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娱乐 > 好莱坞频道 > 《爱丽丝梦游仙境》 > 相关新闻

《爱丽丝》人物故事全都重来 地下世界有点黑暗

来源:北京娱乐信报
2010年03月25日00:47
  和我们印象里的小女孩不一样,在鬼才导演蒂姆·波顿执导的这部《爱丽丝梦游仙境》里,爱丽丝已是19岁的大姑娘,她的探险可以被称为“二游仙境”。同样的人物,同样的环境,不一样的岁月,哥特气质弥漫的波顿,将给观众带来一次怎样的仙境之旅?

  3月26日,爱丽丝给你答案。

  重新塑造角色

  “卸下包袱,尽可能地把她演成一个鲜活的少女很重要。同时,我还需要保持一些她性格中原有的成分。”

  ——米娅·瓦斯考斯卡(饰爱丽丝)

  爱丽丝不再傻乎乎

  开始寻找爱丽丝的演员时,剧组希望找到一个新星。制片人理查德·扎努克回忆说:“我们见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无数女演员。”最终,蒂姆·波顿挑中了19岁的澳大利亚女演员米娅·瓦斯考斯卡,他评价说:“我很喜欢她的气质。我喜欢那种具有老派气质的演员,因为你能从她的眼睛里看到一切。”

  在制片人的眼里,新故事中的爱丽丝“不再傻乎乎、不再轻率,也不再变化无常”,是个极有分量的角色。这让米娅·瓦斯考斯卡面临巨大挑战,她表示,“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爱丽丝,我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最困难的事情是以我自己的方式表现她,让自己满意并且有信心。”

  “能以蒂姆设想的方式演绎"疯帽子",我还以我的理解对他进行润色,这简直就是梦想成真。”

  ——约翰尼·德普(饰疯帽子)

  疯帽子变得更疯狂

  《爱丽丝》是约翰尼·德普与蒂姆·波顿的第7次合作。“不可思议,与蒂姆合作有20年了……不管蒂姆让我做什么,我都感到荣幸。”德普如此赞颂他的老搭档。

  由于故事改变,“疯帽子”这个角色和原著也有很大不同,原本只负责疯疯癫癫的他被英雄化,就算冒着被砍头的危险也要伸张正义。德普笑言“更加疯狂,更让人神经紧张”。

  德普发现,剧情所处的时代,制帽商在制帽时使用的黏合物含有大量水银,使他们很容易因水银中毒而发疯。他觉得“疯帽子”的身体和精神都该反映出这个特性,最终人物的造型令他很吃惊:“之前在我的脑海里就有一个他的形象,导演和我想的非常一致。”

  德普还将“疯帽子”定义为有多面性格和操多种口音的人。他认为这个人物高度敏感,“他在某种程度上是比较轻度的人格分裂。”

  “她其实很喜欢黑暗的一面,但又害怕走得太深,因此她总是表现得轻松愉快。”

  ——安妮·海瑟薇(饰白皇后)

  白皇后也有阴暗面

  为了展现好地下世界的任性统治者红皇后这个重要人物,波顿挑选了他的妻子海伦娜·邦汉·卡特。制片人乔·罗斯对海伦娜的表演非常赞赏,“她用娃娃般的感觉演绎了这个魔鬼。”

  海伦娜一改原著中红皇后矮胖愚钝的形象,变得精明凌厉,气焰嚣张。“每天要花3个小时化妆。”她说,“她喊得太厉害了,每天一到10点我的嗓子就哑了,成天到晚喊"砍掉他的头"、"砍掉她的头",总这样发脾气让你筋疲力尽。”

  红皇后的妹妹白皇后十分温和善良,但也隐藏着阴暗面。她的扮演者安妮·海瑟薇是蒂姆·波顿的忠实粉丝,因此海瑟薇为出演这部电影下足了工夫,甚至让自己的行走方式也来展现角色性格,她几乎是端着胳膊在“飘行”。德普说:“她就像坐在轮椅上,她"飘行"时手臂也能演戏,她的手臂也是有个性的。”

