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国、孙国旗和林萧萧(笑笑)都是新中国的同龄人。他们都不仅出生在1949年,而且他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单位的宿舍大院里。他们的父母在建国之初被组织派到这里,白手起家,建设起了一个汽车修配厂,“为新中国装上汽车轱辘,让咱们的国家飞速前进”这就是他们父辈的信念。本剧不仅写了这些与新中国一起成长的第二代人的人生道路和情感关系,也写了他们的父母和各自的家庭在这长达60年的漫长岁月中的富有戏剧性的变迁。
本剧的主人公是刘建国。他的父亲刘宗业是一位从部队上被组织派到地方建设汽车修配厂的干部。正是这个风风火火、办事直鲁的父亲给刘建国的心中竖立起了一个高大的共产党人的英雄形象,培养起他幼年的英雄情结,幻想着为保卫祖国冲锋陷阵。然而十年动乱却打破了他对父亲高大形象的崇拜,使他和父亲划清界限,离开家庭,奔赴内蒙大草原插队。孙国旗和笑笑也和刘建国一起来到草原插队。孙国旗暗恋着笑笑,而笑笑却一直喜欢着她从小就崇拜着的具有英雄气概的刘建国。然而,就在笑笑代替刘建国放羊的一天,草原突然刮起了罕见的白毛风雪。笑笑迷路了。尽管全体牧民在草原上找了一夜,也没能找到她。笑笑为了保护公社的羊群而冻成了一座雕像。牧民将她作为烈士安葬在草原上。刘建国悲痛欲绝,自此在心中默默地发誓,要在草原上守候笑笑一辈子。直到草原上的知青包括孙国旗都返城很多年了,他依然不肯离开。还是笑笑的父亲亲自来到草原,他才放声大哭一场,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北京。
他回到北京,心却依然麻木,万念俱灰,失去生活的热情。还是他的朋友孙国旗帮助他逐渐从往事中挣脱出来,当上了一名清洁工,并且和一位叫涓子的作服装小买卖的女孩结婚生子,尽管生活清贫和劳累,却也总算正常。不过,刘建国的心中实际上还总有往事的阴影,因此对涓子缺少真正的爱和热情。这也为日后的矛盾留下了隐患……
改革开放以后,刘建国的父亲老了,离休在家,和厂里的老职工们搞了一个自行车队,大家依然习惯地认他是头儿。那时节正赶上炒股热,老职工们听刘建国的弟弟大伟吹牛说炒股能够日进斗金,就都动了心思,集资来请建国的父亲,想委托建国弟弟大伟来帮助炒股。建国爸爸对大伟不放心,就把这个事情交给了刘建国,没想到刘建国买的股票都被套牢。他又不敢对家人和那些老职工讲。只好用自己的钱,甚至变卖了家当给大家“分红”。幸亏在一个偶然邂逅的老知青的帮助下解套,他才从这次危机中解脱出来。
刘建国开了小饭馆。由于他为人善良谦和,对职工很人性,小饭馆经营的不错。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他和孙国旗一直暗中照顾着笑笑的父母。笑笑的父亲身体不好,而母亲在得知女儿的噩耗之后就神经不正常了,两口子的生活十分艰难。
刘建国逐渐地有了一些资本,却也逐渐地变得世俗了起来。生意的压力使得他不再像昔日那样平和,脾气越来越不好,对朋友和家人都有写粗声大嗓。他父亲就不断地告诫他要自重,不能把钱看得太大,把人情看得太轻。他嘴上答应着,实际上却我行我素。这种飘飘然的良好感觉没给他带来快乐,却在他心中升起一种自卑感。尤其在文化人面前,他总觉得自己的人生有什么缺憾。直到有一次因为在大街吵架认识了在某大学教书的副教授钟婉怡,他才明白自己不过是有了点钱而已,作为人格和气质都很俗气。他被钟婉怡的性格所吸引,好像看到了另外一种在精神上高高地在自己之上的人。自此开始对这个德国海归女子魂不守舍,导致了家庭冲突。他这个时候基本上顾不得自己的事业和生意,也不听孙国旗和家人的劝告,最终导致了家庭的破裂、生意的倒闭。他父亲一气之下,心脏发病,去世了。
刘建国又背上了良心债,人生回到了生活的起点。不同的是,这次他再也没有重新开始的热情和信心了,终于在街边打牌,浑浑噩噩。知青们从刘建国的发小孙国旗那里知道了一切,他们在关键时刻伸出了热情的手,帮助建国走出人生的漩涡。刘建国参加了草原恋合唱团为牧区干旱而进行的募捐义演。他再次来到草原,来到笑笑的墓前。没想到在那里却看到了自己的妻子涓子。原来,离婚之后,涓子依然惦念着刘建国。在暗中悄悄地帮助着他……
面对笑笑的墓碑,刘建国心中情感翻腾。60年的人生,可谓有喜有悲,到现在他总算明白了一个人生的真谛: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是什么。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