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娱乐频道 > 电影 Movie > 埃里克-侯麦去世 > 媒体评论

每日电报:新浪潮旗手侯麦 不灭的浪漫与哲理

来源:搜狐娱乐 作者:文/JADY
2010年01月13日01:06

  于昨天去世的89岁导演埃里克•侯麦,是法国新浪潮电影持续最久的电影制造者。尽管更加锋芒毕露的电影大师戈达尔、特吕弗以及夏布洛尔遮掩了侯麦的光芒,但侯麦的作品却更加持久,在古稀之年依然创作着观众们想要观赏的电影佳作。在那时,特吕弗已经去世,而戈达尔与夏布洛尔也江郎才尽。

  侯麦与其他新浪潮电影同伴不同的是,相对于影像,他更重视文字,尽管对于影像部分也处理得十分老到。在他的电影里,人物们总是喋喋不休,不断地分析着自我感受和道德困惑。但他电影里的主要对话并不是一群人小打小闹的寒暄,而是架构于高度的哲学基调,更加像是在谈论帕斯卡尔不是菜谱或者时尚。侯麦就像布列松一样,都更是一个罗马天主教电影的制作者而不是一个刚巧是罗马天主教徒的电影人。

  观众从未从他身边离开,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世界观反而愈发年轻。他的人物很少是中年,更多的都是未满二十岁,当然他也会试着为这些人物寻找更适合他们来表达的言辞和态度。因此,他的最新作品看起来比他早期的作品更加年轻富有朝气。“与其问我自己现在观众更喜欢什么话题,”他说,“我劝说我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同样的话题讲六遍,并期待第六次的时候观众会来看我。”他的几乎所有作品构成了相互关联的电影系列。没有重复的任务×尽管他习惯在展现不同人生阶段时候使用不同的女演员)。电影是相互关联的,由共同的主题或者目的。

  在电影处女作《狮子星座》遭到商业与评论的惨败之后,他在1962到1973年间便着手制作他称作《六个道德故事》的电影集锦,而系列中的电影并非按照数字顺序出品,例如他称为《女收藏家》(1967)的第四部电影,就是在1969年的第三部电影《在莫德家的一夜》之前拍摄完成的。他的这种工作方式并不是个人的突发奇想,而是基于严谨思虑的战略:“这样更难,”他争辩道,“对于一个发行商来说,要对一个系列电影而不是单独电影剧本发表争论或者批评是更难的。”在他的一生中,几乎所有的新电影都获得评论界的一致好评,乃至很少评论家记得他们当初如何对侯麦的早期作品嗤之以鼻。

  尽管他的电影年轻多姿,善于讲述混乱的爱情和私人亲密关系,但他的电影没有一部在谈论性。整个生活的尺度已经迷失,侯麦的角色通过头脑的交流来彼此相爱。他带给人的印象是,特吕弗以及夏布洛尔电影里各处明显的生理吸引都显得逊色。

  埃里克•侯麦并不是他的真名。他本名简-玛丽•毛利斯•赛赫,于1920年4月4日出生在杜勒。他性格内向孤僻,甚至不愿透露自己的生日。有时承认自己生于1920年12月1日,有时又变成1923年4月4日。他并不是爱慕虚荣,只是想要保护自己的隐私。他鲜少拍摄照片,一次出席自己电影在纽约首映礼时甚至还戴了假胡子。即便是他母亲,据称在临死也不知道自己的儿子与埃里克•侯麦是同一人。

  1942年-1950年,他在南希的一所学校教授文学,并在此期间发布了小说《伊丽莎白》(1946),当时所用的笔名为吉尔伯特•考迪耶。侯麦在40年代末期以自由撰稿记者的身份来到巴黎,开始参加法国实验电影中心的活动并迅速对电影如痴如醉。

   由于在电影评论方面的专长,侯麦联手雅克•里维特以及让-吕克•戈达尔在1950年成立了为期不长的杂志《La Gazette du Cinéma 》,三个人一并开始为颇具盛名的杂志《电影笔记》撰稿,在那里,他们帮助创立了一项名为“导演政策”的政策,并随后将此变成激进的新理论——无论是艺术电影还是好莱坞电影,都可以用电影导演的个人风格进行单独分析。

  等到五十多岁的时候,侯麦用自己的本名投稿,但当《电影笔记》声名远播的时候,他选用了这个后来被世人所牢记的艺名——以此来瞒过他的中产阶级父母,他是如此地热爱他所从事的一切,一如影评。在1956年他升任了《电影笔记》的主编,并一直担任此职务直到1963年他被新一代马克思主义评论人开除。

  在1957年,他与克劳德•夏布洛尔一道发布了对于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的先锋研究,在书中他提到了希区柯克鲜为人知的天主教信仰。尤其重要的是,这本书提出了希区柯克影片中一个通用的主题——罪恶的转换——例如在电影《火车上的陌生人》以及《我忏悔》中都有所体现。这是二战之后最具有影响力的书籍之一,使人们关注这样以为至今都被认为是凤毛麟角的娱乐者的伟大导演。

