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娱乐-搜狐
娱乐频道 > 戏剧 drama > 话剧

老舍诞辰110周年:京城忆老舍 排戏说相思(图)

老舍
老舍
北京曲剧《茶馆》
北京曲剧《茶馆》

北京人艺举办“纪念老舍先生诞辰110周年展”
北京人艺举办“纪念老舍先生诞辰110周年展”
新版《龙须沟》剧照
新版《龙须沟》剧照

葛优在《西望长安》中的扮相
葛优在《西望长安》中的扮相

新评传《老舍的沉浮人生》
新评传《老舍的沉浮人生》


  今天是老舍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日,半个世纪后复排的话剧《龙须沟》、新版北京曲剧《茶馆》、葛优致敬演出的《西望长安》在此期间接连登场,以缅怀这位向世界展示“京味文化”的文学大师。

  “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老舍先生曾说,在他入墓的那一天,愿有人赠给他一块短碑,刻上这么一句话。“小卒”如何尽责呢?老舍这样表述:“我是文艺界的一名小卒,十几年来日日操练在书桌上与小凳之间,笔是枪,把热血洒在纸上。

可以自傲的地方,只是我的勤苦;小卒心中没有大将的韬略,可是小卒该做的一切,我确是做到了。以前如是,现在如是,希望将来也如是。”

  今天,是老舍先生诞辰110周年的纪念日。不久前,来自老舍纪念馆、北京民俗学会等人士齐聚北京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的老舍故居,以民间的礼仪,祭奠这位向世界展示“京味文化”的文学大师。这项以“体验老舍作品,弘扬京味文化”为主题的纪念活动,拉开了老舍纪念馆建馆十周年暨老舍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的序幕。

  老舍先生的儿媳于滨教授介绍,每年的2月3日,他们一家人都会聚一下,一起想念这位温情的老人。老舍先生生前提倡勤俭,连写给儿子的条幅上也是“勤俭持家”,所以家人对今年的纪念活动也力求简约,其中的“重头戏”,应该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重排老舍的三部经典话剧。

  近一个月以来,与老舍渊源深厚的北京人艺张罗着复排《茶馆》、《骆驼祥子》和《龙须沟》。其中《龙须沟》自1月14日开始上演,除大年三十、初一停演外,春节期间的演出引起了观众的热烈反响。2月14日,《茶馆》也将隆重登场,届时北京人艺还将举行老舍铜像揭幕仪式,并邀请老舍研究会的专家到场见证。此外,在3部作品演出期间,首都剧场大厅还推出了老舍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展,让观众了解先生的创作与生活。

  老舍先生一生共创作完成了26部话剧。重演老舍经典话剧,被普遍认为是缅怀先生的最佳方式。其实,北京还有一种曾受到老舍先生推崇的“曲剧”,用独特的说唱方式演绎了多部老舍先生的作品。1月23日、24日,北京曲剧团在长安大剧院公演了新版曲剧《茶馆》,以纪念老舍先生。此外,由葛优主演的老舍名剧《西望长安》也于1月19日至21日再度登陆北京保利剧院,葛优说,他希望借此剧向老舍先生致敬。

  《龙须沟》:半世纪后再现舞台

  目前正在首都剧场上演的《龙须沟》,距离上一次由北京人艺排演,已经过了56年。

  《龙须沟》是老舍先生在1950年创作的剧本。1949年以前,龙须沟曾是北京的一条臭水沟,周围住着卖力气、耍手艺的下层劳动人民,生活环境极端恶劣。1949年老舍先生从美国回到北京,看到新中国一派新气象,自己也热情高涨。他通过《龙须沟》,歌颂了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政府改造龙须沟、造福百姓的便民工程,描写了龙须沟旁一个小杂院4户人家在巨大社会变革中的人生起伏。他希望“抓住臭沟不放,达到对人民政府修沟的歌颂”。

  1951年2月,《龙须沟》由“老人艺”话剧队首演,焦菊隐执导,于是之、叶子、黎频、韩冰、郑榕、杨宝琮、李大千等主演,并于1953年11月由成立不久的北京人艺重排,原班人马演出。该剧以浓郁的生活气息、真实感人的人物形象和地道的京味特点,奠定了北京人艺现实主义创作道路的基础,也成为了老舍的代表作之一,并使他因成功创作此剧而获得政府颁发的“人民艺术家”称号。据当年的主演郑榕回忆,演员们最爱听老舍先生读剧本,“听他一读,仿佛这个人物就活了!”

