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风声》在国内的票房一路攀升,过两亿指日可待,各位主演的人气也水涨船高。借《风声》成功转型的苏有朋日前在京接受采访时透露,原以为《风声》后会有很多类似《梅兰芳》的电影来找他,没想到纷至沓来的竟是喜剧片约。
《风声》中,苏有朋摇身一变,成为举手投足间“娘”味十足的昆曲小生白小年,片中为数不多的笑点几乎全部来自他。他颠覆形象的演出让观众在看这部紧张刺激的谍战片时,有了片刻的放松。苏有朋有些委屈地说:“其实我拍的时候挺严肃的,但没想到观众看了就笑。妈妈了解我的整个拍片过程,她看时没笑,但爸爸连剧本都没看过,他看完后就一直傻笑,乐不可支。”
苏有朋透露,由于影片时间有限,他长达8分钟的唱戏片段、与司令相识的回放等都被删掉了,只留下了比较逗笑的部分。“没办法,不删的话悬疑味会更重,但是小白不死,故事紧张不起来,这可是生死存亡的战斗。”
在苏有朋看来,白小年虽然有点女性化,但在临死时却表现出了硬汉的一面。“虽然他被张司令鞭打,但我表现出来的眼神却异常坚毅,因为张司令是他唯一值得信赖的人,那种绝望的感觉是发自内心深处的。”
“《风声》中我是真唱”
浓妆艳抹、翘着兰花指,冷言冷语又尖酸自负,从《风声》上映开始,有苏有朋的每一个镜头都引起影迷的热烈反响,正是这种突破性的表演负负得正,使他获得了影迷和各界专家的一致好评。
苏有朋直言,为了演好白小年,他做足功课,“我参考过不少花旦、青衣的演出,开拍之前这方面的课程也没停过。这次我塑造的人物和先前银幕上的男旦形象都不同,比如张国荣在《霸王别姬》里用的不是真声,而我是真唱;梅兰芳是大师,然而他在生活中完全没有戏子的影子,可白小年是个人戏不分的人。”
在白小年的身上,让观众发笑的除了苏有朋的眼神和一举一动,说话的腔调也很有特点。苏有朋称:“白小年在说话时,语气和语调上要保持一种让观众舒服的感觉,即使是嘶喊也不能太用力,而且还要在尖锐和自己的声音中找到平衡点。”
对于是否找配音演员的质疑,苏有朋强调:“就我一个,我从来没有找过人配音,这个我感觉也很难,而且配音时是一个人捂着嘴配的,还没有帮手。”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