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独家连载:《功夫片的秘密-动作导演艺术》(四)

2009年07月03日07:03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搜狐娱乐
影片《精武英雄》中李连杰与仓田保昭对决
影片《精武英雄》中李连杰与仓田保昭对决

  第三节 武术格斗的戏剧性

  电影由故事情节构成,打斗由攻防转换的动作情节构成。在不同风格的武侠动作片中,会出现对打斗情节的不同处理方式:程小东善于将故事情节与打斗情节交叉呈现,以达到一张一弛的节奏转换;元奎擅长借助武打场景中的非攻防因素,实现打斗情节的转换;袁和平钟情于以打斗攻防之道铺陈动作情节,这是真正的功夫逻辑,因此中西贯通。

  【打斗内部情节】

  作为动作导演,对于武术格斗内部情节的拓展与开发,是其创作的主要内容。在此,我们以袁和平做动作导演的功夫片《精武英雄》为例详加分析参见本书第三部《动作导演基本方法》第二章《套招》。:

  1.打斗者的意图

  “一招一式都是我为演员度身定做的,使每一个演员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独特的动作招式。”对于打斗双方的意图,观众能够非常明晰地了解,从而有可能也有兴趣对之后的打斗情节产生猜测。

  袁和平的独到之处在于他不仅能使观众产生这种猜测,还能在接下来的情节中满足这种猜测,同时又能给人惊喜。《精武英雄》中仓田保昭与李连杰的打斗段落,总长约4分钟,前20秒分别展示了仓田保昭的5次腿攻,舒展漂亮。李连杰艰难地抵挡,为摸索对策提供了时间。由此让观众产生预期,接下来的打斗李连杰一定会想办法化解或回避仓田保昭的腿攻。果然,在之后的打斗中,李连杰尽量快攻,以近战、擒拿和快摔为主,使仓田保昭无法施展出需要一定起跳时间的飞踢。

  2.招式与打斗意图相匹配

  《精武英雄》中的决战,李连杰打破周比利眼眶之后,尽一切机会攻其一点;《霍元甲》中,西洋大力士虽然健壮,但关节弱点是一样的,李连杰就用擒拿术进行反关节攻击;《黑侠》中刘青云与李连杰的打斗,刘青云从头到尾就一个目的,要摔倒李连杰,于是所有的动作不外乎手掀脚绊。这些意图观众非常清楚,而且也是武术战术中的一种策略,属于功夫内部的范畴。

  《精武英雄》中,周比利判明李连杰要不断攻击其受伤的眼眶,于是利用这一点,故意暴露眼眶的受伤状况,引诱李连杰攻击,从而将其击倒。随后,李连杰在连续的防守中,充分思考应对之策,根据对方身高、体重、不抗摔的特点,不断摔倒他。

  打斗者的意图由动作元素本身构建,这些元素是一目了然的,观众乐于看到意图之间的较量。

  3.教科片式的动作

  袁和平的动作片是对武术本身的探究,是中规中矩的搏斗竞技,传达了丰富的武术内涵。以《精武英雄》为例,整部影片共有6场打斗。

  第一场:日本课堂上的对打,李连杰以中国武术中分筋错骨的擒拿技巧,将对方关键的骨骼部位打脱臼或骨折,使其丧失攻击能力。

  第二场:李连杰打败日本道馆,展现了自由搏击简单直接的特点,是对李小龙的致敬。

  第三场:与道馆馆主介川的比武运用了擒拿术中分指、卷指的技巧以及散打中的低鞭腿,体现了中国武术以小胜大、四两拨千斤的思想。

  第四场:与钱小豪的比武运用了拳击的步法和身法,旨在批评武术中华而不实的部分。

  第五场:与仓田保昭的较量,结合了泰拳的肘、膝攻击等实战性打法,意在强调武术中随机应变、舍己从人的理念。

  第六场:与周比利的决战,是斗智斗力、以弱胜强的综合体现。

  影片通过大量生活化的实战招数以及对某些招数的反复强调,使普通观众也能明晰其中拳理。对招式的强调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打斗中随机应变的体现,也是真实性的体现,毕竟在真实搏击中本身就充满力量的僵持与招式的纠缠。