  然而,由于一些原因,《龙须沟》在1956年以后一直未能再次上演。如今,老版《龙须沟》中的演员有的年事已高,有的卧病在床,有的已经离世。为此,北京人艺决定在今年老舍先生110周年诞辰之际,让这出尘封已久的作品重现舞台。

  此次复排的《龙须沟》由老导演顾威执导,杨立新接棒于是之饰演程疯子,张万昆、杨桂香、郭奕君、蓝法庆等北京人艺的骨干演员都出演了剧中角色。据介绍,顾威修改了老版剧本,削弱了政治性,更强调人的价值回归,使之更能适应现今的时代。新版对细节的处理也是非常到位的,这也得益于老舍先生原文对细节的处理。“这一次,我们全部要按老舍先生的原意恢复成最初的状态。”顾威说。

  从内容上来看,《龙须沟》的故事性并不强,大多是老百姓的生活琐事,但在这琐事中可以感受到生活的凄凉与沉重。丁四家揭不开锅,赵大爷病着也不瞧大夫,程疯子没法放开唱,王大妈对二春的责骂,小妞子淹死在臭水沟……上半场的氛围令人窒息。不过到了下半场,演绎解放后龙须沟的改造工程,气氛就变得有趣和喜庆。

  顾威介绍,老版《龙须沟》是符合当年时代要求的,而新版从文本上进行了修改,“使这出戏不再是一个修臭沟的故事,而是讲一个人,一个因为社会大环境而潦倒到失去尊严的人,他却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最终重新获得人格的完满。”

  另一部由北京人艺复排的老舍作品《茶馆》,依旧是由包括梁冠华、濮存昕和杨立新在内的“茶馆铁三角”组合主演,加上冯远征、何冰、吴刚、宋丹丹、龚丽君等众多明星加盟,可称是人艺最强阵容。《骆驼祥子》则由当红小生于震和实力派女演员王茜华分别饰演祥子和虎妞。

  《茶馆》:北京曲剧版本彰显说唱艺术

  早在10年前,北京曲剧《茶馆》就创造了在北京市工人俱乐部演出100场的纪录。

  什么是北京曲剧?它是发源和形成于北京的剧种,音乐唱腔源于单弦曲牌。由于它兴起于解放后,所以它没有传统剧本,有影响的剧目以现代、近代题材为主,也有一些历史生活题材的。

  北京市曲剧团团长凌金玉介绍,老舍先生在1952年就为北京曲剧创作了剧本《柳树井》。在此之前,以魏喜奎为代表的一批老艺术家运用曲艺的形式编演了一些带有戏剧成分的作品,起初冠名为“曲艺剧”。老舍先生看后感觉这个形式很吸引人,曾撰文描述这种曲艺剧是话剧、歌剧、京戏、评戏和曲艺掺合起来的东西,有点“四不象”。后来老舍为曲艺剧创作了剧本《柳树井》,还建议曲艺剧把“艺”字去掉,干脆取名为“曲剧”,并为曲剧的发展提出了一些非常中肯的意见。

  凌金玉是新版曲剧《茶馆》的出品人和监制,他表示,此次《茶馆》的上演集合了北京曲剧团老中青演员的精锐力量,由第十七届梅花奖获得者张绍荣出演“王掌柜”,第六届文华奖得主孙宁出演“刘麻子”,许承章、秦鸣、王皓、盛国生、孟宪荣等在剧中出演了重要角色。

