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专家盛赞《对手》 认为不亚于《潜伏》《正道》

2009年07月01日16:27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搜狐娱乐
导演尤小刚现场发言
导演尤小刚现场发言

广电总局审片组专家彭家瑾
广电总局审片组专家彭家瑾

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文艺理论家仲呈祥发言
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文艺理论家仲呈祥发言

中国文联荣誉委员、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李准
中国文联荣誉委员、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李准

   人文战争史诗巨著《对手》专家看片座谈会在北京举行。该片总导演尤小刚、制片人杨群,以及李准、仲呈祥、彭吉象、黄会林、彭家瑾等多位专家出席看片会。专家们一致认为,该片不亚于《潜伏》、《人间正道是沧桑》,是标志着中国电视剧成熟的重量级作品。

  《对手》未播先热 国外先拿大奖

  《对手》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文为均、山本康夫同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数学天才,虽是异国同窗却为挚友的他们,同时爱上一位日本反战文艺女性青田秀。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淞沪大战爆发,文为均和山本康夫梦想成为数学家,而命运却偏偏让他们走进没有硝烟的密码战线,他们无可选择地被卷入了这场残酷的战争。异国同窗亲如手足,但却无法摆脱国家和民族的仇恨,他们将注定成为生死对手。该片站在人文主义高度,笃写两次世界大战时期中日两代知识分子为了各自理想、信念,在爱恨情仇中苦苦挣扎的命运对决,从人文的视解揭示了二战期间人物跌宕起伏的命运,是具有人文主义的史诗命运大戏,折射出整个知识分子的命运。

  此前,在2008年第十时届欧亚电视节上,战争史诗巨片《对手》未播先火,就曾夺得十一届欧亚电视节最高奖项“电视剧创作大奖”,在乌克兰刚刚举办的2009年第五届共赢国际电视节上,《对手》一举摘取第五届共赢国际电视节“无名战争”项内的评委会大奖。

  该剧导演尤小刚介绍,淞沪之战的炮声中,引出命运紧紧相连的对手,一对生死之交的老同学,中日两个知识分子在战争对比下命运的故事。两个知识分子的对决,看似是战争的对手,实则每个人的灵魂和心灵不断对决不断挣扎。主人公在和对方对决时,同时也在和自己的命运对决、人性对决、灵魂对决。《对手》中最打动人的是人文力量,两个对手各自代表着两个阵营,各自在肩负着使命,中国知识分子甘于奉献,法西斯阵营业中的知识分子人性苦苦挣扎,该剧通过深入的人性刻画反观世界战争史中中日两代知识分子的命运。

  《对手》是一部有味道的作品 写日本耻辱文化入木三分

  原中国文联主席、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李准在谈到《对手》时十分兴奋与欣喜:“抗日战争的题材是富矿,作为文艺创作的对象,从空间上说是全世界和全人类的,时间上说是永恒的。”“写战争和人性,情节元素也很丰富,拷问人的灵魂。战争进程很清楚,淞沪决战的步骤相当清楚,涉及高层,很好看,很新鲜,很有味道。我感兴趣,选择了两个科学家,通过他们对科学家的精神和选择进行阐述。文为均和山本康夫人生历程的选择,表明了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有选择,在战争面前的选择,归根到底是良心,人性的选择。”

  “山本康夫的选择是日本文化的根基,日本的耻辱文化让其卷入军国主义不能自拔。没有任何人性权,《对手》在表现人性化的抉择时淋漓尽致。《对手》对于抗战题材是一个新开拓,新奉献。”“比较深刻的解答了解战争的性质和人性,文为均和山本康夫这两个人生轨迹也证明了这一点。文为均的选择和山本康夫的选择都证明了这一点,山本康夫的选择就是人性的较量;青田秀的形象是反对战争的形象,善良和爱好和平的形象;山本惠子变成了战争机器,年轻一代的选择也鲜明地反映了这个主题,两代人的命运选择;毛祖和这个形象是国民党中的正面形象,是正面抗战的骨干。《对手》把宏大的格局都写了进来,即写了太平洋战争这样的世界话题,也写了抗日战争,中国和日本两个民族的战斗,还写了国民党和共产党两党之间,以及国民党不同派别的斗阵,甚至写了汪伪政府,在宏大的叙述中,两个科学家和他的周围两代人的人性选择有落在了实处,真正做到了大事不虚。”

