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娱乐-搜狐
娱乐频道 > 电影 Movie > 电影新闻

海峡两岸暨香港电影导演研讨会昨天闭幕(图)

  内地导演何平(中排左一)、冯小刚(前排左四)、张建亚(前排左五),台湾导演侯孝贤(前排中间)等都出席了此次研讨会。

  电影诞生时被命名为第七艺术,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如今电影更多时候是与市场、产业这些商业化的名词联系在一起。电影的传播媒介导致了这个结果。放映机的诞生、电影院的出现,都为电影这门艺术提供了商业运作的可行性。而回看百余年电影发展的历程,会发现电影产业的原动力在于影院需要产品,经过一代代电影人的前赴后继,也才有了如今算得上百花争艳的电影市场。不过,如今的华语电影市场只能算是“亚健康状态”。而在昨天闭幕的海峡两岸导演研讨会上,“市场”也成为与会导演们讨论最多的一个话题。


  健康市场模板:法国电影市场

  好莱坞无可争议是如今全球的电影中心。然而,说到电影的健康发展,台湾导演侯孝贤更愿意将电影的发祥地———法国,作为模板推介给三地的华语电影人。

  “在法国,凡"经营"电影都必须对这个行业有所回馈。”侯孝贤解释说,在法国的电影中心,专门有一个为本土电影设置的“户头”,“戏院要将每张戏票的11%交回,存入这个户头,来年再为其他法国电影拍摄所用。另外,因为电视台也会使用电影的影像资料,所以法国政府规定电视台每年要将总营业额的2%到3%也交给电影中心。”据侯孝贤介绍,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法国政府已经开始着手,要求使用电影影像的网络每年也要缴纳一定的营业收入,用于保证法国电影储备金的充足。

  在侯孝贤看来,后备资金循环系统的建立,至少保证了法国电影界可以定期有年轻导演涌现,不会像去年的台湾电影市场那样,十几年不出现一个新导演,突然一年间出了十几个。

  亚健康市场之中国台湾

  好莱坞说了算 新导演走不出去

  台湾导演朱延平形容去年台湾新导演的“冒尖”,就像是“闷锅被打开了,一下子都出来了”。然而,让大S有大胆裸露表现的《爱的发声练习》的导演李鼎直言不讳地说:“据我所知,在5月5日前,全台湾一共只有两部新片开机。没想到的是,到了年底,一下子出了那么多片子。”花团锦簇的背后,是台湾电影人还在为拍摄资金要去哪里找而犯愁的事实。被誉为“台湾电影之光”的魏德圣毕竟只是个案,而且朱延平对于《海角七号》的“有所保留”在于,该片是由美国公司担任台湾地区的发行工作的。

  十几年前,台湾向好莱坞电影全面敞开怀抱。这个更多着眼于当时眼前利益的决定,一下子把台湾电影打倒在地。后来转道内地发展的朱延平回忆说:“本来好莱坞电影在全台湾放映的时候,只有七八个拷贝。后来一开放,电影院里变成只剩下好莱坞电影。而且美国八大公司非常强势,你要放《蜘蛛侠》吧?要《哈利·波特》系列吧?好,那你得听我的。我(好莱坞)的电影要上的时候,电影院里只能有我的海报,我们公司新片的预告片。”朱延平说,自己当时拍摄了一部新片,“我跟那个戏院老板是多年的好友,我去求他,就让我贴两张海报。他很为难,说让美国片商看到就不好了。”后来,朱延平的两张海报被张贴在影院电梯的地板上,“如果你刚好鞋带松了,低个头,那就能看到了。”

  海报只能贴在地上,至于华语电影的新片预告,更是滑稽得只能配上英语才有可能播放。“《卧虎藏龙》、《英雄》,包括张艾嘉的《20、30、40》的预告片在台湾戏院里,都是英文旁白。”朱延平说。除了美国八大公司发行的电影,其他华语片在台湾电影院里曾经几乎难以立足。朱延平说,台湾地区有段时间出台奖励“政策”,每年本土电影票房前三位的电影可以拿到100万至300万新台币的奖金,“但有一年,第一名的台湾电影只卖了65万,第二名是50万,第三名只有20万。就是说奖金要远远高于票房……后来,"政策"又修改说,本土电影票房过100万的才有资格拿那个奖金。”

  虽然去年台湾电影市场异常繁荣,但台湾导演拍摄的电影中,只有朱延平的《大灌篮》在内地公映。对此,朱延平自己也很“郁闷”:“我到内地拍片十年了,十年来,(来内地拍片的)台湾导演还是只有我一个!”

