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邵逸夫:百岁影视商人仍在奔跑

2009年08月18日15:13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烫着短发、穿着订做的改良旗袍、坐着黄包车去看电影的大小姐成了后来的电影中经常出现的形象,形容着一个领风气之先又市民气的老上海。——程西泠

  邵逸夫的英文名叫Run run Shaw,关于这个名字的来源,有多个版本。一说他最初在天一影片公司做勤杂工,在他大哥邵醉翁手下鞍前马后,如同一个跑腿的小厮;一说邵逸夫初到新加坡时,常骑着自行车跑来跑去送拷贝;邵逸夫自己的解释,则是他原名邵仁楞,上海话“仁楞”与英文Run run的读音相近。

  反观其一百余年生命,反倒是他自己的解释听起来最不可靠,因为这太像一个励志的名字了——“六叔”邵逸夫今年已102岁,一年前传出身体有恙,TVB立即炸锅,他只得至今保持每两周出席高层会议。看样子,邵氏家族的接力跑快要跑过一圈,却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接棒人。

  这接力棒红白两截,红色是他的丰功伟绩,慈善大举;白色是锱铢必较,偶有手段;抑或,红色是他依托香港,纵观亚洲,达到主流所认可的成功;白色是他生于前清,长于老上海,带有那段迷离烟火的遗痕?至于红白之间那部分,太多了,以致不能言——这一百年,时代多变迁,邵六叔都经历过了,都复杂过了,因此能每年在TVB台庆时,看着诸多艺人花样百出哄他开心,大概也能真的一笑吧。

  发迹前史:兄弟齐心

  1907年,邵逸夫出生于宁波镇海庄市朱家桥老邵村,家境殷实,世代经商。父亲邵玉轩在19世纪末来到上海,1901年建立“锦泰昌”颜料号,颇具规模。邵玉轩经营有方,生意红火,而且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在当时的上海工商界颇为活跃。1920年他病逝上海时,康有为、虞洽卿等名流纷纷为其题辞致哀。

  邵玉轩育有五男三女。邵逸夫排行第六,后人多以“六叔”称之。小学毕业后,邵逸夫就读于美国人在上海开办的英文学校“青年会中学”,由此练就一口流利的英语。邵家众多兄弟无人继承父业,几乎都进入娱乐圈。五兄弟中,大哥邵醉翁于1924年创办天一影片公司,闯入当时尚属草创时期的中国电影业。

  电影最早在上海出现,是1896年上海徐园内的“又一村”第一次放映了“西洋影戏”,此后,看电影就成了上海市民生活中时髦而又令人向往的事。烫着短发、穿着订做的改良旗袍、坐着黄包车去看电影的大小姐成了后来的电影中经常出现的形象,形容着一个领风气之先又市民气的老上海。

  到1925年,上海已有140余家电影公司;30年代,80%的中国电影出自上海。“天一”宣告成立,正值上海电影事业一片繁荣竞争激烈之时。邵氏兄弟四人:老大邵醉翁制片兼导演,老二邵囤人擅长编剧,老三邵仁枚精于发行,老六邵逸夫则擅长摄影,在这个家庭作坊里他们分工合作,第一部影片《立地成佛》放映后,深受上海市民欢迎,天一抓住机会,推出新片,收益颇丰。

  “天一”的崛起挤占了其他影业公司的市场份额,六家制片公司联合起来,简称“六合”,共同排挤天一。上海危急,邵氏派出老三远赴南洋探行情。经过邵仁枚一番努力,南洋局面初开,提出带邵逸夫过去做帮手。因此,当1928年,刚中学毕业的邵逸夫游览北京、想进入清华、燕京时,却在北京一家旅馆接到三哥让他去南洋的电报。

  是年9月,邵逸夫抵达新加坡。当时的新加坡已是东南亚最繁华的商埠,每天都有大型客货轮进进出出,相形之下,娱乐活动十分单调。邵仁枚邵逸夫两兄弟趁机开拓小城镇市场,说是“开拓”,不过是两兄弟带着一架破旧的无声放映机,各处找空地搭帐篷放映天一出品的电影。邵仁枚清扫场地,检查放映机,搭好帆布帐篷;邵逸夫则手写海报,拎着浆糊桶,走街串村到处张贴。电影广受欢迎,两人的劳累程度也与日俱增。

  邵氏兄弟思想并不保守,但在天一成立之初,影片总体思想倾向就已定下:宣扬“旧道德、旧伦理”。像《女侠李飞飞》的广告语,“专崇侠义贞节,一洗时下淫靡浮嚣的恶习”。又如《忠孝节义》,“影片张扬的就是亘古不变的忠孝节义”。

  有电影史学者认为,上海的市民文化是中国早期电影的灵魂。当年邵氏兄弟大概还没有如此清晰的认识,但商人的直觉使他们将“天一”影片的观众定位在一般市民——对文化道德保守,对视听娱乐追求。这种倾向,在日后邵逸夫主持下的影视中都有体现。

