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刘恒站在话剧门槛上感受幸福 处女作9月底上演

2009年07月31日09:08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牛春梅

   将于9月底上演的话剧《窝头会馆》,在北京市诸多献礼剧目中最受关注。但该剧出品方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一直高度保密该剧详细信息,编剧刘恒也三缄其口。昨天,刘恒首开金口讲述他的话剧处女作—《窝头会馆》。

  ■不唱空洞的赞歌

  刘恒透露,创作《窝头会馆》是响应他的“兄长”、北京人艺院长张和平的召唤,自己的话剧处女作就能与“伟大的人艺”合作,也让他倍感荣幸。

  此次合作有一个限定条件,要争取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上演。时间和语境的规定性使该剧创作更像一个命题作文,选材的方向变得狭窄了。而刘恒并没有因此怵头,反而认为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历史时刻非常值得咀嚼和剖析。“一个政权在坍塌的时候会体现出巨大的悲剧感,新生的政权则无不带有信仰和理想的光辉,体现了人类在困境中奋力前进的内在动力。如果仅仅是在节日里唱一曲空洞的赞歌,我们不会答应自己,我们对非真诚的表达不感兴趣。”

  ■会馆的皮儿大杂院的瓤儿

  《窝头会馆》虽然名为会馆,却不是真正的会馆,该剧描写了北京城和平解放前夕,南城一个小院里一群普通人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

  刘恒久居南城,平时一直搜集与这一代有关的历史资料,其中一部分跟会馆有关。该剧创作之初,他曾打算完全从会馆本身来做文章,后来发现会馆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底层人的状态。剧本完成后,会馆成了一个外壳,他写的还是大杂院,还是小市民。

  刘恒认为,钱是重要的社会纽带,让人和人为此而残酷地竞争,更让人的物质欲望和精神欲望发生激烈冲突。《窝头会馆》的主题就是钱。研究北京上世纪四十年代末的历史资料,留给刘恒印象最深的有两点:一是苛捐杂税,二是物价飞涨。《窝头会馆》中就写了苛捐杂税和物价飞涨,写了房租和募捐,写了不义之财和偷窃的金条……

  除了从历史资料里吸收营养,在大杂院里生活多年的刘恒,在剧中也调动了许多个人生活经验。有家里人的,姥爷用橘红丸拌蜂蜜治母亲的童子痨,心善的儿子总拉着他给乞丐施舍;也有邻居的,解放前夕一个邻居攥着东单飞机场的机票拿不定主意,最后没去成台湾。

  ■坚持夸张的手法

  在创作之初,刘恒和张和平达成共识:这个剧必须在风格上与人艺的传统衔接,在形式上不可玩弄自己的花样儿。对人艺风格,他的理解是:老北京杂陈的味道,底层人的善和小九九,市井里的幽默和适度的粗鄙。“这种风格有强大的艺术之美,我将在《窝头会馆》中用自己的方式给予新的开拓和展示。”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问世之后,曾经遭到激烈批评,认为人物太贫了,贫得过分显得非常做作。但刘恒并不服气,“我觉得不走到极端,那股子邪劲儿就出不来。《窝头会馆》中我将坚持自己的立场,用夸张的手法让人物和台词走向极端,并从中寻找和确立我个人的风格,如果我有那个风格的话!”

  ■孤寂之余是幸福

  谈及话剧创作,刘恒打了个比方:写电视剧是瓦匠砌砖头垒墙,写电影剧本是木匠打家具,写话剧是石匠雕塑像。话剧最难,但尝试掌握一种新的表达方式又让他觉得很有快感,也很有挑战性。

  对于《窝头会馆》,久经影视沙场的刘恒显得有些矛盾。一边谦虚地将之称为“习作”,但他又认为这篇“习作”自己发挥得不错。“话剧虽然和其他表达方式有区别,但他们都依赖于作者的写作才华和功底。我的小说和影视剧本的长处之一是对话饱满台词精确,而话剧恰恰非常倚重台词。”说起将来的计划,他又显得很保守,“我是站在话剧的门槛上了,可还没真正入门儿呢。今后有没有资格踏进去,得走一步看一步。我的目标是写三部话剧,为自身的写作生涯积累一小笔财富。”

  为了创作《窝头会馆》,去年冬天刘恒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偏远的山区。为了抓紧时间全心写作,他只吃早饭和晚饭。这些孤寂和辛苦,刘恒看得淡然,“我把它们当作是为自身爱好和人生必须付出的代价,说老实话,孤寂之余我感到相当幸福。”

  

(责任编辑:炊烟)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