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娱乐 > 戏剧 drama > 音文化

穆特:每一个好的艺术家都会有反叛精神(图)

来源:外滩画报
2010年04月14日17:15

  “在我生命的各个阶段,总会迷上不同作曲家的作品。”提起音乐,安妮-索菲·穆特(Anne-Sophie Mutter)像提起自己的情人,充满柔情。十年前,她迷恋的是莫扎特的作品,1998 年,她喜欢的是贝多芬,而勃拉姆斯则是她的“初恋情人”。

  刚开始学习小提琴时,穆特就接触到了勃拉姆斯的奏鸣曲。“这样的音乐对于小提琴来说是再完美不过的了。”近十年来,穆特一直致力于对这些知名作曲家的作品进行重新演绎。她陆续推出了“贝多芬计划”、“莫扎特计划”和“门德尔松计划”。4 月15 日,索菲·穆特第三次莅临上海,与老搭档钢琴家兰伯特·欧尔吉斯(Lambert Orkis)在东方艺术中心为中国乐迷带来了一场古典音乐会。此番在上海的演出,也是她最新力作“勃拉姆斯计划”全球巡演的一部分。

  穆特是小提琴界的“神童”。她7 岁成名,获得全德青少年小提琴比赛一等奖。15 岁的时候,在卡拉扬的指挥下,穆特和柏林爱乐乐团录制了第一张唱片:莫扎特的第三、第五小提琴协奏曲。同年,她被评为德国年度艺术家。她是古典音乐界国际大奖的常客,在她的奖杯收藏中,包括了德国唱片大奖、唱片学院奖、法国唱片大奖、国际唱片奖、法国《音乐世界》杂志奖、日本《唱片艺术》杂志奖以及若干格莱美奖。

  叛逆与成长

  “我几乎从记事的时候开始就知道小提琴了,走上音乐道路主要是受到哥哥的影响。”1963 年6月29 日,索菲·穆特出生在德国西南部的莱因弗尔登镇。她的父亲是当地一家报社的编辑,穆特的两位哥哥分别学习钢琴和小提琴。

  穆特一直想学小提琴,但父母似乎不太愿意,他们觉得练习小提琴会占用很多时间,“可以作为业余爱好,但是不要成为专业”。但当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如此痴迷于小提琴时,又不忍心再去阻止。

  5 岁生日那天,穆特终于等到了一把作为生日礼物的小提琴,“当我得到这把小提琴时,我的志向并不是成为一个小提琴家,而只是很自然地去演奏、去练习”。

  1970 年,年仅7 岁的穆特在二哥的钢琴伴奏下,参加了德国青少年小提琴比赛。她是那届参赛选手中最年幼的( 该比赛年龄跨度为6-24 岁),最终她夺得了冠军。关于这次夺冠,她说:“把练习的东西都发挥出来,就可以了。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最年轻的,可能所有的关注度当时都在音乐上吧。”

  这次获奖引来不小的震动,各类演出邀约纷至沓来。此时,父母却做出了一个明智的决定:拒绝一切邀请,只为让她能正常地受教育、成长。这应该也是她艺术生涯中唯一一次比赛经历。“我那个时候完全不理解商业演出的含义,而且如果换作现在,我是父母,我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小时候学小提琴并非为了成名和赚钱,而且仅仅7 岁的我那时无法独立做出选择。”

  很多著名音乐家都愿意把新作品的首演交给穆特,包括卢托斯瓦夫斯基的“变奏曲”,潘德列茨基的“第二小提琴协奏曲”和里姆的《时间圣歌》。但她最拿手的还是演绎古典音乐名作,“激情与纯粹”是她演奏音乐的“关键词”。从提琴家们的“试金石”巴赫的《恰空》,到帕格尼尼“24 首随想曲”,再到莫扎特“第三协奏曲”、“第四协奏曲”,她都演绎得得心应手。

  然而穆特的演艺生涯并非一帆风顺。她与指挥家中的“怪杰”切利比达克合作西贝柳斯的小提琴协奏曲时就发生过摩擦。在排练中,切利比达克与他指挥的慕尼黑爱乐乐团以其一贯的缓慢速度演奏,拒绝迁就穆特的速度,经过多次排练仍无法协调。穆特毅然离开了慕尼黑,那场音乐会被迫取消。为此,她失去了与切利比达克再次合作的机会。

