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娱乐-搜狐
娱乐频道 > 香港电影频道 > 第28届香港金像奖 > 金像趣史

独家策划:绝对稀奇古怪 金像奖50趣闻大公开

第二十四届:章子怡(《2046》 )
第二十四届:章子怡(《2046》 )

  (31)内地影人大“入侵”——四届金像影后

  2003年,待CEPA实施之后,香港电影便从此进入合拍片的时代,而金像奖的情势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改变:从第二十四届开始至今,便连续由内地女星获得影后殊荣,一方面固然显示出香港与内地影坛的融合,但另一方面似乎也折射出本土女星在实力上的青黄不接。

  当然,说到内地影人在金像奖的身影,早在第二届,便由马贤达、潘福清、王常凯、于海四人获金像奖“最佳动作指导”提名,至于第三、四届,则更由宋洪荣及斯琴高娃分别凭《垂帘听政》及《似水流年》摘得“最佳美术指导”及影后桂冠,前者更是首位在金像奖获奖的内地影人;还有第七届凭许鞍华的《暑假恩仇录》获提名影帝的达式常,也是内地的前辈演员,在片中饰演乾隆皇;至于同样提名“最佳美术指导”的今主旋律导演何群,当年只是《书剑恩仇录》中中港联手的七位美工之一,但他也自称从中学习到很多“香港武打片地拍摄方法”;至于多年后的张艺谋,更以《英雄》及《满城尽带黄金甲》与一众香港同行共同角逐“最佳导演”,为金像奖中的内地影人再开先例!

  (32)悲情“儿子”——黄坤玄、吴景滔

  1988年,来自台湾的童星黄坤玄在《八星报喜》中首次亮相,而翌年便凭悲剧片《阿郎的故事》广获好评,除了令人惊讶的演技,他在饰演的悲情儿子“波仔”更赚了不少观众的眼泪。除了影片上映后的惊人票房,黄坤玄亦在第十届金像奖中同时获得“最佳男配角”及“最佳新人”的双提名,成为同获两项提名、甚至是男配角及新演员历届提名者中最年轻的一位!虽然最终落选,但黄坤玄的演技及金像奖给予他的肯定却在翌年令他凭《鲁冰花》获亚太影展最佳男配角,当然悲惨程度较《阿郎的故事》已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其后,虽也曾有童星获得配角及新人的提名,但多数演出都不为人所留意,直至吴景滔——作为前演员司马燕的儿子,吴景滔出演《父子》时年龄还小过当年的黄坤玄,但表现同样令人对其刮目相看,而这个同属悲情儿子的形象最终让他成为金像奖史上最小的“最佳男配角”及“最佳新人”获奖者,更是金像奖史上首位同时夺得这两项荣誉的演员,从此刷新黄坤玄保持了17年的纪录。

第十九届影后:罗兰(《爆裂刑警》)
第十九届影后:罗兰(《爆裂刑警》)

  (33)最年长的帝后——乔宏、罗兰

  在金像奖史上,最年轻的影帝有时年25岁的梁家辉(《垂帘听政》),最年轻的影后也有时年仅17岁的林碧琪(《靓妹仔》)。而与之对应的当然就是最年长的影帝影后,分别是第十五届凭《女人四十》获奖时已69岁的乔宏,及第十九届凭《爆裂刑警》获奖时已58岁的罗兰。

  当时两人虽一已步入古稀,一已步入花甲,但并不愿将金像奖座当作是演艺事业的终结:如乔宏得奖时便称:“但是我愿意,将这个奖当成不是我过去的成就,而是对我未来的要求!”而罗兰在致谢时更自称“后辈”:“多谢镇宇哥在拍戏时提点我!”心境之佳令人钦佩。

  (34)“伯乐”颁给“千里马”——吴思远与徐克

  第十一届金像奖“最佳导演”的颁奖嘉宾只有吴思远一人,但待他揭晓时,获奖者则恰好是他当年挖掘的“千里马”徐克,难怪老怪在台上不忘感谢:“今晚也很有纪念性,因为我第一部出来拍的电影就是吴思远监制的。”说罢更向伯乐欠身致意。

  1979年,徐克得吴思远赏识,先后与他签了四部片约,而徐克则在“思远影业公司”执导了处女作《蝶变》及次作《地狱无门》。虽然都是叫好不叫座,令吴思远赔了不少钱,但徐克的风格却得到更多同行的认可及赞赏,连张彻都忍不住在报章写文称:“无论《蝶变》卖座好坏,徐克都是好导演!”今日徐克在影坛能被奉为“大师”,当年识英雄重英雄的吴思远自然功不可没。

  (35)金像史上命运各异的“更名者”

