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娱乐频道 > 电影 Movie > 国外电影动态

《拆弹部队》直面战争的血腥与人性的残酷

来源:大连晚报
2010年03月14日00:19
  文/首席记者谷子

  当全世界的观众都以为《阿凡达》会毫无疑问地捧到本届奥斯卡的小金人时,卡梅隆前妻凯瑟琳·毕格罗执导的《拆弹部队》却大爆冷门,以黑马之势横扫本届奥斯卡,它不仅获得了最佳导演、最佳影片两项重头大奖,还获得了其它四项大奖。虽然本次小金人的派发已尘埃落定,但人们对《阿凡达》的败北却还在耿耿于怀,本报记者从多个角度分析了《拆弹部队》“拆”了《阿凡达》的原因。——编者

  苏菲·玛索来北京宣传她的新片《不要回头》时正值奥斯卡颁奖,她不失时机地点评了一下《拆弹部队》大胜《阿凡达》的原因。不过,媒体报道她的话时好像有两个版本,其一是“我想美国人是故意的,故意不把大奖给那些已经在观众中特别受欢迎的电影,而是给那些质量很出色但名气较小的片子。我觉得他们这么做是对的,是比较公平的。反正《阿凡达》已经很红了,不需要再用奖项来证明些什么。”另一个则是“以我对奥斯卡的了解,美国人是不会给这样一个受到如此多观众喜欢的影片颁奥斯卡的,而肯定会给一个有更多政治含义的影片,《阿凡达》的故事确实也没有太多的新意,但它能有那么多观众喜欢,也已经足够了。”

  其实,如果将苏菲·玛索两段话综合起来的话,恐怕就是评价《拆弹部队》与《阿凡达》两部大片的最客观的观点——奥斯卡奖和受观众欢迎与否是两码事,那帮评委是不会看观众脸色行事的;《阿凡达》的故事确实没有太多的新意;一个有更多政治含义的影片同样可以做得质量出色。卡梅隆此番肯定会找一找败在前妻手下的原因的,即使是大片,仅有“炫技”是不够的,故事的内核才是第一位的。

  《拆弹部队》这样水准的电影每年都会有一部

  大制作的《阿凡达》可谓二十年一遇,而《拆弹部队》这样水准的电影每年都会有一部。后者最后赢得前者,事实上并不是观众的愿望,而是那些评委的坚持,虽然电影并不是拍给评委看的,但既然是参加比赛,少数人的评委无疑会成为真正的主宰者。不过,观众对《阿凡达》有好感,更多的是电影本身的超炫视觉冲击,它的故事太简单了,不用那些评委提醒,大多数观众都会一目了然的。

  的确,商业片的故事往往都没有太过复杂的,它能够这样全球大卖,也是得益于它的故事简单易懂,如果太过于复杂,肯定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卖座奇迹。我相信,在奥斯卡公布获奖影片之前,有看《拆弹部队》冲动的人不会太多,即使有奥斯卡的小金人罩着,《拆弹部队》这类电影从今天到以后都不会拥有广泛的观众群。

  和《阿凡达》比起来,《拆弹部队》简直就是小制作,和奥斯卡这几年获奖的《撞车》、《老无所依》、《贫民富翁》一样,都不是用高成本堆起来的大制作电影,就是说,《拆弹部队》这样的电影每年都可以拍出来的,但这样的故事层面集中的电影所表现出来的东西似乎比炫目的视觉冲击更能感动观众。《拆弹部队》讲述了一组美国拆弹专家被派往巴格达执行任务的故事,在那里每一个目标都像是伪装的炸弹,这些拆弹专家们必须小心翼翼,稍不留神就会付出生命的代价。毕格罗通过纪录片式的拍摄手法,以真实的影像冷静、客观地再现美军拆弹部队的生活形态。《拆弹部队》秉承了身高1米82的毕格罗的性格,全部由男演员出演,充满了雄性荷尔蒙气息,很受美国电影行家好评。

  《拆弹部队》有许多地方非常值得欣赏,比《伊拉谷》、《狮入羊口》、《谎言之躯》还要感人,有人说,《拆弹部队》是美军的宣传片,它的获奖是反战的胜利,但在时时刻刻都要面临死亡挑战高压的环境下工作,有几人能承受得了呢?导演可能用了一些艺术夸张的方式来表现拆弹部队的艰辛,但实质上,导演是想通过这部电影来展现驻伊美军恶劣的生存和战斗环境,但凡看了这部影片相信美国青年不会有太高的参军热情了。

