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娱乐频道 > 戏剧 drama > 舞蹈艺术

专访云门舞集林怀民:我们的舞蹈更像修行(图)

来源:国际在线
2009年11月06日14:38
《行草》舞者周章佞(摄影刘振祥)
《行草》舞者周章佞(摄影刘振祥)

 

《行草》舞者周章佞(摄影刘振祥)
林怀民

  创立36年的台湾现代舞团云门舞集将于11月27至29日在国家大剧院演出由书法汲取灵感的经典之作《行草》。日前,云门舞集创始人林怀民现身北京,参与大剧院举办的公益讲座活动。面对云门未来将何去何从的问题,林怀民说,“我希望舞团永续,而我的作品灰飞烟灭。”

  这位明星级的编舞家,多年来融合中国舞蹈与剧场传统,西方文化与现代艺术于一炉的作品,重大地影响、丰富了世界当代舞蹈。林怀民是与乔治·巴兰钦、威廉·弗塞斯、莫里斯·贝嘉等二十世纪独创性的编舞大师同层级的艺术家。

   ——舞动艺术节国际舞蹈大奖评审团

  舞团初建——“不要放弃,总有人会帮你。”

  已经63岁的林怀民看起来清瘦而儒雅,他当天讲座的题目是《墨迹斑斓话<行草>》,阐述作品《行草》三部曲的创作由来。作为华语社会的第一个现代舞团,云门舞集最初的创立与上世纪60年代的反叛思潮不无关系。林怀民回忆当初,坦言成立舞团就是想去农村、去学校演出,“我想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不是只对歌剧院某种收入阶层人演出的符号。这是我当时参与社会的一个手段,也是三十多年来一直坚持的想法。”

  同几个舞者糊里糊涂地成立了云门舞集的林怀民说起之所以用云门这两个字,是源于5000年前的黄帝时代,大容作了两支舞叫云门,“相传这是中国最古老的舞蹈。云门舞集这四个字是舞团成立三年后,书法家董阳孜小姐写的,我非常喜欢。”

  1974年,被誉为“20世纪三大艺术巨匠之一”的美国现代舞大家玛莎·格莱姆在台湾演出。活动负责人找到林怀民做翻译,并用“当年,胡适为美国哲学家杜威做翻译、徐志摩给印度诗人泰戈尔做翻译”的话,来比照他此行翻译的难度。27岁的林怀民用自己对舞蹈出色的理解力获得玛莎·格莱姆的首肯,个性率直的玛莎·格莱姆更是在其经理人反对的情况下,跑出去看刚刚才成立一年的云门舞集的排练。她对台湾的记者说,这里将会有最好的现代舞出现。在玛莎·格莱姆回美国前,她在机场把没花掉的台币全部给了林怀民,而林怀民笑称那些钱刚好付云门一个月的房租。

  虽然是云门初建时的一段轶事,却由此不难想象出年轻的林怀民所遇到的所有新生事物都会遇到的困难。“我很少给人讲起这些事情,听起来就像是我自己杜撰的。”林怀民笑着说,“但我信因缘,我想这都是云门与现代舞的缘分,不要放弃你所坚持的,总有人会帮你。”

  舞团历史——“找回中国舞蹈自己的路”

  年轻时听斯特拉文斯基、披头士的林怀民,创立舞团时却要找回中国舞蹈自己的路,“中国人作曲,中国人编舞,中国人跳给中国人看。”90年代时,林怀民开始要求云门的舞者学习吐纳、静坐,还请老先生教授太极,到2000年更增加了练习书法一项。“刚开始时,大家都不愿意,但很奇怪,渐渐地,大家不仅习惯而且喜欢上了这些练习。我想这就是中国人的基因吧,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在思维美学上,我们生来更倾向传统文化。”

  云门早期的作品----1975年的《白蛇传》、1983年的《红楼梦》、1978年的《薪传》到1993年的《九歌》,很多都改编自京剧或古典文学。舞蹈弱化了故事情节,一切简化,用隐喻说话。而从1994年的《流浪者之歌》开始,云门的舞蹈更关注舞者身体的呈现、动感、韵律和呼吸。“我发现京剧的程式化给观众熟悉感,但沟通感不好,于是开始尝试用身体说话。舞蹈与文字的表意不同,舞蹈关乎身体,无关于文字,这是云门发展的两个不同境界。”

  出身于书香门第的林怀民,祖父是清末的秀才,父母都是留学日本、东京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我小时候放学回来不能玩耍,母亲要我跪在榻榻米上,听贝多芬。而我隔壁家的婶婶却是北京来的老派人,常常带我看戏。”家中的背景和成长的环境,使中西文化在林怀民身上融合,继而又体现在云门的作品中。

