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娱乐-搜狐
娱乐频道 > 电影 Movie > 《重返1999》 > 独家策划

王中磊:十年前投电影是帮朋友忙

  1998年,王中军和王中磊两兄弟投资了冯小刚的电影《没完没了》,从此涉足电影业,十一年后,冯小刚电影已经成为了华谊兄弟的金字招牌,而华谊兄弟也在这十年里发展成为国内数一数二的娱乐公司,其间经历种种,难以尽数。但谈到十年来,中国电影的快速发展以及99年和09年的前后反差,王中磊的感受颇深。


  1998年华谊投资了《没完没了》,从此开始在电影业快速发展。当时的电影业是怎样的一个状况,是不是跟现在的环境很不一样?

  当时是比较偶然的机会,有朋友找到中军,希望我们能帮助他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实际上那一年华谊投资了三部电影:《鬼子来了》、《没完没了》和《荆轲刺秦王》。当时《泰坦尼克号》在北美地区卖了6亿美元,又在在中国拿了3.6亿元人民币的天文数字,占据当年中国总票房的1/5还多,大环境上,一方面显示出国产片票房号召力与进口片的巨大差距,另一方面又让从业者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市场空间其实非常巨大,有很多的潜力可以挖掘。

  经过这十年,中国电影产业不仅更加规范,也得到飞速发展。规模效益已经成为整个电影业发展的一个趋势。当时全国的年票房在七八亿元左右,到2008年已经达到了43亿元。中国票房年平均的增长量是34%,并且已经连续增长五年,增长达到了160%左右。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电影投入成本的增长是远远超过这个比例的,可能达到了1000%,增长了十倍。

  您当时对于投资电影业有信心吗?您当时投资《没完没了》是抱着怎样的一个心态?

  决定投资之时只是出于帮朋友忙的心态,也算是一次试水,谈不上信心。

  1999年,从数据上看,是中国电影20年来的票房最低谷,只有8.1亿,你觉得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局面。1999年的电影市场的这种状况,是否一度让您对投资电影的信心有些动摇?

  97年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到99年还没有消散。娱乐业是消费类的行业,如果没有良好的经济环境,这个行业必然萎缩。当时需要资本支持的电影业尤其受到打击,一些社会舆论也在批评当时电影现状。对于华谊来说,最终《没完没了》票房进账3000万,加上贴片广告盈利的1500万。这样的成绩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也坚定了信心。原来电影并不是都赔钱,也有的是可以赚钱的。

  在1999年,您记得的当时行业内大家谈论最多的话题是什么?您当时最关注的又是什么?

  1999年中影集团成立,是业内大事。大方向上,我考虑比较多的,肯定是华谊在进入电影行业之后的道路。但我也注意到一个现象,《那山,那人,那狗》在中国一个拷贝都没卖出去,但是被一个日本人花六万美元买断后,仅五个月时间就创下了3.5亿日元的票房奇迹。在东京岩波影院和大贩、京都、福冈、名古屋、札幌等地上映之后,一直受到热烈欢迎,是值得反思的。

  《非诚勿扰》创造了华语电影的票房记录,在十年前,您有没有想象过现在的电影市场、作品的种类、票房会是这么丰富、这么高?

  这个确实没有想到过。就像我前面所说,当时全国年票房也就是七八亿元左右,2008年已经超过43亿,09年业内预测会超过50亿。再以2008年“华谊兄弟”出品的影片为例,《集结号》2.6亿元票房;《功夫之王》虽然在弱档4月上映,仍取得1.86亿元票房;《李米的猜想》9月份上映,取得1400万元票房,公司全年发行影片总票房超过5亿元,加上横跨08和09年上映的《非诚勿扰》票房3.5亿,这个数字已经相当于当时一整年的全国总票房了。

  在您的记忆里,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电影市场的状况开始好转了?

  从2001年出品《大腕》取得很好的票房成绩后,我们已经感觉整个市场的复苏。02年《英雄》取得2.5亿票房,对于中国电影市场来说是一剂强心针。

  在这十年里,您觉得哪几个时间,对于你自己公司的电影方面的发展来说,意义重大?