  【打斗兵器】

  严格地说,打斗兵器的功能介于一般道具与人物角色之间,既是人物性格形象的标志,也是武打设计的着力点。不同兵器的反常运用和表现,往往是武侠功夫片动作创新的先声。

  程小东在《冒险王》中让一贯舞刀弄剑的李连杰耍起一支笔,这支可以写字、可以搏斗、可以杀人的钢笔不但是李连杰扮演的冒险王这一人物性格的标签,也为本片动作创新带来新意。在李连杰与周比利于办公桌前的交手中,这支笔充当了签名、教鞭、绳索、暗器等多种功能,精彩至极。

  同样是以笔为武器,林岭东的《新火烧红莲寺》片尾,公公运功将笔、墨、纸均化为利器,打得方世玉与洪熙官招架不住。这种武打设计与该片讽刺的“文人杀人于无形”的主题正好吻合。

  【战术运用】

  电影中的武打动作就是一场战斗,其中的战略战术是打斗的内部情节,也是创新动作场面戏剧性的直接方法。

  刘镇伟的《破坏之王》中,周星驰与林国斌擂台决战,铃声敲响,比赛开始。周因为害怕对手而背对对手,一动不动;林国斌见此反常行为不敢冒进,于是一次次贻误战机。周以逸待劳的心理战术运用得巧妙精当。

  徐小明的《夺标》中的擂台之战,对手在张卫健面前大耍套路,张无心理会,看表数时间,对手一上前,被一拳打倒。这是以静制动的喜剧化运用。

  成龙的《师弟出马》、《龙少爷》片尾,成龙分别与黄仁植、黄培基决战,均以死缠滥打的战术打败对手。严肃呆板的功夫拆解转为轻松诙谐的动作喜剧,看似打斗战术的简单转变,实际上代表着一种新型功夫类型片的确立。

  洪金宝的《赞先生与找钱华》结尾,洪金宝和卡萨伐大战螳螂高手(冯克安饰),洪金宝为了让卡萨伐击中对手的破绽,宁愿自己做活靶。这是打斗战术的极致应用,以“被打”换取“打”。

  【武术拳种】

  中国传统武术门派繁多,有内外家之分,也有南拳北腿之说,其中不少拳种理论创自大自然的飞禽走兽。例如:以模仿动物动作为特色的象形拳,在南方至少包括龙、蛇、虎、鹤、豹5种原型,在北方则有鹰爪、螳螂、大圣劈挂、白猿通背等。这些由动物动作衍生的武术,本身带有鲜明的形象感,出现在电影中就成为带有审美色彩的造型手段,在艺术加工下变成塑造人物形象的常见方法。

  刘家良的《洪熙官》一片中,白眉道人(罗烈饰)为纯阳之身,炼就一招缩阳功,可以将睾丸收缩进腹沟,对手踢其下阴时,可将对方的脚吸住,并一掌断其腿。影片为白眉道人这一人物设计这种邪功,正符合他怪异的形象和阴险的性格。男主角陈观泰扮演的洪熙官身材高大魁梧,为人正直憨厚,所以练得一身刚猛威武的虎拳,但也正因为他刚愎自用,不愿学习妻子严咏春的鹤拳、咏春拳,最终惨死在白眉道人的缩阳功之下。汪禹扮演的洪熙官之子洪文定,生性活泼好动,性格开朗,所以他先后学会了鹤拳、咏春拳和虎拳,兼备了父母的武术共性,最终打败白眉道人。该片在武术拳种与角色人物的设置上做到了相得益彰,人物关系的因果逻辑渗透着武术拳法的相生相克之道,是功夫片的精髓。

  当然,拳法也相反相成。洪金宝的《赞先生与找钱华》片尾决斗中,本已按拳法兵器相生相克设计好的对手,却因为洪金宝记错,导致大家在临战前找错对手,一场毫无准备的大战开始了。对于一部功夫喜剧,这种利用拳种差异制造的荒诞与喜剧感,与影片的整体风格吻合。

  
(责任编辑:长江一号)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