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刘兰芳评书说演的声韵美及其当下意义

2009年06月04日16:20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搜狐娱乐

  刘兰芳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评书表演的代表性人物。1979年9月1日在鞍山人民广播电台首播,并在接下去的两三年间,在全国 66家广播电台分别播出的长篇评书《岳飞传》,形成了她的艺术影响,奠定了她的艺术地位,也确立了她的艺术风格。

  《岳飞传》的出现和刘兰芳的走红,在刚刚结束“文化大革命”10年浩劫的中国,是有其特定的历史与时代因由的。一方面,被禁锢长达 10年之后,包括评书在内的传统艺术一旦开禁,立即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切追捧;另一方面,《岳飞传》所表现的爱国情怀以及“奸佞当道,忠良遭陷”的情节内容,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文革”期间,大批开国元勋和革命老干部惨遭迫害,人妖颠倒、是非不分的时代悲剧,引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特别是刘兰芳风格独具又充满激情的出色说演,更使评书艺术“古事今说”和“借古喻今”的审美传统得到了很好的彰显。尤其是节目中蕴涵的对奸佞的痛恨与批判,对忠良的崇敬与同情,已然使得原本属于艺术欣赏和娱乐审美范畴的节目听赏活动,在当时深入揭批“四人帮”、呼唤思想解放的历史节点上,实际被演绎成为广大民众寄托政治理想、渴望思想解放、追求社会进步的特殊情感与情绪的释放过程。可以说,刘兰芳及其评书《岳飞传》的走红与成功,是特殊时期天时(群众渴望欣赏传统艺术)、地利(广播电台的强势传播)、人和(极易引起人们情感共鸣而符合当时的世道人心)的产物。

  《岳飞传》的成功过程,也是刘兰芳个人评书说演风格的确立过程。关于刘兰芳评书说演的个人风格,可以有多种认识与阐述。但其间所蕴涵的激情洋溢、豪迈雄浑和声韵美感,当是基本的共识。

  关于激情洋溢和豪迈雄浑,这里暂不细谈。但凡听过她说演的长篇评书《岳飞传》,短篇评书《民族魂》《第二次接吻》和《陈毅》选段等节目的人,对此都会有深刻的印象。

  在这里,我们所要讨论的,是刘兰芳评书说演中与激情洋溢和豪迈雄浑密切关联的声韵美特点。

  (二)

  所谓声韵美,在这里指的是:评书表演说表叙述所体现出来的声音美感和语言韵味。包括说演者个人的声音天赋,有个性的吐字发声,根据节目需要并结合个人嗓音所形成和运用的语流语速、节奏处理与声音造型,等等。

  笔者以为,刘兰芳评书说演的声韵美,主要表现为:高亢明亮的嗓音条件、坚实圆润的吐字发声、张弛有致的语言节奏和清脆俏美富有乐感的声音造型。

  首先,作为一个曲艺演员,高亢明亮的嗓音条件,在刘兰芳来说是极为难得的天赋条件。这虽然主要得之于父母的恩赐,但也有赖于本人从艺以来的后天训练与开发保养。许多演员之所以开始嗓子不错后来嗓子不好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自身不注意养护嗓子。刘兰芳长期以来葆有高亢明亮的嗓音条件,除了天赋,个人的后天训练与养护,也是十分重要的方面。其间也体现着一个艺术家对于所从事艺术的看重,和对艺术、对自身、对听众的负责任。

  其次,刘兰芳的评书说演,吐字发声坚实圆润,较好地体现了曲艺演员“说唱”表演的基本功力。艺谚有云:“念字千斤重,听者自动容”。坚实圆润的吐字发声所展现出来的,不仅是演员训练有素的扎实基本功,还有一丝不苟的良好台风,所谓“字字都当心,句句不走神”。如果台上演出时不认真、不卖力,不尊重听众,也很难保持说演叙述的神完气足,当然也就很难做到吐字发声的坚实与圆润。在这里,看似单纯的艺品,实则体现出的是演员的人品。许多演员在台上“嘴皮没劲吐字飘,丹田没气打不远”,因而不光是由于基本功不扎实,还有就是不认真、不卖力,偷懒耍奸,敷衍听众。