  “《对手》在这类题材上是新的探索。情节上很丰富,较好的人物关系,戏剧的大结构,我们很喜欢年轻一辈,黄永清、郭忠良、王浦江、小野也很吸引我。林琴、林平,惠子、芳子、徐雅兰等新面孔,不断地推出新人,青春靓丽,增加了片子的看点。林琴、惠子、徐雅兰一出来,收视率肯定往上窜。”

  《对手》《潜伏》《正道》标志中国电视剧已经全面超越电影

  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文艺理论家、影视评论家、中国电视剧艺术委员会主任仲呈祥:连着3天看了片子,也很少动笔发表文章,很真实的记录了我的感受。对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中日战争的审美反思,对艺术的表现中有着重要突破和启示意义的片子,43集比仅好看而且耐看,不仅有新意也而且有深意。《对手》在情节剧中植入了宏大的戏剧结构,剧中人物的某些台词打上了人物的思想、情感的烙印,剧中人物的台词也很符合其人物性格。对中北中心有深深的敬意,有鲜明的艺术追求和思想追求。”

  “《对手》对当年的艺术实践性的概括,摆脱了二元对应,非此即彼,而进入了一种辩证的和谐的思维,直面生活真实的人,呼唤了社会、家庭的和谐。我的真实感觉是《对手》不仅描写了二战中的中日科学家对手抗衡,写出了人,包括中日战争,也写出了人性、人格上的对决,在互为对手的政治军事、智力对决,也是灵魂的对决。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相互较量。”

  “《对手》告知一个真理,摆脱了二元对立的思维,进入了深层次,揭示了正义性和非正义性,穿透了这一层进入战中人性的拷问和对抗。自觉注意台词,不仅好看,而且耐看。就其艺术品格和历史品味来说,《对手》完全符合恩格斯所说的,“美学历史标准”。

  “《对手》的人文深度很符合电视剧的美学品格,环环相扣,悬念叠出,通体贯注着比较饱满的情商和智商,《对手》值得观众懂脑子去看,带浓厚的感情看,有活跃的历史记忆,人物也有质感的杂取。比如,芳子就是战争异化的狂人,性格复杂性,比如徐雅兰、林琴、黄永清等,也有情感始终如一的,比如山本康夫的必然自杀。”

  “《对手》是对这场侵略战争的彻底否定,对过去单一视角换成了人类的、国际的视角,要客观看待这场战争,启人心智,唯物史观和历史辨证法相结合。总结来看,《对手》在审视这场战争上有以下几点独到之处,一,揭露战争的本质,二,艺术形象地体现了民心的向背,包括日本人中青田秀、青田直的形象。三,形象揭示了历史战争发展的必然,深刻地展示出历史发展的必然走向。通观全剧,荧屏再现的历史分为十真是的,主要的历史事件是“大事不虚”的,而活跃于这种历史氛围中并决定着这些历史事件发展走向的主要历史人物(陈克、林忠强、文为均、黄永清、郭忠良等)形象塑造真实、感人。”

  “尤导可贵的是,《对手》对战争的审美反思的深度,不仅表现在对那场侵略战争的反动本质的鞭挞,而且表现在对那场侵略战争对人性的摧残,对人性的扭曲和异化的深度揭示,从而对侵略战争的反人性,反人道罪恶本质做出了有力批判。”

  “我认为,《对手》比《潜伏》《人间正道是沧桑》更出色,我看了那两部戏,也看了《对手》,而且《对手》超出了我的预期,这三个作品,代表了我国电视剧美学的最高水平,是标志着中国电视剧成熟的重量级作品。”

  《对手》在人文关怀上比《潜伏》和《正道》更胜一筹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黄会林:“我是用一个观众的心态,一个自己带着老百姓的心态去看的,替老百姓先把关。该剧没有让我失望。在我看来《对手》不是就战争写战争,也与事先大家所猜测的谍战戏无关,这是一部集艺术性、人文性于一体的代表中国电视剧审美高度的精品。

  黄会林称:“《对手》延续了尤小刚导演一贯的风格,在宏大的背景之下集中于一个非常具象的目标,集中体现出尤小刚作品的张力。《对手》演绎的历史从一战贯穿到二战,直到新中国成立,这是中国现代史上最重大的历史发展进程。在如此广大的历史环境中,尤小刚把故事集中到一个具象的点上,这就是密码。而在两者之间,是一个个人物的选择与命运。这一切结合的亲密无间、精巧细密,充分体现出编剧导演的艺术功力,含金量很足,只有拥有丰富的艺术创造经验,才能将叙事和宏大背景的结合如此巧妙。

