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娱乐-搜狐
娱乐频道 > 电影 Movie > 《重返1999》 > 独家策划

一个电影记者眼中的1999年

  卞智洪,编剧、北京电影学院博士,1997-2000年间任《三联生活周刊》文化、电影记者。“电影都快死了,还做电影记者干什么?”,在三联出版社的《十年》一书中他这样记叙。

  1999年你在做什么和电影相关的事?

  当时我在《三联生活周刊》做电影记者。当年让我印象很深刻的就是杂志在盘点年度电影作品时居然数不出10部。《泰坦尼克号》、《荆轲刺秦王》、《小武》、《甲方乙方》、《爱情麻辣烫》,其他值得重视的作品基本就没了。这让我特别绝望。当年的情况就是,电影很少、观众更少。

  你觉得造成当年电影惨淡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90年代以来,商业电影一直受到来自主管部门和知识分子阶层的双重挤压。商业电影当时被称作娱乐片,这是一个带有蔑视色彩的称呼。《荆轲刺秦王》出来的时候媒体一片臭骂,骂它把秦始皇拍得完全不像,骂它过分暴力。回过头去看,无论是陈凯歌的探索还是媒体的职责,都是电影转型期的一种必然。在那种情况下甚至张艺谋也停拍过一年,觉得没什么可拍了。

  作为电影记者你当时觉得电影的方向何在?

  当时也呼吁过像《甲方乙方》、《爱情麻辣烫》这样的电影应该多起来,大致觉得应这么走才对。

  什么时候开始看到转机?

  直到《英雄》出来以后,大众电影、商业电影才真正显现。其实普通观众是希望看到商业影片的。随着这个重磅炸弹的出现,以及由它带来的商业奇观,电影市场开始逐渐回暖。当然这是政策、创作、营销,包括影院建设在内的多重因素共同拯救的结果。

  你觉得这十年里哪些影片是里程碑?

  《英雄》和《疯狂的石头》。前者把观众重新带回影院,后者则让大家看到低成本商业电影是有活路的。

  2006年你作为编剧之一创作了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电影编剧行业目前状况如何?

  回到前面的话题。其实在电影最低潮的时候,是电视剧维持住了电影人才。比较典型的例子像尹力导演,他在早期作品《我的九月》和近年的《张思德》、《云水谣》之间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在做电视剧。其实只要电影有几部重量级的作品出现,这些人才还会重新回到电影行业。编剧界的情况也是这样,我身边的好多编剧之前更多是在做电视剧,现在电影市场好了,都开始有电影的工作接了。

  你如何看待中国电影的现状?

  已经进入了快车道。如果拿韩国电影来做参照,大致相当于韩国在95、96年电影兴盛初期的状况。但电影类型依然比较单一,只有古装大片、喜剧片等两三种,需要更多成熟的类型片出现。

  突破口何在?

  最关键的还是寄希望于管理、审查制度,希望有更宽松的制度能让更丰富的类型电影出来。

  你觉得电影产业前景如何?

  非常乐观,最大的原因就是中国电影市场太大了。韩国电影这两年陷入低谷的原因就是市场太小。韩国和香港的电影市场电影很像,人口少,创作高度重复,最终导致创作枯竭。中国电影应该以好莱坞为参照系,从资金、人才、管理上看好莱坞的机制都是很有效的,永远都是类型片和艺术片共存。对于电影来说是重视艺术、娱乐、意识形态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三者的合力下不停调整自我。

  

  
(责任编辑:周宇)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荆轲 | 张艺谋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