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娱评 > 大腕专栏

新版《红楼梦》似昆曲,鬼魅幻境惹人疑

来源:搜狐娱乐 作者:吴为忠
2010年06月29日09:41

  新版《红楼梦》(高清在线观看),观众说像是在看“戏”

  新版《红楼梦》终于拉开了帷幕,与新版《三国》四家卫视同时开播的轰轰烈烈有所不同,而是采取由点到面的“吸金”方式,先在各个地方台播出,然后到九月份再在卫视播出,原本也有网络平台与地方台同步播出的计划,后来被紧急叫停。据悉,网络播放被叫停的原因主要是9月将播出《红楼梦》的卫视提出了抗议。每一次热播剧开播之前总会闹出很大的动静,新版《红楼梦》也不能免俗,观众早已习以为常,见怪不怪,权当作戏未开场之前热热闹闹敲打的锣鼓点。

  上海观众上周六晚上在东方电影频道看到了新版《红楼梦》,折腾近四年的新版《红楼梦》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呈现在观众面前的这部《红楼梦》踩着戏曲的锣鼓点,伴随着曲高和寡的昆剧旋律,以慢悠悠的节奏和唯美主义的影像讲述着《红楼梦》的故事。“女娲补天”时练就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巨石中单剩一块未用,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此石“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已补天,独自己无才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后有一道一僧路过此地,将此石化为一块小小的美玉,携到“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安身乐业”。它就是贾宝玉出生时口中所衔的“通灵宝玉”,也就是贾宝玉。《红楼梦》也叫《石头记》,在小说开头就有明确的交代:作者自云:“因曾经历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将‘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与老版《红楼梦》相比,新版《红楼梦》的第一集用了将近三分之二的篇幅为观众交代了这个故事的背景,奈何,视听的审美感受总不如阅读的细细品味,如果没有看过原著的观众,恐怕难以理解其中的含义。

  李少红的作品一向以画面唯美精致而著称,新版《红楼梦》依然带有鲜明的李少红印记。为了营造《红楼梦》亦真亦幻的情景氛围,李少红在这方面显然是用力过度。电脑特技营造出好莱坞大片般的巨石飞升、雷电交加的画面,带有浓郁的玄幻色彩,画面的视觉效果虽然弥补了87版《红楼梦》由于科技手段不尽如人意而将神话传说这一情节完全删减的遗憾,但老版直接描写林黛玉离家北上进京来到贾府,虽不及新版的视觉效果,但观众入戏很快,没有人为设置的审美的障碍。

  另一个引起广泛争议的话题是剧中李少红营造的充满《聊斋》般的鬼魅气息,有点看恐怖片的感觉。在第二集中,一袭黑衣的秦可卿出场时妖气太重,宝玉梦入“太虚幻境”这一章节的叙述手法,颇有《聊斋》的味道。该剧监制罗立平对此解释:“《红楼梦》本来就是虚幻的,太虚幻境,有一点空灵的感觉,这也是尊重原著,才营造这种氛围。”其实,真作假时假也真。这是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一番苦衷,虚幻中呈现出的不该是“鬼魅之气”。正如作者所言:“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李少红采取影像复制的形式再现《红楼梦》,“事无巨细”每一个镜头都有出处并征求专家的意见,这种忠于原著的创作手段并不能符合每一个观众的审美口味,更何况《红楼梦》是一部有着说不完的故事的经典小说,尤其是后四十回,并不能完全体现曹雪芹的创作思想,这里就有一个再创作的问题,包括专家对此都有不同的观点。

  看新版《红楼梦》好像是在看青春版昆剧。关于新版《红楼梦》的音乐吸取浓厚的昆曲元素和“铜钱头”的额妆造型,这种具有明显戏曲特征的审美意象,传递出导演李少红对《红楼梦》这部“满纸荒唐言”的“梦幻小说”的个人解读: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我担心的是,把《红楼梦》戏曲化,尤其是特地复排了跟书有关的27出折子戏,其中10出已经失传百年。这样的戏曲化的艺术处理吻合了《红楼梦》的故事环境,但是,是否会失去当下年青人对《红楼梦》的审美关照?两者应该找到一条兼容之道,87版在这方面作出了成功的艺术探索,并获得了很高的评价。随着新版《红楼梦》的开播,预示着继新版《三国》后又一场围绕新版《红楼梦》的争论也将展开。

  吴为忠(资深媒体人)

  《天天新报》特供搜狐娱乐评论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孙吉顺)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