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戏剧 drama > 话剧《老舍五则》 > 新闻动态

《老舍五则》被首博收藏 五个短篇串成一台话剧

来源:北京晚报
2010年05月26日09:44


  今年是老舍先生诞辰111周年,5月27日至29日,由林兆华执导、雷恪生、刘佩琦主演的话剧《老舍五则》将在保利剧院上演。该剧根据老舍五个短篇小说改编而成,是首次将老舍先生的短篇小说搬上戏剧舞台。这出主创主演全是地道“老北京”、被首都博物馆作为“京味儿文化”收藏的话剧,是历史上第一个被国内博物馆收藏的戏剧作品。

  《老舍五则》改编自老舍创作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五个短篇小说《柳家大院》、《也是三角》、《断魂枪》、《上任》和《兔》,尽管这些文学作品完成于六七十年前,但其所展现的对人类生存与生命价值的思考,却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其中塑造的社会底层小人物、字里行间流露的黑色幽默、对人生深刻的洞察和悲悯,以及深厚的文学功底,都别具魅力。话剧《老舍五则》以现代戏剧的表现手法,把五个短篇串成了一部多角度反映老北京市井人生的悲喜剧。

  《老舍五则》导演林兆华,主演雷恪生、刘佩琦在剧中都分别扮演好几个角色。例如刘佩琦一人饰演四个人物:《柳家大院》的算命先生、《也是三角》的孙占元、《断魂枪》的沙子龙、《兔》的票友俞先生,每个人物的身份、气质、形体、语言都大相径庭,对表演者是巨大的挑战。老艺术家雷恪生表示:“一个晚上,能扮演好几个角色,太过瘾了”。除了这两位国家话剧院的实力派明星,孙宁、甄莹等众多北京曲剧团优秀演员,曾主演过“功夫诗·《九卷》”的“中国保利功夫明星表演团”武术演员王建立、邢锦程、朱耿峰,以及曾荣获第三届央视全国京剧戏迷票友大赛第一名的青年男旦演员刘欣然等,在剧中也都有精彩表现。

  编剧王翔将《老舍五则》的故事完全设定在北平,人物的对白更是充满了京字、京腔、京韵、京味儿,充分体现了老北京语言艺术的独特魅力。

  监制/编剧 王翔 自述《老舍五则》

  老舍先生曾说:“我真爱北平。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我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

  《老舍五则》的文学顾问、老舍之子舒乙说:“老舍的短篇小说天生就是改编成舞台剧的好材料!”“《老舍五则》充分体现了老舍既是幽默大师也是悲剧大师的特点。”

  肇始

  前年8月,我和林兆华导演在伦敦新维克剧院观看欧洲戏剧大师彼得·布鲁克的话剧《碎片》。彼得·布鲁克撷取了贝克特的五个经典小品《戏剧片段I》、《摇篮曲》、《无言剧II》、《空》及《来与去》,串成一部完整的戏剧。这次经历似乎为《老舍五则》埋下灵感伏笔。

  同年10月,《哈姆雷特1990》首演后的聚会上,舒乙先生在场。谈到老舍诞辰110年的戏剧纪念,大家都觉得不应该再翻老账,比如把《茶馆》、《龙须沟》、《骆驼祥子》重演一遍。舒乙先生倡议,是否可以在老舍的短篇小说中寻找突破,他绘声绘色地讲了《断魂枪》和《也是三角》。这该算《老舍五则》的肇始吧。

  改编

  从《老舍五则》中,你可以看到老舍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解放前后有天翻地覆的变化。1949年以后,老舍是狂热的,他像一个吹鼓手,在讴歌着一个伟大时代的到来。《龙须沟》中、《茶馆》中,无不释放出“人性善”的光辉。但三十年代的老舍却充满了对“人性恶”的戏谑,《老舍五则》的五篇作品皆体现出作者对市井生活的鄙薄、无奈与嘲讽。《柳家大院》穷人之间的拆台与挤对,《也是三角》盟兄弟的疏离与背叛,《断魂枪》对文化传承的绝望与放弃……无不反映出老舍对社会与人性的批判。要说与以往老舍戏剧的区别,那就是《老舍五则》是真正意义上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严格意义上说,《老舍五则》中只有《柳家大院》的原作是以老北京为故事背景。但为了统一戏剧的语言风格,话剧《老舍五则》的故事背景被完全置于皇城脚下,主要人物的对白保持了正宗的京味、京字、京韵、京腔。

  《老舍五则》延续幽默埋伏在悲剧情景中,仿佛“悲喜交集”。

  导演

  剧本改完了,我跑到人艺林兆华导演的办公室,我绘声绘色地朗读给他听,他不多说,但一张口,就是一次精彩的提示。比如《柳家大院》中上吊的小媳妇是横尸在舞台中央的,林兆华导演就说,不能让她就死在那儿,要让她诈尸,坐起来说话,说完躺下去,忽然再坐起来,再说。《上任》是描写黑白两道的人,有两组黑社会的演员,我最初设想是把他们转变为一组。林导说,这样还不够,要让黑社会与官府的稽查员在角色上进行转换。这样的调整,对旧时代官匪一家的描述跃然舞台。

  舞美设计也是林导的创意。三片竹帘,并列成为表演的背景。竹帘的各自升降、前后的支撑角度、光影的变化可以形成不同场景。《柳家大院》中一条红色的上吊绳,其延展出来的想象力,令所有人震撼。

  灯光设计上,大导坚持使用流动灯从侧幕对穿。他需要一种凌厉的光线,要这样一种视觉效果,甚至牺牲演员的表演。

  对于表演本身,林导认为,符合演员自身气质与感觉的表演是体现角色最好的方式。

  林导的“实验”是巧妙的,他沿用现实主义的表演风格,但其舞台却令《老舍五则》充满了现代戏剧的装置色彩。

  表演

  没有一个戏能像《老舍五则》那样,可以让一个演员在同一个晚上饰演几个身份、性格迥异的角色。雷恪生老师的表演是最生动有趣的,排练期间,他每次一出场,几乎就要被所有演员围观,他有极强的驾驭剧场和观众的能力。刘佩琦的时间观念令整个剧组敬佩。他所承担的角色最多,台词也最重,他不停地背诵,他说要背到让台词拱嘴。

  北京市曲剧团演员的加盟令这部作品充满了浓郁的京味儿特色。舒乙先生一看到这些演员,就表扬林导,“演员太好了,这些歪瓜裂枣的人你都从哪儿淘换来的”,无论形象还是语言,他们俨然从北京胡同、四合院钻出来,别提多么妥帖了。

  北京话

  北京话是这个戏的最大特色。不单是城墙、牌楼、胡同和四合院,北京也正在失去属于它自己的语言——北京话。北京人艺也正在失去“北京话”的能力。现在,“北京话”能力最强的反倒是北京市曲剧团,这帮大爷确实令人过瘾。《老舍五则》以北京市曲剧团为班底是唯一的选择。(记者王润)

  

(责任编辑:炊烟)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