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娱乐频道 > 电视 > 内地电视

土掉渣的《沂蒙》走红 明星脸的《故梦》惨淡

来源:新华网
2009年12月15日08:13
  上周,两部值得一说的大戏落幕,一部是央视的《沂蒙》,一部是北京台的《故梦》,交出了对比鲜明的成绩单。《沂蒙》是主旋律抗战戏,色调土灰土灰的,主角看不出是演员还就真是一群活生生的老农民,画面里的尘土好像随时会从电视机里扑出来似的,《故梦》是民国家族戏,张张都是明星脸,讲究光影布置,光鲜精致的道具,营造出浮生若梦的戏剧氛围;《沂蒙》赢得了远远超出央视预期的高收视率,而《故梦》也超出了北京台的预期,收视率低得甚至需要保密。

  实在反常。《故梦》很大众化,制作绝非粗制滥造,宅门里的家族戏一项有人缘,它符合一切商业规律却遭遇收视滑铁卢;《沂蒙》呢,一部主旋律大戏却被央视搁置两年没敢播,没明星,慢节奏,本来还是方言对白,央视改了普通话配音,删减挪移加快了节奏仍担心这种另类观众难以接受,甚至和制片方签了收视不达标不给钱的苛刻播出条款,没想到收视率很高,美誉度更高,这超乎电视台甚至主创的预期。

  对比两部剧,是想探讨一下电视台总结的所谓收视“规律”。电视台总是自以为了解观众,大明星,节奏快,打架打得够刺激,加起来就等于收视率,这是经验之谈,没错,可是,当电视台将这套规律当标准,笃定让电视制作机构“必须”得按规律行事才能顺利取得播出通行证时,就不对了。比如,前阵播的那部很京味儿的电视剧《鸽子哨》拍摄之初曾找过北京台,北京台提出只要邓超孙俪主演就行,可是制片方实在磕不下两位大明星的档期,也觉得确实不合适,改了秦海璐王斑,后来,这部戏没挤进黄金档,被央视安排在晚间播,结果仍有很多北京观众非常喜欢,评价颇高。这样的事,不胜枚举,电视台的态度总让人想起电影《大腕》里的那句著名台词,“只要贵的,不要对的。”

  采访导演管虎时,他说:“《沂蒙》是个苦孩子,没地方说理去,很多心血白费了,只能号召喜欢的人看看原版的。”《沂蒙》原本50集,剧中出现的都是当地有记载的真人真事,管虎在中间插入了各种纪录片、老照片,串联起史实和故事,感觉更加真实化,像纪录片。央视担心老百姓接受不了,把资料全都去掉只留下故事,担心节奏太慢剪掉了8集,担心没有大明星影响收视率搁了两年没播,还担心颜色太灰太土不符合观看习惯,最后,在管虎的坚持下,只有色调保留下来了。即便如此,《沂蒙》还是一部打破了既往规律的另类之作,被观众评价为,“拍得很牛”,“有想法”,“每个人都生动,故事太感人了”。

  与其浸在规律里只能像水煮青蛙一样不明所以的被熬死,还不如打破规律。虽然这需要魄力,需要坚持,需要不顾一切的决心和不怕输得很惨的偏执。但这一切加起来就是创作者的真诚,不掺杂念的真诚总能赢得回报,事实证明,观众的眼睛有时比电视台的标准亮堂。J187

  对话

  记者:你以前不是主旋律导演,什么打动了你拍《沂蒙》?

  管虎:别说什么主义,那太大,我就是觉得当年那些人那些事不给人家表表,自己心里不舒服。沂蒙人让我学会一点,承受。现在,你对人好了,特希望人报答,但他们不,他们不说,也不提。路边随便碰见一老头,撩开了裤子腿上有枪眼,随便跑过来一老头,问我们,你们北京来的,陈毅还活着吗?他当年和陈毅共事过。这些人,真是要落实政策的话,都是功臣。可他们一句也不说,不表功。一群抠抠唆唆的小农民,在大是大非前表现出对国家对民族的大义在今天的商品社会里,会让人产生疑问:值不值?为一条八路的牛牺牲人命值吗?为保存一封情书破了一个家值吗?为了一句话牺牲自己的生命值吗?这些事情没一件是假的,人物都是原型,照片都有。孔孟之乡的道理,那些目不识丁的人都懂,可你怎么也不能否认,这些在今天的人这儿没了。今天的人上来就是,你给我多少钱让我干这事,都在权衡。

  记者:《沂蒙》违背了所有电视剧规律,不觉得冒险吗?