  邵氏影片一边在思想上注重旧传统,一边在形式上领导新潮流。如公司的开山之作《立地成佛》即以彩色(染色)为卖点,《女侠李飞飞》一片刀光剑影舞动人心;《白蛇传》、《珍珠塔》则创造出新的商业类型电影“稗史片”,并引发了一场挖掘稗史和民间传说的热潮;喜剧片《王先生》开创改编漫画为电影的中国纪录。但真正“新潮”的表现形式,则是上世纪30年代初传入中国的有声电影。

  1931年3月15日,明星公司拍摄的中国第一部蜡盘发音的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在上海新光戏院上映,票房甚佳。此时的邵逸夫眼见对手抢先,立刻乘船前往美国购买有声电影器材,一路晕船吐得死去活来不说,到美国西海岸时轮船触礁沉没,邵逸夫也落入水中,却因为死死抱住一小块木舢板,在海上漂了一天之后等来了救援的船只。

  成就大事之人,似乎总要有这么一段九死一生的传奇。上岸后,他立即去了好莱坞,买回了所需的“讲话机器”。1932年,邵氏兄弟在香港摄制完成其第一部有声片《白金龙》,由邵醉翁导演,邵逸夫摄影,薛觉先编剧并主演,一时石破天惊,场场爆满,连续公映数月。据说在泰国放映时,有观众硬是把音响砸开,要看看是不是有人藏在里面,害得以后每次放电影时都要派专人保护音响设备。

  《白金龙》成为20世纪30年代最卖座的粤语片,仅在广州的票房收入就是拍摄成本的60倍,更创下了票房过百万的奇迹,而当时一栋房子也不过上千元。

  邵氏的发展一路看涨,至1937年抗战前夕,其在东南亚已拥有电影院110多家,游乐场9家,并建立了完整的电影发行网,称雄东南亚影业市场。抗战结束后,老二邵屯人创立了“邵氏父子公司”,“父子”指邵屯人和他7个儿子;“邵氏兄弟公司”则是指邵仁枚、邵逸夫两兄弟公司。当时,父子公司在香港,负责拍片;兄弟公司在南洋,负责投资;“邵氏父子”的一切支出必须向“邵氏兄弟”报账,标准的“亲兄弟,明算账”。

  由于邵氏父子经营不善,1957年,邵逸夫奔赴香港,全面接管邵氏父子公司的制片机构,并更名为“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值50岁之时,邵逸夫的单打独斗,才刚刚开始。

  电影:长期称雄香港市场

  上世纪50年代中期,香港影坛有三大势力:邵氏、电懋(国泰)和左派的长城与凤凰公司。邵逸夫立足香港初期,最大的对手是陆运涛主持的“电懋”。当时比较之下,“电懋”显占优势:陆运涛亦有南洋院线基础,又较邵逸夫早两年登陆香港,麾下曾云集包括张爱玲在内的华人编剧名家,女明星的数量也远大于邵氏所有。李翰祥曾在回忆录《三十年细说从头》中如此描述当年邵氏的地位:“刚到香港,还真有些寸步难行的味道,想请大明星吃饭都要百般迁就,因为试请过几位大明星一块儿到他清水湾的别墅吃饭,结果大牌没到,连二牌三牌也请不齐。”

  然而,上天却似以一种残酷的方式帮了邵逸夫:1963年6月20日,陆运涛在台湾乘坐飞机时发生意外。从此,“邵氏”开始一统天下,称霸香港影坛。

  1964年,有“东方好莱坞”之称的邵氏影城竣工,在这片矗立于清水湾山道上的建筑中,除了进口柯达的底片,不出大门便能做出一部电影来。邵逸夫本人的别墅则位于影城的山顶。影城内的邵氏公司试片室是邵逸夫每天必到的地方。从60年代初起,他每天至少要看两三部电影,最高纪录是一天9部,一年700部。有人放言,邵逸夫是看电影最多的中国人。

  看得多了,邵逸夫便将别人的精彩之处化入自己的影片中,更有传言说,他曾将别的影片的精彩片段原封不动照搬过来,甚至把别人的影片重新组装后打上自己的牌子。事情真假难说,但邵氏拍片的速度着实惊人:每年40多部电影,截止到1987年退出电影市场,共拍了1000多部;获得过金马奖、金像奖等几十项大奖。

  据说邵氏最盛时,每天有100万观众光顾旗下影院。《江山美人》、《貂蝉》、《倾国倾城》、《梁山伯与祝英台》、《大醉侠》、《独臂刀》等影片都曾享誉海外,在华人世界引起巨大的反响。据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台湾上映时“完全疯狂”,有位老太太连看100多场,在台湾引发黄梅戏热潮;1972年,邵氏《天下第一拳》作为进军欧美市场的第一部香港电影,发行到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掀起新一轮功夫片狂潮。

  那是邵氏的黄金年代,李翰祥的宫廷历史和风月影片,张彻的武侠动作阳刚男性影片,刘家良的功夫武术动作影片,楚原的古龙小说系列影片……邵氏声势如火如荼。后来的影评家常常批评邵氏出产的影视作品“媚俗”,产量大、艺术价值小,但仅以商业价值而言,专走小市民路线的“邵氏出品”称霸香港电影市场近20年。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薄荷)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