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山西省话剧院创作演出的话剧《立秋》抵达河南省郑州市,这是该剧今年在全国巡演的第五站,该剧2007年将在全国18个城市,演出61场。从2004年4月27日在晋首演成功,到2004年12月晋京演出掀起山西文化飓风,2005年二度晋京弄潮演艺市场,一路走向上海、广州、厦门、南京、深圳、珠海、天津、台北等20余个城市,书写了中国话剧的时代传奇,成为中国文艺处于最好发展时期的标志性作品之一。
改革前沿 寻求突围
2003年,中央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拉开文化体制改革的大幕,山西未列入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省份。是等待国家出台文化体制改革方案,还是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勇于探索?山西选择了后者,我省与其他改革试点省份同步开始探索促进文化生产力发展的新体制,确立了包括国家重点扶持的文化事业单位、非赢利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文化企业和有代表性的市县在内的5类29个改革试点单位,出台了《山西省文化体制改革试点方案》,省话等试点单位被推到改革的前沿。当时,正处于困境中的省话,还没有多少人意识到,试点改革能给这个举步维艰的地方艺术院团带来怎样新生的曙光?2000年至2004年,省话经历了建院50年来最为低谷的时期。从外部环境看,戏剧市场不景气,话剧市场萎缩,就连“话剧之乡”北京也不例外,全国省级话剧院团已多数陷入困顿,生存岌岌可危。从内部看,省话当时在全省文化系统以“四个之最”颇有名气:外债内债最多,人员结构最老,工资收入最低,排练、办公条件最差。2000年底,省话债台高筑,账面上可供使用的资金仅有91元6角,职工靠政府下拨的60%的经费维持生活,剧院已经好久没有排戏了,无戏可演,名演员大多外出搭班拍电影、电视剧去了,队伍涣散,人心浮躁,走穴成风。此外,除了正式在编人员外,省话还有81名编外人员。三产开发的广秀大厦非但没有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3000多万元的债务和旷日持久的官司,更使剧院雪上加霜。人们在观望、在期待,曾经有过辉煌历史和优良传统的省话将如何突围?
艰难转身 执着探索
被列入改革试点后,按照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的要求,依据国家有关政策,省话开始“动手术”,快刀斩乱麻,妥善安置分流了剧院81名编外人员。虽然顶着重力重压,但解决了严重超编这个曾困扰省话数年的痼疾。在艺术生产上,他们大胆探索、不断推陈出新,从打造小品综合晚会开始,移植了大型话剧《父亲》,创作演出大型历史话剧《元朝帝师八思巴》和儿童剧《我能当班长》。2003年,“非典”肆虐,以讴歌战斗在防治“非典”一线医护人员的感人事迹为题材,创作演出话剧《天使的微笑》,深入医院慰问演出30多场,表现出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坚持“三贴近”,在用优秀作品鼓舞人、感召人的同时,省话渐渐有了起色和活力,但是,行走于市场边缘的他们,生存依然窘迫,发展还是渺茫。对于一个话剧院团来说,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有自己看家的品牌大戏,就像《茶馆》《雷雨》之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商鞅》之于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生死场》之于国家话剧院,《父亲》之于辽宁艺术剧院;而作为一个地方艺术院团,省话也必须有体现时代精神,突出地方特色,并在全国叫得响的精品大戏,就像兰州歌舞团的舞剧《大梦敦煌》,河南豫剧二团的豫剧《程婴救孤》,重庆市川剧院的川剧《金子》。省话人在探索中思考,他们已经意识到:剧院现有的机制和艺术人才的匮乏就是生产一流原创精品的最大瓶颈。
创新机制 深化改革
2002年岁末,话剧《立秋》的剧本开始进入他们的视野。在省委宣传部的有力支持下,经过省内外专家和领导数十次研讨,剧本先后9易其稿。作为全省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省话以创作演出话剧《立秋》为突破口,用精品生产带动深化改革和创新机制,《立秋》艰辛的创作生产过程,就是省话机制创新的破冰之旅。从改革人事制度入手,建立剧组制。省话建院50多年来,第一次以岗定人,打破论资排辈,角色公平竞争上岗和临时轮岗。在对内挖掘人才的同时,第一次对外引进人才,以市场化方式运作,面向全国聘请主创人员,聘请国家话剧院著名导演陈颙、查明哲,国家一级编剧卫中,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师毛金钢,国家一级灯光设计师卢卫东,海政文工团作曲家王晓刚等顶尖艺术家,组成强有力的创作班底。以剧组为纽带,强强联合,协作攻关,打造精品,在人才使用上“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改革,为精品创作生产奠定了雄厚的人才基础。