  对于华谊来说,当然和冯小刚导演首次合作的《没完没了》具有里程碑意义。正如中军曾经说过的, “如果不是小刚的《没完没了》,也许华谊就不会再入电影圈了。”

  “冯小刚+贺岁+‘华谊兄弟’出品”已经逐渐成为了我们的一个产品标识,对于电影观众来说,这三点是他们进行娱乐消费的重要指引和值得信赖的依据。年底,观众“圣诞看冯小刚,春节看赵本山”,已经成为了习惯。《可可西里》成就了青年导演陆川,也为华谊兄弟带来了国际声誉。《集结号》时,华谊兄弟与招商银行达成合作一向,招行首次对一部电影提供无担保贷款5000万元,而华谊兄弟也就此开创了影视融资方式新的先河,也为其他业内公司提供了借鉴。《功夫之王》作为华谊与海外公司合作电影之路中的里程碑,占据了华谊历史上的多个第一:这是首个切合全球化主题并由中国公司自策划就参与的电影;它是中国电影公司首次与好莱坞最叫座电影公司并肩合作的项目;华谊第一次拿到合作片的投资权和发行权,并第一次负责整个大中华区的发行,这也意味着其中的分账和记账的比例和程序也是第一次;同时,它也是华谊的影片中制作团队最为豪华的一次。当然《非诚勿扰》最终3.5亿的票房记录也是不得不提的。

  08年有8部华语电影过亿,《非诚勿扰》更是破了华语电影记录,在您的印象里,您觉得哪些影片在这十年里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哪一政策的出现又极大鼓舞了电影业的发展?

  单从作品上来讲,《卧虎藏龙》在奥斯卡奖上的多项崭获,其意义不言而喻。2002年《英雄》的上映是一个分水岭,影片的营销推广的成功和超高票房,宣告了国产大片时代的来临。2007年《集结号》用一部没有明星的国产战争片,掀起全国观众的观影热潮,为中国的商业战争大片开创了先河,获得业内业外众口一词的肯定。我想这些对于中国电影都具有重大意义。

  政策方面,广电总局在2003年颁布了《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业内叫它“开禁令”,《规定》中明确指出电影制作、放映环节基本放开,发行环节则大幅开放,鼓励境内国有、非国有资本(不含外资)与现有的国有电影制片单位合资、合作或单独成立制片公司,民营影视公司终于获得了和国营制片厂一样的身份。当然在规定从2003年12月1日实施之前,民营制片公司就已经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主力。当年民营资本投资电影96部,占全年140部国产电影的68%,当年国产电影的票房收入有近80%是民营公司参与发行创造的。

  在现在的电影市场状况下,华谊会对电影这块做出哪几大规划和调整?

  “华谊兄弟”是以电影为龙头、多元并进的综合性娱乐企业。就电影而言,首先在资本领域我们会尝试更大规模和更有想象力的电影融资方式。第二,电影内容上我们会尝试更多类型、更多档期、更多导演的作品,比如今年我们要上映的几部电影,《拉贝日记》、《追影》、《风声》,要开拍的《唐山大地震》和《狄仁杰》,可以看出华谊在试验国际合作、类型突破和中国大片的新路,不断挖掘新的市场兴奋点。

  当然,无论是项目还是主创的选择,我认为还是“以人为本”。中国电影实际上更多是导演作品,这是一个电影文化的问题。因此,对导演的包装和培养是很重要的。这几年涌现出的一些新锐导演,自身很有才华,他们对商业电影的理解和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像宁浩、高群书、陆川、贾樟柯都前途无量。所以,我们会在电影黄金时期给更多有才华导演机会。

  对产业链的延伸、进行终端建设是我们一定会做的。实际上,中国电影市场需求量之大是超乎我们想象的,银幕数的增加太有必要了。可能很多人看到的是院线市场暂时出现饱和,加上金融危机的到来造成了终端市场地点的流失。但是,很多二、三级市场是需要高端电影院的,因为当地的娱乐消费可能还只停留在唱KTV,观影习惯是需要培养的,要让观众慢慢回归到电影院,这也是我们电影人义不容辞的职责。

  

  
(责任编辑:周宇)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冯小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