  作为一名新浪潮电影制作者,侯麦是第一位走出大门的。他在1951年的16毫米短片处女作《夏洛特和她的牛排》中,戈达尔是唯一的演员。但是他的第一部作品《狮子的标记》则是一场灾难。电影讲述一位荷兰作曲家在八月的巴黎进退两难(八月是狮子为标记的狮子座),等待一场迟到的成名。电影含有法国战后电影现实主义诗人让•雷诺阿以及让•维格的笔触,但是观众们并不想在新浪潮的第一波看到这样的片子。在尽可能谋生的同时,他在1963年制做了两部短片,《面包店的姑娘》和《苏珊娜的故事》,他之后宣称此片为所计划的《道德故事》系列的第一集。他也将工作扩展到电视方面,包括研究帕斯卡以及丹尼电影导演卡尔•德雷耶——此导演的作品同样侧重于基督教主题。

  直到1966年,侯麦才得以制作他的第二部电影。《女收藏家》被用极少的预算拍摄,用非专业演员在圣托配兹的一间小房子里拍摄,房子既是片场又是他们拍摄期间的住处。只有厨师是花钱雇的——但是付的钱太低,以至于她只能每天给他们喝蔬菜汤。这部讲述慵懒爱情故事的影片在柏林电影节获得很高的评价,但是基本上只被视为娱乐片。

  1969年,一切发生了变化。由于特吕弗太喜欢《在莫德家的一夜》的剧本,他利用自己的影响力筹集到钱去拍摄它。由简•路易斯•特林提格南特扮演的一位经常去教堂的工程师,他偷偷追随一位在麦斯的美丽的女郎并有意与她结婚。但在克莱芒-弗汉的一个寒冷冬夜,他没法回家,必须与一位马克思主义者朋友以及刚刚离婚的女人莫德共度夜晚。他们整晚谈论预定论,无神论与帕斯卡沉思录,包括最著名的关于信仰上帝之需求的赌注(如果你是对的,你就收获实惠,如果你错了,你就永远不得知)。到黎明时,再没有什么事像前夜时那样严明坚定了。

  《在莫德家的一夜》改变了侯麦的处境,让他能够很容易便筹备拍摄了《克莱尔之膝》(1970),即《留个到的故事》的第五部。这是他作品中最令人陶醉的一部,由萨瓦省的雷克•安内西打造,并绣上了富有魔力的线丝。让-克劳德•布莱利是正直的,除了一样——他不会满足,直到他能够碰触到少女克莱尔的膝盖。为了合理达到目的而不得不做出的各种尝试使得这部轻喜剧变成了富有英雄气概的史诗。在开始一个新的系列钱,侯麦尝试了两个相矛盾的文学改编作品——海恩里希•冯•克莱斯特所著的O女侯爵》(1976)以及《高卢人帕西法尔》(1978)。随后,一部改编由克雷庭•德•托耶斯所著的十二世纪圣杯传奇押韵对句文改编的电影作品被高度地风格化,导演运用了金属树木、硬纸板城堡以及画幕天空。与他的其他任何作品都不同的是,大部分人对此片感到困惑,但是侯麦收获了一小批忠诚的先锋部队。在1980年,随着电影《飞行员的妻子》的开始,他启动了一个新的电影系列,称作《喜剧与谚语》。这个系列不像《道德故事》系列那样有贯穿力,给人的印象则是把一些关联不大的故事放在了一起。最好的主题是1984年的《圆月映花都》,最后一个角色由布鲁•欧吉尔的女儿帕斯卡勒扮演自杀前的最后一个角色。以及电影《绿光》(1986),电影中日落前的最后一道闪光据说揭露了人类关系的真相。这是一个题材丰富的系列,但是正如《六个道德故事》系列一样在最后脱离了主流。最后的电影《女朋友的男朋友》以及《双姝奇缘》(均为1987年)如履薄冰。《大树、市长和文化馆》(1993)以及随后的《人约巴黎》(1995)均被认为是快餐产品。但在1989年他开始了另一个电影系列,以四季划分,由《春天故事》开端,影片中女儿撮合了她父亲与一位女性朋友。《冬天故事》(1992)讲述错误的地址,向莎士比亚致敬,1996年又拍出一部海滩喜剧,讲述一个少年无助地通过三角约会使他的爱情生活变得复杂(《夏日故事》)以及最后的《秋天故事》(1998)讲述葡萄酒酿造。有选择地,他们构成了一整年的生活庆典。

  侯麦在自己的晚年依然十分活跃,他选择将精力放在时代剧《贵妇与公爵》中。他的最后一部电影,《男神与女神的罗曼史》于2007年上映,影片中的恋情非常有特色地被通过映射意味十足由十分纯洁的方式展现出来。埃里克•侯麦于1957年与特蕾莎•巴贝结婚,并育有两子。

责任编辑:逃逃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