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娱乐频道 > 好莱坞频道 > 第82届奥斯卡金像奖 > 各方评论

辽宁日报:奥斯卡 谁是大赢家

来源:北国网-辽宁日报
2010年03月10日11:23

  我在电脑前写下这个标题之时,是2010年3月7日下午,奥斯卡小金人在《阿凡达》《拆弹部队》当中左顾右盼,摇摆不定,新世纪的最近五六年,中国电影观众已经被培养出进电影院的习惯,“电影过节”和“电影过年”即将成为继春晚之后又一个全民性的文化仪式。因此,“全球首映”和“全球同步上映”使电影院越发成为一个“世界公民”的想象中的公共空间。奥斯卡颁奖作为文化事件吸引了日益增长的中国眼球,这是不争的事实。在这强者相遇的时刻,我忍不住想起“刺激1995”的那次巅峰对决来。

  余生也晚,1995年的时候我还在读中学,对奥斯卡还不甚明了。不过在我现在的想象中,1995年的奥斯卡角逐应该是最激烈紧张的一次。因为目前我和周围的人最爱看的美国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就在那一年失意于最佳影片,夺冠的是《阿甘正传》。而《阿甘正传》同样是让我们最早和最持久地认识到奥斯卡魅力的电影。最有趣的是《肖申克的救赎》又名《刺激1995》,一语成谶,果然它备受刺激地落败了。时间流转,现在我们自然可以看出《肖申克的救赎》作为经典的魅力——它正在从不断的重复观看中慢慢绽放出来。就连两年前最火的美剧《越狱》,也是采用了同一故事原型。对于观众来说,尤其对那些不总是追逐电影院,而是自己想方设法去淘弄电影看的 “新好观众”来说,两部都很精彩很典型的电影,本来不该有什么高下之分——自古 “文无第一”,任何艺术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都不能扔在天平上一称就高下立见;但是比赛和评奖机制就有这么理性和残酷——当然,其魅力也正在这里。美国人自己评价说,奥斯卡是美国除了总统竞选之外最吸引眼球的大赛马。实力悬殊的比赛从来都不好看,“玩的就是心跳”。为失败者付出的泪水比为成功者献上的鲜花更加撩人心弦——有“超女”之类选秀节目为证。而失败也只是相对的,历次奥斯卡最佳影片、影后、影帝,包括各类选美、选秀的惜败者都有后来居上的精彩,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奥斯卡这种规模的全球文化赛事,没有输家。

  但是,请不要被我误导,关于 “刺激1995”奥斯卡角逐的场面,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历史画面,而只是出于我的想象。那一年诞生的《肖申克的救赎》固然优秀,也许拿到另外一个奥斯卡年,就能毫无争议地获得最佳影片,可是在1995年,它的失败是毫无悬念的。 《阿甘正传》获得第67届奥斯卡奖中13项提名,6个奖项,是其获奖史上的一个奇观,之后还获得了一系列荣誉,如金球奖最佳电影、“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100部保守主义影片”,它也同时是好莱坞电影中票房与获奖双赢的少数电影之一。关于《阿甘正传》成功的奥秘,戴锦华一针见血地评价为“成功而及时的神话”,原因在于它“最成功”地弥合和掩饰了美国战后(越战)各种社会力量的冲突,以一种温情的面貌和美国式神话“净化历史”,及时地抚慰了美国民众的心灵创伤,总之是成功应用意识形态策略的缘故。

  假如,那一年获胜的电影是《肖申克的救赎》,结果有什么不同呢? 《肖申克的救赎》没有《阿甘正传》那么强大的意识形态表征和完美的神话式结构,所以,它没有立即取得像阿甘那样强烈的社会反响。但是,它也是一部最典型的美国电影。它讲了一个被命运抛进监狱的美国精英式人物——银行家安迪不断努力,历经19年时间,成功越狱,并给为恶者惩罚,给周围的善良者留下生之希望的故事。如果说阿甘是一个神话,那么这就是一个美国传奇,而且是励志传奇。它不像《阿甘正传》那样把成功作为一块巧克力轻易地抛给幸运的 “傻子”,而是教人们在逆境当中也永不放弃希望。其实这也是历届奥斯卡获奖电影中不断宣讲的一个主题。就我看过的不多的奥斯卡电影中,就能轻易地列出好几部:《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永不妥协》、《美丽人生》、《泰坦尼克号》,还有早年的《乱世佳人》等等。 《阿甘正传》之所以被称为神话,是它在精神范式层面把个人奋斗表现得太过容易,而其他这些为数更多的电影更充分地表达了美国人的主流价值观。世人往往看到奥斯卡的星光辉影,羡慕那种商业上的成功,但是还没有充分意识到奥斯卡为弘扬美国人格精神内核立下的汗马功劳。一个美国学者曾经做过一个重要而有趣的研究:截止到上世纪80年代,除了美国从越战后撤兵的前后两年外,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作品,始终如一地保持着对美国主流社会与主流文化的正面评价。可以说,奥斯卡是美国文化输出最成功的典范,是在全球建立美国正面国家形象的不二功臣;与欧洲电影节将艺术精神熔铸为欧洲精神的文化策略一样,奥斯卡将希望、奋斗等优质的成分从美国化人格中提炼出来,牢牢地焊在美国雕像的面庞上。

  当然,奥斯卡的评价体系还包含着多个维度,开放的精神和艺术尺度,也是它始终保持生命力的重要原因,可是作为价值内核的美国精神是恒定不变的。今年的《阿凡达》奉献出了更新的视觉冲击,《拆弹部队》奉献的是对于战争的深度思考。现在结果已经揭晓,荣誉归于 《拆弹部队》,这也许是因为,与美国式自恋相比,美国式自省、美国式苦难更靠近这个内核,多元的前提是永不偏离主题。因此,桂冠戴在谁头上都一样,小金人身后那个庞大而牢固的文化精神和价值体系,才是最大的赢家。

  

责任编辑:CL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