  新版曲剧《茶馆》也是由北京人艺老导演顾威执导,顾导透露,该剧在保持原著风貌的基础上,充分运用了曲剧特有的说唱艺术手段,以及极富北京地方音乐韵味的唱腔,进一步挖掘和表现原剧的意蕴。比如第一幕开幕时,通过合唱、轮唱、对唱等手法,在音乐的烘托中将清末茶馆的氛围、形形色色茶客勾勒出来。而在第三幕结尾时,话剧中是王利发、秦二爷、常四爷边喊边撒纸钱为自己祭奠,这里就改为三个老人在悲壮的音乐声中轮唱着“出殡歌”撒纸钱,更能表现出他们的凄凉和绝望。另外,曲剧一改话剧幕间快板的串联形式,用一老一少凄凉的卖唱形式串起三幕戏,极具曲剧特色。

  《西望长安》:葛优向老舍致敬

  《西望长安》最近在北京重新登场,引起了新一轮的购票热潮。主演葛优透露,此次在老舍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演出之后,该剧也结束了两年多的全国巡演。

  首演于2007年的《西望长安》,已经巡演了50多场,还入选了纪念中国话剧诞辰100周年展演的经典剧目。葛优也因为主演剧中的“骗子”栗晚成,而获得中国话剧金狮奖的最佳男主人公奖。虽然葛优属于时隔20多年后重返舞台的话剧“新人”,但出色的演出依然使他迅速适应状态,演得游刃有余。对于出演电影和话剧的区别,他笑言:“演电影只是演了一堆素材,演话剧才是演戏,越演话剧越觉得享受。”

  《西望长安》的剧本虽然属于讽刺剧,但其实是一个悲剧,在历史上曾是一个重大突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于老一辈的观众来说,舞台上那些特色鲜明的台词、服装等都让他们感到亲切。不过为了拉近与年轻观众的距离,剧中加入了不少时尚元素。导演娄乃鸣表示,他在剧中进行了一些“时空改造”,比如“骗子”葛优在舞台上高歌台湾音乐人陈升写于上世纪90年代的《北京一夜》改编版,还大跳印度舞和“摇滚迪斯科”,剧中更有《碟中谍》等好莱坞大片的电影音乐……老舍先生之子舒乙对这些新元素十分认可,他认为该剧的舞美设计十分巧妙,FLASH的创意也很好,大幕一拉开就能让人感到强烈的刺激感。

  《老舍的沉浮人生》:老舍与诺奖

  关于老舍先生是否在上世纪60年代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多年来常有人猜测、揣摩。最近由东方出版社出版了评传《老舍的沉浮人生——飞扬与落寞》,该书作者蒋泥直接向瑞典文学院院士、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索取第一手资料,分析评价了老舍先生与诺贝尔文学奖之关系。

  据介绍,《老舍的沉浮人生》精心剖析了老舍先生成长过程中的曲折机缘、情感历程、作品的艺术特色以及1949年以后的经历和表现,最后还从多个角度复制出老舍沉湖自尽前的历史场景。此外,该书还第一次详尽披露了老舍先生情感生命里的几位重要女性人物——初恋情人刘小姐、作家赵清阁以及妻子胡絜青,介绍了老舍与她们之间的情感事迹,以及这些女性在老舍先生的文学作品里的具体表现。

  蒋泥在写作该书时,大量吸取、评述、分析了国内外优秀学人关于老舍先生的最新研究成果,从老舍先生的出生、出道、情爱、创作、离乱、个性、地位、自杀等入手,概括了老舍先生的一生与创作,其中谈到的一些问题引人入胜。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1899年出生在北京西城小羊圈胡同。1918年老舍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时,他正在北京公立第十七高等小学任校长。“五四”运动对他的思想和人生道路的选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24年,他赴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华语教员,并从事文学创作。1929年,他取道新加坡回国。1930年至1936年,老舍先后在山东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1936年,他辞职专事写作。抗战期间,他只身前往武汉,投入到文艺界的抗日洪流之中。建国后,老舍先生热情高涨,创作了大量的话剧、京剧、儿童剧。1966年,老舍先生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享年67岁。

  老舍先生一生创作了约计800余万字的作品。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二马》、《猫城记》、《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剧本《龙须沟》、《茶馆》,另有《老舍剧作全集》,《老舍散文集》、《老舍诗选》、《老舍文艺评论集》和《老舍文集》等。老舍先生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

  

(责任编辑:炊烟)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老舍 | 葛优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