  此前已经看过《潜伏》《人间正道是沧桑》的黄教授对《对手》评价颇高,虽然该剧播出在后,貌似失去先机,但是该剧在人文关怀上所体现出的力量,比《潜伏》和《正道》更胜一筹。而内地电视剧近年连出佳作,代表中国电视剧已经可以成为重镇,中国电视剧业已经逐渐成长成熟。”

  黄会林表示,《对手》中的“对手”有全局层面的,站在世界的高度,战争与和平是最大的“对手”,这个“对手”是世界性的、战争与和平层面的。

  《对手》还有家庭的层面的“对手”。她看《对手》一共做了16页笔记,看到24集,还归纳出剧中主线,这就是战争的密码战――两个同学,两个家庭,两代人,两个阵营。两个同学为了各自的国家成为密码战的最高对手,文为均为国家舍弃个人的幸福。山本康夫一家沦为战争的牺牲品。林忠强一家铁血忠魂,两代人为信仰做出了人生正确的选择。《对手》是一部大格局的作品,从全局到家庭,并深入到个体,看到了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己的较量。”

  《对手》是宏大战争中的人文史诗

  北京大学影视学院院长、广电总局电视剧审片组成员、电视剧飞天奖专家组评委彭吉象:《对手》评价不俗,他称这部戏很难被归入到某一类型,其中既有战争的场面,又有谍战的情节,还有爱情的故事,更有人性的反思,用“宏大战争中的人文史诗”来为该剧定位再恰当不过。

  《对手》讲述了两个同窗好友之间的故事。来自日本的留学生山本康夫和来自中国的留学生文为均,都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高材生,俩人同窗四年情同手足。但是他们都爱上了出身日本贵族世家的文学系才女青田秀。微妙的关系使三人陷入艰难的抉择,昔日的好友成了情感上的“对手”。

  当然这种情感上的对手关系并没有影响到三人的友谊,真正把他们推向“对手”深渊的是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侵华战争。正是二次大战中日双方生死存亡的搏斗,使得山本康夫和文为均这两位数学天才和密码专家,成了战争中相互较量的敌人和势均力敌的“对手”。在这场正义与邪恶、反法西斯战争与军国主义的殊死拼搏中,山本康夫虽然多方挣扎,也未能逃脱军方的控制,最终被拖入了战争的机器,为日本发动侵略战争不断创造出新的密码。而他的对手文为均也成了中国国民党军委会密电所的所长,成功破译了昔日好友创造的一个个密码。

  在惊心动魄、生死存亡的战争环境下,这种“对手”关系不可避免的延续到了年轻一代的中日青年身上。在日本军国主义狂热情绪的影响下,山本康夫的两个女儿惠子和芳子成为了日本间谍机构的冷血杀手,而爱国将领和中共地下党员林忠强的两个女儿却成了抗战军中姊妹花。一代热血青年在爱恨情仇中苦苦挣扎,兄弟相争、姐妹相疑,昔日对手变成了盟友,而真正的亲人却成了对手。

  战争改变了两代知识分子的命运历程,两代人的灵魂在这场侵略与反侵略、正义与非正义的战争中,或者被扭曲,或者得到升华。

  《对手》对于抗战题材是一个全面的突破

  广电总局电视剧审片组成员彭家瑾:《对手》虽然是一部战争题材的作品,但是主要写的不是战争,而是人。而且它不是一般化的写人,而是要写出独特的们对人,写出他们的人性、人情在战争中所经受的考验和拷问。艺术家之所以也能以广阔的视角复杂的结构、深度的思想追求来写人性、人情在战争中所经历的考验和拷问,是因为对战争的认识深化了。战争不仅仅是一场战斗,战争也不仅仅是敌对双方在战场上的血肉相搏。战争在某种程度上是敌我双方的全方位的较量,有时甚至是发生在自己阵营的内部。而人的精神、情感、意志、品质、乃至才华、识见,也都是全方位的较量中的重要方面。也正因为这样的认识,艺术家才有意识的把文为均、青田秀、山本康夫设计成恋人关系,让他们既成为朋友,又为敌手,最终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命运考验的结果,是对侵略战争的谴责,是对正义抗战的颂赞,是对善、美人性的弘扬。艺术家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把抗战题材的电视剧创作提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责任编辑:陈青)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