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人艺话剧《窝头会馆》行走在通往经典的路上

2009年09月27日08:24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北京青年报

  本报讯 前晚7点15分,当一位先生十分幸运地买到了最后一张80元的票后,《窝头会馆》以首演票房售罄的骄人成绩开启了其60余场的漫长首轮演出历程。作为北京人艺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打造的献礼大戏,如果说是无可比拟的实力派明星阵容使得该剧在尚未开演票房就已经逼近500万,那么相信首演过后,男一号何冰在观众起立鼓掌的认可后一再强调“自己是一个得了便宜的人”,则从另一侧面佐证了是剧本、导演以及众多优秀演员的合力成就了这部作品。

  很长时间以来,人艺除复排经典之外的新戏创作一直难以令人满意,很多老戏迷甚至用“没了京味、丢了魂儿”来形容人艺的创作状态。因此,《窝头会馆》之于人艺可谓重拾理想主义话剧年代戏剧风貌的一部标志性作品,用该剧五大主演之一濮存昕的话说,“《窝头会馆》希望能为当下人艺中青年演员树立一个表演的风范和标尺”。几位了不起的演员在两个半小时演绎了北平解放前一年,北京底层老百姓面对黎明前的黑暗时所表现出的人情义气——濮存昕的收放自如,何冰游走在悲喜之间的淋漓尽致,徐帆宋丹丹极具观赏性的对手戏,杨立新精彩的大段台词都可圈可点。

  作为一个对语言极其苛求的编剧,刘恒的这部话剧处女作对当下越来越粗糙的戏剧语言无疑是一个精致的范本。但是相对于《茶馆》语言的举重若轻,《窝头会馆》虽然每一句台词在编剧的精心雕琢下都有“彩儿”,但大量精彩语言的堆砌不仅为演员的表演设置了障碍,也让观众有些透不过气来。如果能适当减缓节奏,多给观众留些气口,或许更能凸显老北京话“有味没字”的特点。

  传统意义上的献礼剧目,即使再强调艺术和人文色彩,即便没有一个明确的红色主题,也或多或少会有一些点题的台词或独白。然而《窝头会馆》在这方面可谓做到了极致,全剧明确的点题之处出现在了全剧的结尾,何冰饰演的“苑大头”在临死前的最后一句话“我儿子是修铁道的,他要去新中国”,以及随后一声婴儿的啼哭清亮而充满希望,似乎预示着曙光的来临……不过也正是这样的结尾成为了全剧最有争议的处理。有人认为作为一出站在文化和历史的高度去做的献礼剧目,一句“点睛之笔”足已;但也有人认为,这样的处理作为一个逻辑严密的剧本显得有些突兀。

  不过,《茶馆》也不是从一诞生就被奉为经典,刚刚开张的《窝头会馆》不仅为在创作上举步维艰的人艺带来了很多方面的新气象,其在艺术本身也正走在通往经典的路上。

  

(责任编辑:炊烟)
[我来说两句]

测测你灵魂的模样

测试:2010年你要提防你身边的哪个小人

测试你的智商到底有多高 测完可能会被气死

看你这一生有没有富贵命? 世界上最变态的八大菜

全球排名第十二位的心理测试:荒岛求生

测测你的死穴在哪里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