  在过去的二十七届金像奖当中,着实不乏“更名者”,有人改名前后都能拿奖,有人却往往用假名得到提名、用真名却总被拒之门外,成为金像奖史上的又一个有趣现象。

  首先,最幸运的当属鲍德熹。他在第七届金像奖上首次凭《卫斯理传奇》入围“最佳摄影”,但当时用的还是他的原名——鲍起鸣,而至第九届及第十一届分别凭《不脱袜的人》及《九一神雕侠侣》得奖,其名也依旧是“鲍起鸣”;来到第十三届,他已从此改名“鲍德熹”,但并未阻止他三度获得“最佳摄影”殊荣,直至2000年凭《卧虎藏龙》登顶奥斯卡,可见,作为大师,无论“起鸣”抑或“德熹“,都难掩才华的出众!

  另一位与之相对的是刘镇伟。他曾凭《92黑玫瑰对黑玫瑰》提名第十二届“最佳导演”,又以该片及两部《大话西游》分别入围第十二届及第十五届“最佳编剧”,但前者用的是“陈善之”,后者则用“技安”,都不是真名。刘镇伟?你几时在提名名单中看见这个名字?

  至于在第十四届凭《重庆森林》入围影后的王菲,80年代后期来港发展时曾被唱片公司改名为“王靖雯”,并一直沿用至1995年,而当年获金像奖提名时依然未改回王菲,直至数年后,观众才看见第二十二届影后的提名名单中印着“王菲”的名字;还有第七届凭《倩女幽魂》获“最佳动作指导”提名的郭追,待第二十二届的《天脉传奇》,也已恢复真名“郭振峰”,但他们唯一相同的就是,无论真名抑或艺名,最后还是与奖项失之交臂........

  (36)“女的也要拿!”——金像奖上的四大天王

  第二十三届金像奖上担任颁奖嘉宾的张学友与刘德华先后拿着影后的奖座“过干瘾”,令全场观众捧腹大笑,张学友更假装一脸激动地称:“怎么也要先拿着,女的也要拿!”

  事实上,两人作为“四大天王”,都在金像奖上首开纪录:先是刘德华凭《投奔怒海》获第二届最佳新演员提名,那是金像奖首次设立该荣誉,至于张学友则凭《王家卡门》勇夺第八届“最佳男配角”,成为首位夺得金像奖的天王,后来更凭曾有《喋血街头》、《非常侦探》、《金鸡2》等再获影帝提名!当然,多年后的刘德华更先后凭《暗战》及《大只佬》赢得两届影帝,也是香港歌手中获得影帝次数最多的一位,此番两人同台颁奖,着实别有意义。

  至于较两人年轻的郭富城及黎明,演技也曾得金像奖肯定:当时由台湾重返香港发展不久的郭富城曾凭《九一神雕侠侣》的演出获第十一届“最佳男配角”提名;而黎明则凭《甜蜜蜜》成为第十六届金像奖影帝大热,以致最终由郑则仕获奖后,他在台上不无感慨地说:“看见《甜蜜蜜》拿了这么多奖,我以为自己也没机会了!”其后,黎明虽再于第十八届铩羽而归(《玻璃之城》),但总算赢得一座安慰奖:最佳电影原创歌曲。不过第二十二届金像奖上的《三更之回家》又以大热姿态被梁朝伟拉下马,着实可惜..........郭富城则在影坛失意多年后首凭《三岔口》获得金像影帝提名,翌年又再以《父子》入围,再加第二十七届的《C+侦探》,演技表现更已凌驾于其他天王之上!

  时至今日,四大天王在金像奖中均已获得影帝提名,这在香港歌手中亦是不折不扣的杰出战绩。而四人在第二十二届金像奖上更首次同台,为刚去世的张国荣合唱一曲《当年情》,令人感动。

第二十届影帝:梁朝伟(《花样年华》)
第二十届影帝:梁朝伟(《花样年华》)

  (37)最激动与最平静——惠英红、梁朝伟

  金像奖的第一年与第二十年,出现两位得奖表情呈鲜明对比的得奖者:惠英红与梁朝伟。

  首先,前者贵为金像奖史上第一位影后,亦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得奖的动作女星,当年得知自己获奖时却方寸大乱,上台后抱着奖座连讲了十多次“多谢”,甚至连其他致谢词都讲得语无伦次!而这一场面不但印证了这一金像奖座令当晚的她何等激动,同时也成为她20多年来的遗憾:“如果让我再拿到金像奖,应该准备什么样的致辞呢?”