  内地导演郑洞天从电影内容、形式上分析,认为台湾导演的电影是适合内地市场的,因为,大家都是爱好“文艺片”的。但诚如侯孝贤导演所言:“如果要去内地拍戏,我至少要在那里呆十年,了解那个地方的人和事,否则我不敢去拍。”这一句“不敢”,阻隔了内地与台湾的电影市场融合,由此也引发了,尚未立足国际的台湾年轻导演们,只能在本土寻找有限的电影投资。而在资金不足时,他们只能通过抵押个人资产的方式换取一部新片。所以尽管去年的台湾新电影很繁荣,但他们的下一部依然不知道在哪里。

  亚健康市场之中国内地

  大片占据银幕 年轻导演拍电视剧挣钱

  三地市场中,拥有13亿人口,票房以每年20%的增长速度递增的内地市场,无疑被认为是华语电影“最好的发展”。而曾在北京怀柔影视基地工作过的陈可辛、王晶等香港导演还认为,他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华语电影可以拍出《蜘蛛侠》。

  然而,内地电影如今还需要面对一些事实。根据谢飞导演的统计,截至2007年末,中国内地观影人次不过1.14亿。就内地十几亿的总人口而言,还没有达到一个人每年进一次电影院的平均值。而在1978年,观影人次达到293.1亿,平均每个人一年要进29次电影院。谢飞导演形容如今的电影市场已经“结束大电影时代,进入小电影时代”。北京保利博纳负责人于冬说:“2002年内地有1000多张银幕,其中70%是大型的单厅影院。在内地电影市场起步发展了五年之后,内地市场有了4300张银幕,其中80%是多厅的现代化电影院。”

  但处于原始积累期的内地院线,还没有学会善用不断增长的银幕空间。郑洞天导演指出:“内地院线的老板们在营销上,还是坚持票房是衡量电影产业的第一指标。哪部电影能多卖一张票,我就多给它一张银幕。因此才会导致,《非诚勿扰》公映后,《叶问》、《女人不坏》都没了放映空间。”

  对年轻导演们而言,内地的电影市场更“残酷”。在此次导演研讨会上亮相的大部分内地导演,介绍自己动态时都说“好久没拍电影了,一直忙着拍电视剧挣钱”。《凤凰》的导演金琛就是一个实例。在东京电影节载誉归来后,他面对的是内地市场对《凤凰》的“遗忘”。最终《凤凰》赔了一半的制作费,金琛只好再回头拍电视剧,赚钱还给投资方。

  亚健康市场之中国香港

  北上水土不服 本土扶植门槛太高

  香港电影的发展史表明,仅靠香港本土市场来消化港片,显然是不足以支撑产业的良性发展的。然而,香港导演的“北上”之路还走得不是太顺畅。当陈可辛、陈嘉上、吴宇森等香港导演的合拍片在内地市场以亿元票房计之时,还是有相当一部分香港制造的合拍片,在进入内地市场时遇到了阻碍。据统计,香港地区在2008年共计有50多部新片产出。除了《画皮》、《赤壁》等合拍“大片”大卖,《深海寻人》、《大搜查》等中型成本的合拍片,在内地市场的票房成绩都不算理想。而且,还有很大一部分更纯粹的港片根本无缘内地市场。如何为这部分电影营造更好的市场,成为“香港电影发展基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007年10月香港电影发展基金的成立,标志着香港特区政府有意“挽救”一步步陷入危机的香港电影。但前香港电影金像奖主席文隽表示,这个基金在某种程度上太过“商业”,“他们不是把电影当文化,而是作为一种投资。”香港电影发展基金在扶植香港本土电影上,门槛设定过高。例如,对每部1200万港元投资以下的电影,资助最高上限为制作费的30%,但这30%在影片进入市场后,将被收回。“这样的限定使得我们在找另外70%的资金时,遇到很大问题。”香港导演彭浩翔说,“你不可能要求商业投资人,最后在计算回报率时,必须先减去制作费的30%,然后再按照一定的比例跟我们导演来分成。而且,如果我能那么容易找到那70%,我又何必填一大堆表格,去跟你借这个必须要还的30%呢?”高门槛的设立,让去年找电影发展基金借钱的香港导演只有16人。这个数字,与台湾地区每年有六七十部作品争取电影辅导金的热闹场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另一个让香港导演不能接受的条款是———所有申请的影片,必须保证其导演或者监制在过去10年拍过2部电影。“这就很不合理啊,你说谭家明导演和张坚庭导演,他们两个合组个公司也申请不了这个基金。”文隽说,“电影不是计算出来的,我们虽然一直在说市场,但电影毕竟还是创意文化,如今却被政府拿来当生意做。”

  小结

  大华语电影市场有待建立

  关于华语电影的明天,此次参与海峡两岸导演研讨会的近两百位导演,都一直看好。甚至有“就算不能匹敌好莱坞,至少能有别人一半的市场”这样的说法。但关键在于,要如何更好地把大华语地区电影的理念建立经营起来。侯孝贤导演提出,香港电影发展基金可以降低一些门槛,甚至可以和台湾的辅导金合作,让香港和台湾的年轻导演们,两边都找一些钱,这样拍片相对容易。郑洞天导演提出,所有电影人应该向冯小刚导演学习,在确立市场品牌效应之后,逐渐把自己骨子里的“文艺电影”特质,注入“为人民服务”的电影中去。郑洞天导演在发言中有一个论点:“三地导演的电影越拍越像了,慢慢地,就不再是三个地方的电影,而是一个地方的了。”
(责任编辑:CL)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侯孝贤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