  “就演奏小提琴的舒适度而言,演奏贝多芬的音乐远不及演奏勃拉姆斯。”在15 日的音乐会上,穆特将把勃拉姆斯的三首“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作为重点:“G 大调第一号小提琴奏鸣曲”、“A 大调第二号小提琴奏鸣曲”和“d 小调第三号小提琴奏鸣曲”。巧合的是,上个世纪穆特第一次中国之行,带来的正是这三部作品,但那次行程不包括上海。这一次,她和本地乐迷可以相互弥补多年的遗憾。

  卡拉扬发现的小提琴天才

  曾师从于卡尔·弗莱什(CarlFlesch)的霍宁伯格是穆特的第一位老师。随后,她跟随小提琴大师亨里克·谢林(Henryk Szeryng),以及在瑞士温特图尔音乐学院执教的艾达·斯图茨基。这些人都或多或少地教给了穆特不同的演奏技巧。但只有一个人,让她知道,原来“作为一个小提琴演奏家也可以享誉全球”。

  与“指挥皇帝”赫伯特·冯·卡拉扬的相遇,成了穆特演奏生涯中一个重要的转折。1976 年,穆特与哥哥一起亮相瑞士琉森音乐节,在听完她演奏的莫扎特奏鸣曲后,时任音乐节艺术总监制的卡拉扬对这个小女孩产生了兴趣。数日后,穆特再一次以《恰空》征服了卡拉扬,大师喜出望外并当即邀请她参加第二年的萨尔茨堡音乐节。从此,卡拉扬成了穆特音乐生涯中的“保护神”。在卡拉扬的安排下,她以莫扎特“第三协奏曲”作为自己首次亮相萨尔茨堡音乐节的曲目,大获成功,这也是他们一老一少长达13 年合作的开始。这样的关系一直持续到卡拉扬去世。

  在那段时间里,卡拉扬每年邀请穆特合作5 次,每次演奏的曲目都由他亲自决定。随着穆特的成长,卡拉扬开始有意识地减少两人的合作,让她有机会接触到更多不同风格的演奏家和乐团,拓宽她的视野。同时,卡拉扬也将穆特介绍到与自己有着长期良好合作关系的DG 唱片公司,一起录制了莫扎特、贝多芬、门德尔松、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等人的协奏曲。事实证明,卡拉扬当年的这个决定是明智的,直到现在,穆特仍是DG 的“台柱”,每张新唱片都毫无例外地叫好又叫座。

  在穆特看来,卡拉扬好似她的“精神教父”。一般人眼里的卡拉扬高傲、自负,而在穆特眼中,“虽然他平时看起来很高傲,但他不是那样一

  个人,他对人很热心,有时甚至有些腼腆。与他一起演奏时的那种声音是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找不到的”。正是这个严肃的老头,教会了穆特如何将自己融入乐谱中。

  “他是一位严格、一丝不苟、天赋超群的大师,他对我的影响是深远的。”穆特早期的演奏风格十分严谨,有时或许还会让听者感到有些刻板,这多半是受到卡拉扬对于音乐节奏严格控制的影响。如果说在“卡拉扬时代”,她对作品的诠释是紧紧跟随这位指挥大师的立场的话,那么在大师去世后,穆特对于作品的演绎则完全站在了一个演奏家的角度上。她的演奏焕然一新。

  穆特说:“之后演奏风格的变化,是因为我在艺术上需要全新的尝试,并非其它原因。每个好的艺术家都会有反叛精神,只有拥有了这种精神,才能更好地去突破自我。其实在这么多年的演奏生涯中,我也一直试图不断对自己进行调整,但是每一个优秀的演奏家都必须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演奏风格,一种个人的风格,一种深深的个人印记。”

  但她永远不会忘记卡拉扬带给她的东西。作为古典音乐界的翘楚,穆特为了提携新人,专门设立了自己的基金会。现担任德意志歌剧院首席小提琴的青年小提琴家陆威,几年前正是得到穆特基金会的支持,才得以赴欧洲深造。这个基金会最初的资金,是穆特用自己很大一部分首饰换来的。穆特觉得,“对于新的小提琴手而言,琴是一个大问题,价格愈来愈高,我自己买第一把斯特拉迪瓦里琴的款项也是经数年才还清的”。

