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戏剧 drama > 音文化

当下引进音乐剧之怪现象

来源:搜狐娱乐 作者:陈然
2010年08月06日20:45

  怪现象之一:“雅俗共赏”咋成了“阳春白雪”?

  如果谁说音乐剧是“高雅艺术”,这绝对是个天大的误会。音乐剧的雏形是18世纪的英国民谣歌剧,这种艺术形式轻松诙谐,颇具喜剧色彩,因此深受观众的喜爱。19世纪90年代,以百老汇为阵地的美国白人音乐剧在长时间的发展中吸收了黑人游艺表演的技艺,而这种融合则进一步促进音乐剧作为一种舞台形式日渐成熟。家喻户晓的百老汇音乐剧大多都是情节剧,以喜剧和悲喜剧为主,故事通俗易懂,不求深度,舞台呈现上则是极尽华丽之能。这与中国古典戏曲倒是很相像。

  “音乐剧在国外的票价都是很低廉的,而且它本身就是一种通俗的舞台形式,观众喜闻乐见的”,沈振翮曾多次赴国外考察音乐剧行业,非常熟悉国外的音乐剧行业,“音乐剧绝对不是高雅艺术,而是大众艺术,所以音乐剧从方方面面都要让观众感到亲切,唱法就能体现出来。美声让观众有距离感,音乐剧则采用的是通俗唱法。故事也一样,情节不复杂,谁都能懂的。”

  进入中国市场的引进剧经过一系列商业化的包装,价格也变得不那么可爱。以去年的音乐剧《猫》为例,280起价,最高票价达到1780,这就更别提黄牛党们暗中又把这个价格炒了不知几番。在北京和上海,一两百元的戏票就足以让观众在剧场里享受一回丰盛的视听大餐,而花280看一场《猫》,你只能依靠望远镜隔岸观火看个热闹。究竟是谁在消费这些动辄千元的演出票,我们不得而知,但有资料显示,高价戏票近半数都是“团购票”,似乎也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特色”。不过,不管怎样,引进音乐剧在中国已成了“阳春白雪”的高消费,确是不争的事实。对于热热闹闹、雅俗共赏的音乐剧来说,无缘于绝大多数观众,不能不说是种失落。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炊烟)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