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如果说电视剧《奋斗》对“奋斗”这个大家熟知的名词做出了新解读,甚至有人表示“80后是奋斗还是享受”。那么,昨晚在保利剧院首演的话剧《奋斗》,则更是离人们心目中理解的“奋斗”相差十万八千里。
石康的《奋斗》被搬到话剧舞台上,基本删去了原剧本中所有与工作、事业相关的人物和内容,而把全部的笔墨都放在了陆涛、夏琳、米莱、向南、杨晓云、华子、露露、猪头这一群“80后”年轻人之间的爱情纠葛上。剧中的台词保留了石康的“贫嘴”风格,例如“孩子可以生,可就是拉扯起来太不容易了,吃口火腿怕吃出铁丝来!吃个包子怕咬着纸壳!你说万一要再错喝了奶粉该怎么办?多危险啊!”“从今以后,你就是我老婆啦,想找死就试试跟别的男的说话啊?”“从今以后,你就是我的钱包啦,活腻了就试试给别的女的花钱啊!”“记住了,坚贞的爱情一定是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之上。
虽然演出一开始,“陆涛”做梦梦见自己老年时因为“对社会零贡献”而被枪毙;但剧终时,所有演员登台朗诵一段台词,对“奋斗”重新做出了解释:“什么是奋斗呢?是达到目标的过程吗,是实现愿望的努力吗,是得到满足的牺牲吗,是抵御伤害的准备吗,是摆脱厄运的挣扎吗,是冲破尴尬的撞击吗,是兑现诺言的执着吗,是填补空虚的表演吗?不,那都不是奋斗。奋斗,是信念,是信心,是激发乐观的动力,是抚慰伤痛的药剂,是面对绝望的铠甲,是证明自我的利器。我们要奋斗,大家都在奋斗,大家都要奋斗!让我们一起,为了爱,为了存在,为了明天,奋斗吧!”
无论是剧中表现的这群“80后”年轻人“挥霍青春”、“结婚就结婚,大不了离呗”的生活方式和感情态度,还是演员们很“雷人”的表演方式,都与如今话剧舞台上的其他作品有很大不同。记者分别采访了几位不同年代出生的观众,没想到得到的评价大相径庭。
60年代出生的一位中年男性观众表示:“80后一代的生活态度和人生经历和我们之间相差很远,但觉得很新鲜也很有趣。”
一位70后观众则又骂又笑道:“看这个戏的感觉就好像看芙蓉姐姐,一方面觉得很‘雷人’(网络流行语,大意为受惊吓,被震撼等),但一方面又很好奇它到底说些什么。但实在不觉得它的内容和‘奋斗’有什么关系!”
而“80后”的几名年轻人则表示:“戏挺逗的,但80后的生活不全是这样。也许每个人心目中理解的‘奋斗’都不一样吧!”本报记者王润文白继开摄
![]() |
热门电视剧《奋斗》的话剧版11月4日至8日将上演于北京保利剧院,目前该剧正在紧张的彩排中.此番由选秀新人张晓晨出演男主角"陆涛"...
08-10-20 16: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