  做一个普通的母亲

  今年已经47 岁的穆特,在舞台上永远是一身鱼尾裙,显出窈窕的身材。生活中的穆特有很多兴趣爱好,比如健身、游泳、瑜伽、赛车。她还喜欢烹饪,对意大利风格的美食尤其喜爱。尽管是一位古典音乐演奏家,她平时却喜欢听爵士音乐和流行音乐,从路易斯·阿姆斯特朗到埃尔顿·约翰,都是她家音响中的“常客”。

  穆特和前夫有一对可爱的儿女,虽然演出日程繁忙,她还是尽可能多地腾出时间与他们在一起。她会耐心教导孩子“轻松一点,你不是非会不可”。

  很多人认为她应该让孩子成为下一个天才小提琴家,可她觉得“不能逼着每个孩子都当小提琴家吧”。穆特希望 做一个普通的母亲,让孩子有选择各种乐器的自由,“我会让他们每种都试试看,不要局限于某种特定的乐器,这样才能找到孩子真正所爱—不论是哪一种才艺,用双手触摸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穆特认为,音乐可以跨越文化而赋予人力量。这次上海演出,她选择了巴赫《G 弦上的咏叹调》作为特别的加演曲目,“他的音乐可以使人宁静而充满希望”。“音乐不只是一门艺术,音乐就像是人生的导师,因为它是纪律加上热情。人生没有纪律就会一团乱,而没有热情就失去活着的意义。”

  B=《外滩画报》

  A= 安妮- 索菲·穆特(Anne-Sophie Mutter)

  B:你在选择巡演曲目时,是以个人喜好为标准还是有其他的标准?为什么2010 年最新巡演季会选择“勃拉姆斯”这个主题?

  A:还是在我刚开始学习小提琴时,我就接触到了勃拉姆斯的奏鸣曲。那是因为当时大卫·奥伊斯特拉赫(DavidFyoclorovich Oistrakh)到访巴塞尔,他与钢琴家弗列达·鲍尔一起演奏的正是这三首奏鸣曲。那时,我就完全沉浸在他们所演奏的音乐中。我想那不仅是因为奥伊斯特拉赫的个人魅力,而是那温暖的琴声和充满激情的表现力,当然还有我对小提琴的热爱。从那一刻起,我就将勃拉姆斯的音乐铭记在心了,我认为这样的音乐对于小提琴来说再完美不过了,因为作曲家完全理解了小提琴所具备的歌唱性。于是到了十五六岁的时候,我就开始演奏勃拉姆斯的这些奏鸣曲了。不知为何,在我生命的各个阶段,总会迷上不同作曲家的作品。比如几年前,我就一直演奏莫扎特的作品;在1998 年时,我专注于贝多芬。而在更早的青少年阶段,我便十分喜爱勃拉姆斯的作品,例如他的“D 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以及为小提琴、大提琴而作的“双重协奏曲”,这也许和我与卡拉扬曾一起录制了这些曲目有关。自然,还有这些奏鸣曲。就演奏小提琴的舒适度而言,演奏贝多芬的音乐远不及演奏勃拉姆斯,因为勃拉姆斯的确知道如何去拥抱小提琴。

  B:你和兰伯特·欧尔吉斯是老搭档了,谈谈你们合作这么多年的感觉吧。当你遇到和自己音乐理念不符的合作者时,你怎么处理?

  A:我和欧尔吉斯之间有着心有灵犀般的默契。音乐是一样很怪的东西,如果两个合作者之间理念不符互相迁就,那就会更加南辕北辙。所以理念不合的时候一定要说出来。

  B:你认为选择老师最重要的是什么?

  A:选老师最重要的是你和这位老师能否互相充分了解。这种感觉只有自己去体会后才能得到。我能有今天的成功,和生命中这些良师对我的帮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B:对于你而言,作为一个演奏家最重要的是什么?

  A:最重要的是形成个人的风格,一种深深的演奏中的个人印记。每一个好的艺术家都会有反叛精神,只有拥有了这种精神才能更好地去突破自我。在演绎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时,我认为不仅仅是模仿、照搬,更应该去理解和创新。

  B:从事职业演奏生涯以来,你有没有遇到过演奏事业上的瓶颈或低谷?

  A:当然。年轻时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会加倍努力地去练习。但是如果我现在再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就会离开小提琴一段时间。

  2010-04-15 总第 382 期
转发至:搜狐微博 白社会
责任编辑:CL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