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电影 Movie > 国外电影动态

电影《禁闭岛》的重点到底是什么?

来源:南方网 作者:舒琪
2010年06月05日12:24
海报
海报

  南方都市报 本文深度剧透,如果你还没看过《禁闭岛》并且还想看的话,请看完电影后再阅读此文。

  我的部分朋友不大喜欢马丁-斯科塞斯的《禁闭岛》(ShutterIsland),综合原因大抵有三:

    1、我很早就猜到了结局!(有人说20分钟,有人说一个小时);

    2、斯科塞斯终于被好莱坞同化了,《禁闭岛》不外乎是另一部语不惊人死不休、缺乏新鲜感(和原创性)的好莱坞电影;

    3、拜托他不要再跟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合作了,后者怎样也做不了罗伯特·德尼罗。大卫-波德威尔(DavidBordwell)最离谱,甚至说斯科塞斯怎么都不懂得拍电影了!他对斯科塞斯一向有偏见。我体谅他生病(连声音也差不多没有了),并也数落了迈克尔-曼(Michael Mann)的《公众之敌》(Public Enemies)一番(不懂得拍电影的应该是曼先生),所以没跟他争论。

  这些所谓理由当然都不成立。《禁闭岛》根本就不是那种布局精密、非到最后一分钟才把谜底揭盅的电影———事实上,影片根本就没有谜底。迪卡普里奥饰演的Teddy到底是疯子还是不是,都不是重点所在。说早就猜到结局,应是指“Teddy两年前已经疯掉”一事吧?也就是说,Dr.Cawley的说法才是真相。但你确实相信他的话吗?他形容的那个“角色重演”的治疗方法,不是有点太过……什么吗?他要Teddy的主治医生“扮演”他的警探拍档,也就是说,把一个子虚乌有的人物植入Teddy的想像世界里,你觉得能够自圆其说吗?换句话说,你“猜到”的,会是“真正”的结局吗?

  不过,即使Ted dy不是疯子———也就是说,他的确接到一名精神病人离奇失踪的报告,前来岛上调查;而他也确实暗藏私人动机(追寻杀死妻子D olores的纵火狂人Andrew Laeddis的下落)———Chuck在岛上第二天便向他提出的阴谋论(Dr.Cawley早警觉到T eddy一直在暗中调查病院,所以设计了失踪病人这个幌子,引Teddy入瓮),又会可信吗?(Chuck凭什么证据产生这个论断?)

  我们其实可以换个角度来看整件事:在Teddy疯与不疯之间,有什么是共通的?也就是说,有什么可以被肯定是真实的?答案是以下这些方面:

  Teddy是一名联邦探员(不论是两年前或是在影片开始时的1954年);

  他酗酒,抽烟甚凶;

  他有一名死于意外的妻子(不论是被Laeddis放火烧死,或因杀死三名子女而被Teddy开枪打死———那三名子女是否存在暂时存疑);

  他在二次大战时参加过解放达豪(D achau,这段史实十分著名),目睹(甚至参与过)很多疯狂的屠杀;

  后两件事明显地对他影响甚深,可怕的回忆经常缠绕着他,加上他的职业本质(查案、追凶),使他惶惶不可终日。换言之:他是最有资格成为妄想症(或偏执狂)患者的candidate(按:候选人)。

  不应忽略的是影片的时代背景:不论是1952抑或1954,都是HUAC(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最活跃的时期。通过反政府(和反共产党)的名义,HUAC在美国(特别是文艺界)制造了一种白色恐怖主义气候。这都是真确的。片中Teddy怀疑精神病院的秘密研究(利用脑白质切断手术进行洗脑)也是HUAC暗中资助的计划之一,可能也是属于他的妄想症症状。但Dr.Cawley“指证”他是病院严重病患者的手法(闭门聆讯,利用证人指控),却是HUAC最常用的伎俩。

  我觉得正是这种paranoia(按:偏执)的氛围,才是《禁闭岛》的重点所在。战争的残余阴影、血肉模糊的记忆、腐蚀心灵的罪疚感、黑箱作业和满口谎言的政府、不信任和互相指控的习惯,这是上世纪50年代麦卡锡主义的面貌(这一并解释了为什么斯科塞斯在片中引用了大量50年代的类型电影———特别是属于心理学范畴的恐怖片和黑色电影———作为参考材料的做法),但又何尝不是今日美国的写照?Teddy疯与不疯不打紧,问题是他周围的人和环境有没有疯、是否令人发疯?

  明乎此,斯科塞斯被好莱坞同化这说法有多幼稚,就自不待言了。《禁闭岛》在美国的映期一度被延(最初被排在去年底上映,以赶及奥斯卡提名的),评论不乏冷嘲热讽者(最终票房报捷是另一回事)。如果斯科塞斯真的已跻身好莱坞权力榜分子,那么他构想多年、改编自远藤周作原著的《沉默》便不会依然开拍无期了。《禁闭岛》由头到尾都烙印着他(过去作品)的影子。影片第二个镜头:Teddy对着镜子自说自话(“你得振作点!”),难道没叫你想起《出租车司机》(Taxi Driver)与《愤怒的公牛》(RagingBull)吗?主角都是没意识到自己正徘徊在失控边缘的疯子。在更大程度上,影片又是《下班后》(AfterHours)和《穿梭阴阳界》(BringingOut the Dead)的另一次变奏。如果连这都不能证明斯科塞斯是个如何忠于自我的电影作者,那我也无话可说了。(只需比较一下今日的年轻导演,怎样一个二个一部成名/卖座片之后,便应好莱坞的招手,纷纷抢着开拍superhero(按:超级英雄)的大制作,你便应该收回上面的说法了。)

  至于迪卡普里奥,那是各花入各眼。连他自己也忙不迭地说,我怎么可能跟德尼罗比?但他是个一等一用功的好演员,你能否认吗?他在斯科塞斯的手上,一部比一部进步、成熟,你能否认吗?(你以为他做不来的,他都做到给你看了。)

  

(责任编辑:news)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