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锦添的作品兼顾东西方元素 |
他是为电影做嫁衣的人,他用色彩讲人的故事,他把彩色送给了艺术,却把黑色留给了自己。这就是总顶着黑色棒球帽、质朴如白开水的美术设计大师叶锦添。这个盛夏,他很忙,继续承受着新版《红楼梦》的板砖,又奔波于《风声》的宣传。回顾他的创作之路,四个阶段,总与一部部大手笔的电影制作联系在一起。
成功篇
第一阶段:初出茅庐 静态造型
和库布里克、帕索里尼等电影大师一样,叶锦添最初是从平面摄影师起家的。因此,在他早期的艺术创作中,更偏重于相对静态的人物造型。他很善于把握演员自身的特点,扬长避短,进而塑造了一系列让人过目不忘的银幕形象。
洒脱表达:《英雄本色》(1986年)
导演:吴宇森
叶锦添担任:执行美术
造型特点:洒脱 优雅 风度翩翩
小马哥的造型影响了一代人 |
叶锦添自小跟随哥哥学习绘画,这为他在影视剧流动的影像中塑造相对静态的人物造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次偶然的机会,徐克看到了叶锦添的画作,对这个年轻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他的力荐下,不到30岁的叶锦添成为吴宇森力作《英雄本色》的美术执导。于是,就有了风衣+墨镜+双枪+牙签的“小马哥”经典造型;用美钞点烟,用啤酒浇腿,在枫林阁双枪复仇,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虽万千人,吾往矣”的英雄气概让无数人为之心动。这部影片开创了香港“优雅”的黑帮片时代。
凄婉之色:《胭脂扣》(1987年)
导演:关锦鹏
叶锦添担任:执行美术
造型特点:保守 复古 氤氲凄婉
《胭指扣》里梅艳芳的男装造型英气逼人 |
《胭脂扣》是叶锦添游历欧洲、广泛接受西方文化精髓之前的作品,因此在美术设计上较为保守与复古。他将故事背景以绮靡的画面加以重彩描绘,无论是人物造型还是环境铺排,都营造了浓郁的三十年代氛围。梅艳芳饰演的妓女如花在叶锦添的妙手打造下,尽情释放出自身浓得化不开的阴气。特别是初次登场的男装亮相,堪称神来之笔。叶锦添精准地把握住梅艳芳的外形特征,她并不如原著中描述的那么倾国倾城,但氤氲凄婉的独特气质,搭配一袭利落的皂色男装让她在一群庸俗脂粉中脱颖而出,卓尔不群,照收惊艳之效。
“如花”一角助梅艳芳赢得金马、金像双料影后。梅姑在公开场合也曾毫不避讳地表示,最喜欢这个人物造型,并要将之作为遗照,因为“如花的戏中造型如死人一样,但死了都这么美。”
[1] [2] [3] [4] [5] [下一页] |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