  管虎:怎么不冒险,这戏搁两年都没播。我是不想,也不琢磨这事,创作时别跟我谈收视率,我尽量把自己变成一个特单纯的人。投资方说《沂蒙》必须得用大明星,因为投资大,他们一开始提这事,我就给摁住了,不可能用大明星,让陈道明来演李忠厚?你想想,如果你觉得可能,那我走,你找别人拍去。我从来没听过别人的。最后就是,投资方说你拍吧,我们看结果吧。后来中央台跟我们签的合同是收视率到多少给多少钱,但我不怕,有什么可怕的,就算收视率不好,收不到钱,怎么了,顶多我不干这行了,那我也不能开始就违背初衷啊,为的就是收视率好,我才不干呢。

  记者:和电视台对抗,和收视率对抗,勇气可嘉。

  管虎:如果我不跟他们对抗了,我混那些洪流去,我活着干吗呀,干吗要做那个。节奏慢这事吧,我一直非常对抗,绝对是胡说八道,只能说明今天人躁,呆不住,《大长今》有什么节奏,怎么收视率那么高?我们现在基本处于泡沫的阶段,收视率就是战绩,全迷惑了,让人觉得这就是好的,对的,你等十几年以后回头看,全是笑话。日本电视行业十年前就是我们的今天,可你看今天的日本,在往前走,在变化。所以我们也不能停留,不能觉得今天的观点全是对。

  我对不对都不要紧,就算错,坚持到底也是对的,管他呢。这个行业必须得变化,不能永远停留在一个观念里,如果没有几个人引领着向前走的话,它就永远停留在那儿,可世界不是这样。电视台老说,大明星就会赚钱,凭什么呀,我就不信这套,到现在我没一部戏用大明星,全赚钱了,而且都是赚得很多。

  记者:坚持自己想法打破规则的人,往往先得付出很惨痛的代价,你有过吗?

  管虎:有,我也有。《沂蒙》就挺悬的,如果收视率不好的话,今后跟中央台打不了交道了。我很小的时候写完一剧本拿着去找人要钱,然后基本上你也知道,得到的待遇就是侮辱,然后就发誓了,自己必须找到一个平台,我说话算数,不能再求着人家,那这事办不好了。我有很多拍电影的机会,但都没做,为什么呀,我必须得找这个平台,这个机会,我能说话算数,像《沂蒙》呀,《斗牛》呀。当创作成为一个操作,一项生产,指着它吃饭,坏了,我觉得不需要那样影响自己。如果这些演员不能给我一个半月到两个月的时间体验生活,就不能用了,那就成商业操作了,我做这件事不是为商业,品质是开始就决定的。

  记者:你不在乎钱?

  管虎:谁不在乎钱呀?不在乎钱怎么活呀。我是觉得,有些钱是能挣的,有些钱带来的负担和影响特别大,这是有分别的。我挣的这点钱,对得起我干的这个活儿就行。

  记者:如果观众的评价很负面,会打击到你吗?

  管虎:不会,我基本就跟一疯子差不多。但要说完全不在乎,那是胡说八道骗人,只是相对而言,我主观想要的肯定是第一位的。如果说这东西出来骂声一片,只能自己回家哭一鼻子,呜呜呜,做错了,那也没什么事,失败而已,再做呗。人一生当中会经历很多这种时候,失恋呀,朋友断交呀,我就问自己三字,会死吗?肯定不会死,不会死怕什么。小时候忘了谁逼着我看姚雪垠写的《李自成》,印象特别深,李自成从100多万的军队打到就剩18个人了,这时候他也就低了一下头,仅仅的几秒钟就抬起来了,后来又组建了一支100多万人的军队,这个过程每个人都得经历。骂我的人多了,因为他们骂我就没自信了?

  记者:观众反映《沂蒙》的结局太悲?

  管虎:有个遗憾,现在的结局不是真正的结局。

  链接

  选择管虎,也就选择了风险 (摘自赵东苓博客《沂蒙》札记)

  在许多人看来,管虎脑后长着反骨。这种质疑,一直存在。但事实应该让他们明白了,管虎的血里,天生流淌着对人民对土地的热爱。而更大的风险在于,管虎要把质感、真实、质朴追求到极致,排斥大牌,排斥光鲜。前者意味着商业上的风险,后者意味着一点儿也不少花钱。

  我们第一次谈这个剧本的时候他就把他的想法告诉了我,我强烈犹豫。对如此钟爱的一个剧本,我生怕管虎的追求会令它被埋没。那不是对一个剧本的犹豫,那是一个艺术创造者在商业社会中对自己走向的犹豫:是追求商业社会的最大回报?还是洁身自好,追求一个真正的艺术品?管虎的勇气鼓舞了我,我决定和他站在一起,去冒这个最大的风险。我只能安慰自己说:“我是写给柏拉图看的。”说到这里,还要感谢所有制片方和临沂方面对我们的理解和支持。他们所有的人开始都想用大腕,但最后都尊重了管虎的选择。我知道这需要他们作出多大的牺牲。

  或许正因为这个选择,使我们的《沂蒙》多灾多难。在《沂蒙》历经磨难的时候,我一次又一次地回想起最初的选择,我在强烈地质疑:或许当初选择错了?如果是个大路货,或许它早就在最好的频道播出了;如果它看上去光鲜,晃来晃去全是熟脸,它的收视率也许要比现在高数倍;如果管虎当初用普通话拍,哪有后来这么多的曲折?现在,《沂蒙》在八频道播出,当我每天忠实地坐在电视机前收看的时候,我对自己说:你没选错。管虎是最对得起《沂蒙》的那个人,这些无名的演员是最对得起《沂蒙》的那些人。(记者金力维) (来源:北京晚报)
责任编辑:Dawn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