人才的全新整合,打破了“门户分隔、各自为政”的旧模式,实现人才大范围、大跨度的整合。这种汇聚各路英才,立足山西而又放眼全国的人才策略,无疑也是近年来我省文艺精品迭出的成功之举。不断深化剧院内部改革,省话将原有11个科室合并精简为5个中心,撤消了两个所属企业,根据市场需要增设营销策划中心;整顿财务秩序,把各中层机构的账户统一到剧院总账,彻底扭转了财务混乱的局面;改革分配制度,建立有效考核激励机制,演职人员津贴随着演出场次走,拿多拿少,跟着演员角色的轻重走。调整机构,定编定岗,环环紧扣,破冰前行,省话轻装上阵。2004年,省话内部外部环境已经理顺,人心思进、奋发图强,一个干事创业的好环境终于形成,并步入良性发展时期。改革之风就这样徐徐吹进省话,崭新的机制让省话人看到希望,大家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最为显著的是人们的观念发生了根本转变:“我们以前是有编制的国家干部,如今观众成了剧院的衣食父母,为了生存,只有一条路,演好戏,吃市场饭。”想演戏,演好戏,成为每个演员的愿望。退休职工马恩义蹬着三轮车,带着《立秋》的剧照,穿梭在省城街头,主动为《立秋》义务宣传。
决胜市场 潮涌全国
市场是检验艺术精品的重要尺度,省话努力探索把精品尽快推向市场的新途径。舞台艺术不像影视艺术,可以一夜之间传遍全国,舞台艺术需要一场一场地演出,一次次面对面地接受观众检阅,最终赢得票房,体现其社会效果和市场价值。如何能使话剧《立秋》迅速赢得观众,省话意识到,营销《立秋》不比创作演出《立秋》轻松。这期间,省委宣传部等部门以“华夏文明看山西”为主题,在北京、长三角、珠三角先后举办文化艺术周,举全省之力,集中扩大话剧《立秋》等一批我省优秀舞台艺术在全国的影响力。省话以此为契机,与各地演出经纪公司和文化传播机构密切合作,面向市场,强化营销,该剧再度赴全国重点城市演出,完全实现了市场化运作。《立秋》成功营销,除了戏本身具有实力外,另一个关键因素是省话切准了演艺市场的脉搏。《立秋》代表了近年来中国话剧的最高水准,其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有机统一,使之叫好又叫座,最终决胜于市场。省话苦练内功,创新机制,也为艺术院团继续深化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本报记者李晓芳在高起点上实现新跨越“千淘万漉方为粹,十年辛苦一灿然”。山西省话剧院是我省首批确定的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话剧《立秋》是省委宣传部启动的文化强省重点剧目之一,省话以此为契机,积极推进内部机制改革,精心打造艺术精品,经过近6年的艰苦努力和奋力开拓,创作演出新世纪中国话剧舞台的标志性作品《立秋》,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去年底,赴台交流演出,情动台北,产生轰动效应,续写了两岸文化交流的新篇章,引起胡锦涛总书记和李长春同志的高度关注,先后作了重要批示。以话剧《立秋》为代表的我省一批叫好又叫座的艺术精品,是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机制、精心培育的结果。山西省话剧院破冰而行,创新机制,锻造精品,至少有以下三方面的启示。其一,解放了文化生产力,激活了艺术院团的生机,焕发了文艺工作者巨大的创作热情,员工观念发生了根本转变,从“让我干”,到“我要干”。其二,自觉将精品创作作为深化内部改革的切入点,以精品生产引领艺术创作,舞台在改革中变大,市场越走越宽。其三,只有以发展为主题,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才能不断创造出更多更优秀的艺术精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才能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话剧《立秋》为代表的一批文化精品的涌现,增强了我们建设文化强省的信心。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省委、省政府提出走出“四条路子”,实现“三个跨越”,进一步明确了山西走科学发展之路的具体途径,其中,实现自然人文大省向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的跨越,进一步明确了建设文化强省在整体工作和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开启了发展先进文化,建设文化强省的新境界。伟大的时代呼唤精品的产生。过去几年,我省文化体制改革已经开启破冰之旅。可以预见,2007年,我省文化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将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文化强省战略将会不断催生更多精品,三晋文艺工作者正用艰辛的劳动和崭新的创造不断抒写民族文化的华彩乐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