  1998年的作品《水月》,舞是中国太极式的,音乐用的却是巴哈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我的脑子里没有中西之分,舞蹈和音乐能够相遇也是缘。记得《水月》在柏林首演时,我紧张死了,中国人跑到西方音乐大本营演巴哈,就像洋人在北京演京戏一样。可一个70分钟的舞演完后,3000名观众鼓掌20分钟,马友友冲进后台对我欢呼。”

  舞团未来——“云门永续,我的作品蒸发”

  说到云门的未来,就不得不提及去年年初,一把大火将云门舞集的排练场烧毁----这成为当时文化界轰动一时的大事件。之后,云门向台北县政府申请,获得一块土地40年的使用权重建排练场。“那块地在中法战争时期建造的炮台和有着九十年历史的淡水高尔夫球场之间,是旧房子,我们未来的舞蹈中心、教育中心就在两处古迹之间。”林怀民告诉记者,失火后,云门并没有向社会各界募款,但却陆续收到了5000多笔捐款,“其中有大企业家捐赠过两、三百万,也有小学生寄来的一百块钱。对我们来说,同样珍贵!”

  从1973年至今,云门舞集已经走过了36年,云门舞台上所呈现的一百六十余部作品,从古典文学、民间故事的演绎,到台湾历史、社会现象的衍化发挥,乃至前卫观念的尝试,均有所涉猎。云门未来的舞蹈风格会有何种走向?虽是创始人,林怀民却并不希望自己的作品成为云门发展的框框。“云门的永续不尽在排练场的建设,更在于我们团队的行政能力、云门的精神和对社会的态度的延续。迟早我的作品会‘蒸发’掉,云门还会不断有年轻的编导出现,不管谁成为艺术总监,带来什么样的作品,云门的生命力都是存在的。云门舞集不应该成为博物馆。”

  云门的舞者不同于一般的舞者而更像是修行之人,他们常常在演出途中的飞机场候机厅、旅馆、化妆间、后台打坐或写书法,安静至极。林怀民在挑选他们时并没有一定之规,“高矮胖瘦都有,身份不一样,表演的质地和细节也就不一样。长相不重要,关键在于他们所营造出的意境。舞蹈不再承担使命,不再为某个主题和角色服务,演出对他们来说不是表演,而更像是可以继续修行的一个途径。与身体玩耍的兴趣远远大过于上台接受掌声。”(徐菲)

  新闻链接:

  关于《行草》

  将于11月27至29日在国家大剧院演出的《行草》,创作于2001年。之后林怀民又创作了《行草2》和《狂草》,行草三部曲被欧洲舞评家们评选为最佳舞作。在《行草》最开头,观众会看见一个身着黑衣的女舞者在白色的舞台上用身体表现王羲之“永”字的书写,有如宣纸上的墨迹走笔。身体居然可以用来惟妙惟肖地写字,很不可思议。林怀民谈到创作灵感就来自中国书法,“我很喜欢王羲之的奉桔帖,也喜欢苏东坡的寒食帖,我喜欢张旭的行草,也喜欢怀素的狂草。历代书法家尽管风格各有千秋,但都同样以专注的精力,飞墨行舞,字里行间,尽是他们运气的留痕。我们将《行草》看做是21世纪的年轻舞者与千百年前的书法进行的交流与对话。”

  对于观众是否能理解的问题,林怀民表示绝对不要低估群众的审美能力,“最让我开心的是我们的演出在台北的歌剧院和台南的乡村同样受欢迎。有一次,台南有一个观众看完演出后跟我说:‘林老师,我看了你的作品好感动,但我统统都看不懂!’其实感动就够了!”

  关于林怀民

  享誉国际的台湾编舞家,1947年出生于台湾,十四岁开始发表小说,二十二岁出版《蝉》,是六、七十年代台北文坛备受瞩目的作家。

  林怀民1973年创办“云门舞集”,带动了台湾现代表演艺术的发展;1999年,欧洲舞蹈杂志将他选为“二十世纪编舞名家”;1999年,他获得有“亚洲诺贝尔奖”之称的麦格塞塞奖;2000年,国际芭蕾杂志将他列为“年度人物”、法国里昂国际舞蹈节评选其为“最佳编导”;2004年,国际舞蹈联盟特别举办典礼,肯定其对台湾及世界舞坛的贡献与成就;2005年,他被《时代》杂志选为“亚洲英雄人物”;2006年获ISPA国际表演艺术协会颁发的卓越艺术家奖以及美国洛克斐勒三世奖;2008年获“影响世界华人奖”。同年,获法国文化部颁授骑士文艺勋章;2009年5月12日,林怀民获欧洲舞动艺术节颁发的“终身成就奖”。

  

责任编辑:炊烟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