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臣子入见皇帝,需要“解履上殿” |
礼仪家的话题:解履上殿及其必要性
有一张新版三国的剧照,大概是朝堂议事的情节,但见殿下侍卫肃立,远处殿前地面上,码放着一堆官靴,威严中透出一股澡堂般的生活气息。这个场景应该算是还原史实的,当时的礼节,臣子入见皇帝,需要“解履上殿”,穿着鞋上殿则是一种极少数人才有的特权,《三国志•魏书•武帝纪》里,曹操曾表示他,“吾受锡命,带剑不解履上殿。”,这个待遇很是牛b。柏杨《丑陋的中国人》中,曾对中国人乱丢鞋子摆“臭鞋大阵”的不良习惯大加挞伐,不过在汉代,士大夫们很讲究个人卫生,平常没事弹个琴也要沐浴焚香一下,因此他们解履大抵不会影响空气质量,那是相当的低碳。而且对皇帝或权臣来说,解履上殿还有另一个必要性,可以避免不同政见者拿鞋子砸他们。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