  重新编写故事

  仙境变成地下世界

  “故事发生在爱丽丝19岁那年,她差点步入婚姻殿堂,这让她感到困惑。如今的地下世界掌握在邪恶的红皇后手中,地下世界的居民们需要爱丽丝。”——编剧琳达·伍尔沃顿

  从某种意义上讲,波顿版《爱丽丝》实际是刘易斯·卡洛尔那个家喻户晓的童话故事的续集。

  讲述已经长大的爱丽丝重新拜访她还是孩子时到过的地方——主意最早是琳达·伍尔沃顿提出的。在这位曾撰写过《美女与野兽》、《狮子王》和《花木兰》等片的编剧看来,地下世界就是爱丽丝还是孩子时到过的“仙境”,她当时把地下世界(underland)错听成了仙境(wonderland)。长大后的爱丽丝故地重游,知道了这里该叫地下世界。伍尔沃顿认为,地下世界是地球的一部分,位于人们生活的世界下面很远的地方,到达那里的惟一途径就是兔子洞。

  伍尔沃顿的点子被制片人送到了蒂姆·波顿的面前,擅长拍摄哥特风格影片的波顿一下子就被这个另类的故事吸引住了。在他的“逼迫下”,伍尔沃顿修改了50多次剧本,因为波顿要求这个全新故事,能让所有看过原著的人也觉得有意思。

  重新搭建仙境

  “蒂姆为爱丽丝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基调就是爱丽丝已经长大,不再是那个穿着蓝白连衣裙的小女孩。”

  ——制片人珍妮弗·陶德

  地下世界有点黑暗

  卡洛尔笔下充满魔力的世界为蒂姆·波顿提供了一个以自己的方式尽情驾驭想象力的机会。

  如他之前作品展现出的阴暗、诡异的风格一样,波顿觉得地下世界未必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明亮、卡通,反而应该有一丝黑暗。英国著名插画家亚瑟·拉克姆在1970年绘制的“爱丽丝”插画对波顿也有很大影响,那份暗冷的色调和波顿的口味简直如出一辙。

  制造地下世界的视觉效果时,主创们首先参考的就是卡洛尔的原著。该片美术设计罗伯·斯多伯格回忆说:“我们收集了所有不同艺术家创作的《爱丽丝梦游仙境》的插图,把它们挂了一墙,以便获得灵感。我们讨论了怎样将书中的场景变成现实,但又要和以前的不一样。”

  影片主创们都说,波顿设想的地下世界非常压抑和阴森,在红皇后的统治下缺少色彩和生机,但这并不是故事开始的样子——起初地下世界是色彩缤纷的。于是,工作人员描绘出地下世界灰暗的轮廓,随着剧情发展,逐渐变得阳光灿烂、色彩缤纷。到了最后,观众甚至可以看到《大鱼》和《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式的瑰丽旖旎。

  “我想让观众真正地置身于这奇妙的世界,并让这些成为现实。让这些角色带观众去旅行,这将很有意思。”——视效指导肯·罗尔斯顿

  3D特效未必震撼

  在《阿凡达》之后,一窝蜂似的出现了许多打着3D旗号的电影,3D在一夜之间成了最时髦的词。而《爱丽丝》虽然也号称是3D影片,但其实波顿是用2D技术来拍摄这部电影的,然后将它转成3D。

  “我没看到用3D拍摄有什么好处。”波顿的态度听上去就像是在向詹姆斯·卡梅隆这样的“技术狂人”宣战,因为在他看来,3D摄像机既笨重开销又大,而且还不能清晰地看到布景和演员。波顿对卡梅隆无比青睐的动作捕捉技术同样不感兴趣,他在《爱丽丝》中宁可使用动画和真人表演相结合的方式,因为“有那么多优秀演员,当然是使用他们的表演功底,而不是贴绿点到他们的脸上”。

  或许本片的高级视觉效果指导肯·罗尔斯顿的话多少可以阐释《爱丽丝》的特效追求,这位乔治·卢卡斯“工业光魔”的创办者之一、4次荣获奥斯卡奖的大人物说,“没有很多叉子刺向观众,也没有扔出的球。电影的立体效果很自然……我们试着不去过分使用特效,也并不平淡。”信报记者吴江
责任编辑:CL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