  美国老兵为何反对《拆弹部队》

  这部透视战场环境下人性的《拆弹部队》却在奥斯卡颁奖典礼前夜被美国老兵告上法庭,曾参与驻军伊拉克与阿富汗的美国退伍军人认为,《拆弹部队》的剧情内容严重背离事实,指责它夸大了实际战争场面,把美军拍得像无视一切的西部牛仔,一些真正拆弹军人指出片中角色从服装、举止到战术的运用都错误连篇,并声称该片若是拿下奥斯卡,将是对美军的侮辱。这还不算完,曾在伊拉克服役的美国陆军炸弹班班长萨佛,日前向美国联邦法院提出诉讼,他宣称剧中男主角就是他,甚至电影中很多描述引爆简易爆炸装置的术语都是出自他本人,并指控这部电影侵犯了他的个人隐私,将他描述为“鲁莽、对战争上瘾的坏蛋”,因此要找导演毕格罗和编剧鲍尔讨个公道。编剧鲍尔坦言,自己确实在2004年花了1个月时间,与萨佛所属的军队相处,并了解他们的生活与对战争的态度。但他否认故事主角的原型是萨佛,并表示《拆弹部队》的剧本,是他采访了100多名士兵的成果。

  美国老兵为何反对《拆弹部队》?我认为这恰恰是此片表现驻伊美军生活过于真实所引起的正常反应,事实上,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战争影片,在很受影评人以及观众喜爱的同时却让那些真正参与过战争的军人反感,不过,这种情形并不是说明影片失败。比如,电影并非完全以纪实的手法记录战场上的一切,还需艺术地展现人的内心世界。既然是纪实,除了战场上的惨烈血腥,人在生死环境下的人性暴露也会真实地表现出来。而在艺术地表现战场上的人恐惧、痛苦、勇敢等内心活动的同时,人性的残酷往往也充分地展示了出来,也许在这方面有些夸大成分,引起了一些人的反感。对普通人来说,战争是陌生的,但艺术与生活,往往会有不小的差距。

  奥斯卡不会忽略战争的表现和人性的挖掘

  卡梅隆前妻凯瑟琳·毕格罗在领奖时说,“我要感谢那些军人们,是他们在保护着我们。”军人意味着牺牲,而对战争的表现和人性的挖掘有时更能打动观众。刚看《拆弹部队》时并没有给观众太大的震撼,或者说,它并没有超过好莱坞过去拍的一些战争片。但《拆弹部队》却贴近美国当下的热点,选择手持摄影的方式塑造了纪实风格的美学,顺应了好莱坞回归现实主义的潮流,而其中表达的对战争的理解,也恰恰符合当下美国民众的关心所在。其实,奥斯卡青睐战争题材影片早在第一届就开始了,第一届奥斯卡的最佳影片《翼》,同样是一战题材的标准战争片。此外,历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名单上也不乏《巴顿将军》、《野战排》等经典战争片的身影。战争记录着美国人的历史发展、社会变迁、思潮演变、人性纠葛,再加上美国人普遍存在英雄主义崇拜情结,战争片自然会成为好莱坞的焦点。同时,战争片的厚重、复杂、深刻也考验着导演的艺术水准,能在这方面有突出表现者也自然会受到奥斯卡的肯定。

  长达130分钟的《拆弹部队》扣人心弦。三个拆弹士兵——詹姆斯、汤伯恩和欧文的伊拉克经历,反映了驻伊拉克维和部队(美军)的真实现状,他们一次次完成赌命式的拆弹任务,又一次次重返危险的现场。大量移动镜头和仿纪实拍摄手法具有强劲的视觉冲击力,几个拆弹段落像重重的鼓点敲打着观众的心扉,一个伊拉克少年是否被用作人体炸弹的小故事将全片推向高潮。在令人窒息的战争环境中,士兵的命运往往无法捉摸,难以预料,每天扑面而来的死亡气息编织出一张人性的巨网——对每一个凡夫俗子而言,选择或者被选择的压力无处不在。对主角詹姆斯的细致描绘则将全片带向更深邃的主题——偏偏有士兵对战争上瘾,可以为了拆弹不惜抛弃妻子重返战场,片头字幕“战争即毒品”在詹姆斯这样的美国大兵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有人评价《拆弹部队》用“人性”赢得奥斯卡,看来,人性,特别是战争中的人性有时比炫目的视觉冲击更有力量。
责任编辑:CL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