  再次,张弛有致的语言节奏,在刘兰芳的评书说演中之所以运用得较为出色,不只由于她在叙述表现不同的情节内容时,格外注重语速、语流和语气的综合运用,还由于她所说演的节目,为了避免平铺直叙,在“跳出跳入”的摹学代言之外,十分注重“赋赞”“贯口”和“串、口”等等手法与技巧的有机运用。“赋赞”那种描绘人物与景物时的爱憎分明、饱含情感与赞叹渲染,因着通常使用的对偶句式和对仗韵语,说演起来声调铿锵,形象生动,常常会激扬出非常鲜明的语言美感;而“贯口”与“串口”的穿插运用,往往会在排比重叠且合辙押韵的叙述句式中,因对所述内容浓墨重彩的渲染和夸张,也会给人强烈的印象和美感。正是由于刘兰芳在原本以散叙平说为主的评书表演中,善于将这些韵语说演的手法技巧有机地穿插其间,从而使其评书表演在语言节奏上,高低起伏,散韵交织,色彩斑斓,错落有致。此类例子在刘兰芳说演的评书节目中非常之多,“赋赞”与“贯口”类浓墨重彩的说演叙述不用说了,平淡如《岳飞传·抛彩招夫》一回开头店小二拦路拉客时两段看似不经意的“串口”说辞:“堂倌把话答,客爷听根芽;您老别走啦,再走身体乏。到了咱的店,好像到了家。进店洗脸水,这个算白搭。您老要喝水,香片大叶茶。您老要吃饭,煎炒熘烹炸。您老要喂马,我把细草铡。铡得碎

  碎的,马吃不硌牙。您老上厕所,手纸一大掐。茅房有板凳,不用您蹲下”;“别到对过店,那店太邋遢。房子多少年,早晚要趴下。跳蚤满炕蹦,臭虫满墙爬。晚上睡不着觉,一个劲儿瞎挠抓。天明起身走,越想越邋遢。 ”足以让听众于忍俊不禁中,在这个原本可能一闪而过的小细节里,记住这位个性鲜明的小人物。艺术表现的特殊魅力,由此可见一斑。其他例证,兹不列举。

  复次,清脆俏美富有乐感的声音造型,在刘兰芳评书说演声韵美的风格构成中,更是具有十分鲜明的个性特征。这里的声音造型,既包括叙述说表的描摹交代,也包括人物代言的语气口吻;既包括各种情境的渲染铺排,也包括各类声响的摹拟仿学。而评书说演表现各种情节、各类场景、各色人物与各式声响的审美需要,更使对于语言的运用即说演呈现,具有情节、情境、人物、情感等等千变万化的无数可能。说演基调的确立,叙述节奏的设计,于此和声韵美感的构建互为表里。具体到刘兰芳的评书表演中,就是说表叙述的清脆俏美使得语言的表达同时具有了音乐的美感。评书表演徒口叙述的“讲着说”,在她那里由于追求清脆俏美而成为一种富有乐感的“唱着说”。六朝人沈约有言:“宫商之音有五,文字之别累万”。汉语发音在听觉上较之原本变化多端的音乐更为丰富的特性,又在某种意义上强化着刘兰芳评书说演吸引听众的巨大可能。换句话说,曲艺节目的“说唱”表演固然要求准确表现曲本规定的情节人物等文学意蕴,但从审美接受的现实角度去看,为了“说唱”传达的绩效,必须要突出“说唱”叙述的声韵之美。亦即曲艺的表演,无论是“唱曲”还是“说书”,均须强调“语言美”的激扬与发挥。因此,好的合格的曲艺演员在“说唱”表演时,都非常注重语言字音“头、腹、尾”之“吐字、润声、归韵”的音声处理。这种要求过去在训练和衡量“唱曲”演员时才有强调,于徒口说书如评书评话的说演叙述不够明确也不甚严格。从刘兰芳的说演实践及其成功经验去看,可以肯定地说,对于语言表达的声韵美追求,也应作为评书说演的基本格范。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评书说演的风格特征,历来有着多种划分的方法。从所说演的曲本文学的构成形态去分,有所谓“照本宣科”的“墨刻儿”和“提纲遛话”的“道儿活”之别,亦即湖北评书界所谓的“底子书”和“路子书”及苏州评话界称之为的“方口”书与“活口”书。前者在曲本的文学结构和语言运用上比较严谨也更加讲究,说演时有比较实在的脚本依托,但受局限也大,较难自由挥洒;后者在曲本的文学依据方面只有提纲和套语,说演更多依靠演员的个人天赋与临场发挥,可以自由挥洒但不免松散,各有特点也各得风流。刘兰芳的评书说演基本属于前者。从舞台说演的动作形态划分,有表情动作大开大合的所谓“大开门”,和表情动作含蓄内敛的所谓“小开门”之分。刘兰芳也属于前者。我们对于刘兰芳评书说演个人风格的归纳和讨论,不是按照传统的类型化风格去对号入座,而是从她评书说演声音特色与语言运用的角度切入,所进行的一些相关探索。

