和鲍比•艾特肯(Bobby Aitken),以及编舞安东尼•范•拉斯特(Anthony van Laast)。对克蕾默来说,“每个人对自己所做的音乐、故事和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充满信心。制作过程中也始终保持着幽默气氛,这可以激发出无尽的能量”。

  虽然能量应由肾上腺所提供,但像《妈妈咪呀!》这样的剧目,却能令你充满这样的能量。它具有一种特质,将能量从舞台上传到观众中,然后又回传到舞台上,产生一种能量和快乐的循环,令人不断的兴奋和愉悦。

  正如导演菲丽达•洛埃德(Phyllida Lloyd)所说的,《妈妈咪呀!》是一个比约(Bjorn)和本尼 (Benny)从未想过会写的剧目。他们的音乐创造了流行音乐的历史 ,而我们的剧目则创造了音乐戏剧的历史。

  马克•申顿(Mark Shenton)是英国星期天快报和BBC伦敦广播和在线上的评论员。同时他还是WHATSONSTAGE.COM网站的特邀编辑,以及BACKSTAGE.COM和 THEATERMANIA.COM网站的特派记者。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责任编辑:炊烟)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