  有最激动,当然就有最平静:第二十届金像奖影帝梁朝伟已是第三次接受该荣誉,也平了当年周润发创下的纪录。当他从张国荣手中接过奖座时,脸上却并无任何激动的表情,也无任何感人的致谢词,只有低声一句:“多谢王家卫,多谢。”

  然而,他也不会如惠英红般有“遗憾”的机会,因为在第二十二届及第二十四届,已成影帝专业户的他又两度赢得金像,且不说为金像奖创造了空前绝后的次数纪录,虽则两晚他依旧是平静的表情,但致谢词已明显多过《花样年华》之时。

  (38)“全女班”颁奖嘉宾——第十四届金像奖

  待金像奖举办至第十四届,时值“国际妇女年”,筹委会因而决定以“全女班”的方式颁奖——即当晚所有的颁奖嘉宾都由女性影人担任!

  首先不可否认的是,当晚负责颁奖的一众女性嘉宾在行业范围及从影时日上均跨越了多个年代:除了老一辈的有红线女、南红、钟情、韦伟、童月娟等,中年则包括夏梦、徐枫、汤兰花、井莉、叶枫、梁李少霞等,连年轻一辈,亦有袁咏仪、杨采妮、吴倩莲、邱淑贞、梁铮等出任。此外,连一贯身着中性打扮参加金像奖的许鞍华,此番也首次着裙亮相,金像奖着实用心良苦。

  但遗憾的是,这个金像奖史上唯一的一次“全女班”却并非实至名归——因为担任“最佳摄影”颁奖嘉宾的除了吴家丽,还有黄秋生;至于“最佳动作设计”,更由卢惠光带着两位小童星:释小龙及郝劭文上台颁奖,不免令人质疑:为何不干脆邀打女颁奖?成为本届金像奖主题上的一个无奈的瑕疵。

  (39)三敌一落败——郑秀文

  在金像奖众演技奖项中上,曾有三人独得三项提名:第一个是周润发,他在第七届金像奖上以《监狱风云》、《龙虎风云》及《秋天的童话》同时入围影帝;另一个是黄秋生,第二十二届金像奖上他亦凭《无间道》、《想飞》及《一碌蔗》同时入围“最佳男配角”,而两人结果亦是毫无悬念地摘取了殊荣,悬念只在于凭哪部片得奖而已。

  不过,另一位平了两人纪录的提名者却没这么走运:第二十一届获影后提名的郑秀文着实来势汹汹,共计有《瘦身男女》、《钟无艳》及《同居密友》三部影片,简直是上足保险!但结果揭晓后,郑秀文却如当年的刘嘉玲般大倒热灶,三个不同的电影形象都输给了在《地久天长》中表现并不算出众的张艾嘉,令人扼腕——事实上,郑秀文的“影后”之路也算颇为坎坷:首次凭《孤男寡女》获提名便“一场欢喜一场空”,被周润发念名后的结果是:“郑秀文叫我,不管谁得奖,都要叫一下她的名字,别紧张。”;至于第二十五届,虽经历自闭症折磨后千辛万苦地拍成了《长恨歌》,也再得影后提名,却明显吃力不讨好,更不被预测是当年大热,而最终郑秀文也同样未成黑马,再次错失桂冠不说,甚至令她自此沉寂两年........难怪当年张艾嘉获奖后,曾有人批评金像奖的标准依旧保守!

  (40)双雄大战——无线与亚视的金像转播权

  自从第六届与无线合作转播金像奖后,这一境况已维系好几年,直至第12届金像奖,方才由亚视争得电视转播权。

  当年,金像奖筹委会认为亚视虽然在购买转播权方面出价不如无线高,但相比无线却更尊重金像奖的精神,毕竟数年前无线在第七届金像奖上大肆插播广告,令在场观众及筹委会人员不满,而亚视却答应将版权归金像奖所有,对其颁奖程序不做过分干涉,这一点让筹委会更加放心,遂决定与其合作;待到第十三届,亚视除了专程为金像奖拍摄了长达四个半小时的特辑《三十五的奇迹》,更亲自出资为金像奖出版了两个版本的场刊,其中“精装版”在颁奖典礼现场发放,而“平装版”则随《亚视周刊》附送,以求让更多观众了解本届金像奖的台前幕后,无疑较无线更为周全。

  但到了第十五届,情况便开始发生改变:由于香港影评人协会成立并举办金紫荆奖,更宣布由无线承担转播,结果导致从金像奖与金紫荆的矛盾上升至无线与亚视的矛盾;在1997年香港回归之前,与亚视合办数届的金像奖转播权更重回无线手上,原因是此前的收视不如理想,这也可以理解为何萧若元曾回忆:无线的雪花都比亚视的节目好看!

  当然,无线也并非只凭收视便可赢庄,主要原因还是他们接受了与当年亚视一样的条件,包括最重要的将版权交还金像奖、并由金像奖参与主要环节的制作安排,此刻,纠缠多时的双雄大战方才告一段落。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责任编辑:长江一号)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梁朝伟 | 李翰祥 | 许鞍华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