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娱乐-搜狐
娱乐频道 > 香港电影频道 > 第28届香港金像奖 > 金像争霸传

金像奖艰难起步 新浪潮独占鳌头(一至三届) 图

  电影界新潮涌动 金像奖恰逢其时

  香港电影金像奖第二十八届颁奖典礼在即,回望二十八年金像奖的光辉岁月,这一切却是由一句戏言开始。1981年11月,在一次电影杂志《电影双周刊》的编务会议上,当谈到每年搞的十大华语、外语片评选时,后任《电影双周刊》总编的陈柏生说了一句:“我们可不可以搞大它” ,这所谓的“搞大”就是弄一个颁奖礼出来。

  此时的香港电影界新潮涌动,新锐导演倾巢而出,佳作不断,在这个全新盛世的香港影坛大背景之下,金像奖的设立恰逢其时。

第一届影后:惠英红
第一届影后惠英红:在台上说了十几句“多谢”

  合作方两度变换 前三届饱受指责

  举办颁奖礼以一份电影杂志的人力财力远远不足,于是《电影双周刊》又邀得香港电台合办,1982年3月9日在香港艺术中心寿臣剧院举办了第一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礼,当时徐克在颁奖礼上说了一句:“想不到有人够胆子搞金像奖”,足见《电影双周刊》的勇气可嘉。这一届金像奖只设立了五个奖项,而且没有提名,颁奖礼上直接宣布得奖,此外另设十大华语片与十大外语片奖的颁奖环节,颁奖前有冼杞然制作的香港电影简史幻灯片,颁奖后放映《法国中尉的女人》,与今天星光熠熠的颁奖礼相比,刚刚起步的金像奖只具雏形。

  实际上,《电影双周刊》与香港电台的这次合作并不愉快,在颁奖嘉宾的名单上双方就有分歧,颁奖嘉宾是关德兴、陈云裳、左几、政务司钟逸杰与市政局主席张有兴,而后两位政府官员是《电影双周刊》颇为抗拒的。第二年《电影双周刊》另找星岛报业作拍档,但星岛报业作秀水准不足,工作人员欠缺默契,两届颁奖礼办得饱受指责。

第二届最佳导演:许鞍华
第二届最佳导演许鞍华:感谢胡金铨教我拍戏要不怕死

  小众文化成主流 新人辈出受肯定

  金像奖的评选此时以影评人小众文化为出发点,在影片评选上着重考虑艺术和人文,因此前三届金像奖的最佳电影皆为“新浪潮”作品,金像奖在奖项上对“新浪潮”的肯定,间接推动了香港“新浪潮”的蓬勃发展。“新浪潮”作品人文气质厚重,艺术水准无须多言,但在票房卖座上难掀风浪,此时香港电影的弄潮儿是“最佳拍档”和“五福星”这些被观众热捧的商业片,金像奖在评选上将最佳男主角给了当红的许冠文、麦嘉、洪金宝等人,不失为平衡之举。

第二届“双黄蛋”影帝:“瘦虎”麦嘉、“肥龙”洪金宝
第二届“双黄蛋”影帝:“瘦虎”麦嘉、“肥龙”洪金宝

  第二届金像奖相比第一届,增加了很多技术类奖项,幕后影人的工作得到肯定。并开始建立提名机制,由影评人第一轮投票选出提名名单,然后由电影从业员及影评人组成的评选团进行第二轮评选,评出最终奖项。评选团的组成人数由十五至二十人不等。此时的金像奖评选频遭质疑,著名导演程小东就曾提出过“金像奖是小圈子的活动,是内定的,是不公平的”,第三届金像奖最具争议的奖项是郑裕玲提名“最佳新人奖”,早已走红的郑裕玲角逐新人奖,让其他新人大呼不公,最终郑裕玲毫无意外的拿了此奖,也导致金像新人奖的提名资格重新作了修订。

  推陈出新是当时金像奖的鲜明特色,在金像奖的表演奖评选上,除了最佳新人奖,影帝影后这些大奖对新人同样重视,甚至近乎偏向,前三届获得影后的惠英红、林碧琪、叶童皆为入行不久的影坛新人,惠英红曾感慨过得奖对自己的影响:“对于一个当时拍戏只有一年经验的新人来说,绝对是一只强心针。”

  
(责任编辑:长江一号)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洪金宝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