  (三)

  任何一种艺术风格的形成,都不会是没有来由的。既有个人天赋条件的因素,又有个人艺术趣味的因素,更有个人天赋和艺术趣味与所表演的节目之题材内容表现需要的契合因素。换言之,评书艺术家个人风格的形成,是艺术家个人从自身天赋出发,按照自己的艺术趣味和审美追求,通过对于舞台说演题材内容的选择取舍,最终展示出来的表现手段(载体、材质)与所表现的题材内容之间的有机统一和个性化契合的结果。

  刘兰芳早年是表演东北大鼓的,本人拥有一副天生高亢明亮的好嗓子。而表演东北大鼓的从业经历和专业训练,使她在转行评书的说演叙表之中,自觉不自觉地具有某种语言表达上的韵律化特征。再加上她在评书表演中对于“赋赞”、“贯口”与“串口”等等技巧的广泛运用,更使这种韵律化的表达追求,由于“韵诵”手法的运用而更加鲜明。于此不难看出,东北大鼓表演“说着唱”的专业训练,到了评书的徒口讲说之中,被她转化成为一种注重声韵美感的“唱着说”风格。亦即使得评书说演的语言运用,更加艺术化而具有了音乐性的美质,具有自己的特色与风格。

  从刘兰芳偏爱选择或者说擅长说演的曲本题材及其思想内容去看,塑造英雄人物,讴歌爱国情怀,弘扬民族正气,表彰行业模范,一直是她不懈的追求。岳飞(《岳飞传》)、徐邦道(《民族魂》)、陈毅(《陈毅》)、英雄母亲等等,都是她所看重和着意表现的人物形象。这种艺术表现的趣味追求,使得她在评书说演时,必然会确定歌颂的基调,采用豪迈的语气,怀着饱满的激情,挥洒语言的美感。个人的天赋、艺术的趣味和审美的追求,就是这样通过一个个英雄模范人物的塑造,成就着刘兰芳评书说演的特色与风格。

  (四)

  在纪念刘兰芳从艺 50周年并回顾总结她的艺术成就与风格特点之际,关注她评书说演的声韵美,具有十分重要的当下意义。

  首先,评书女演员一直以来都不是很多。而女演员从事评书说演带给这门艺术的,当然还有女声说表声音传达增加评书表演语言(声韵)色彩的丰富性意义。换言之,女性声音的加入,丰富和扩大了评书听赏的美感特质与审美空间。亦即刘兰芳评书说演的声韵美特点,无疑又给这种丰富注入了风格化的内涵。同时,也给更多女性从事评书的表演提供了别样的信心。

  其次,关注并彰显刘兰芳评书说演的声韵美特点,对于当下不够注重声韵美追求的曲艺舞台,无疑是一种启示和警醒。曲艺作为以口头语言进行“说唱”叙述的表演艺术,其所依赖的直接审美材质,主要就是语言,以及对于语言的舞台(言语)呈现。语言表达和言语呈现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表演的成色与水平。可环顾我们的周遭,必须承认,许多曲艺演员对于自己嗓音的打理保护和对舞台表演声音美感的审美追求,不是非常重视,有些甚至很不讲究。相当多的演员不懂得艺术审美的基本原理,不知道“十分力气七分使”,不知道举重若轻和“四两拨千斤”是艺术呈现的真谛,不懂得自己演着松弛自然别人才能听着轻松舒坦,不懂得沙哑、干涩、劈破、轻飘的嗓音与发声无法成为真正艺术的材质使人获得听觉上的美感,不明白艺术的舞台语言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不明白美的内容和形象需要美的语言及声音去传达。因此,今天我们对于刘兰芳评书说演声韵美特点的关注与肯定,也是对于当下曲艺表演普遍缺乏声韵美追求的一种呼唤与提醒。

  

(责任编辑:炊烟)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