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娱乐-搜狐
娱乐频道 > 电视 TV > 30年电视秘史

第九回:文人戏的标杆之作《围城》里的百态众生

  [卷首语]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三十年间,有人从咿呀学步的孩童长成了翩翩少年;有人从懵懂少年变成了成功人士;也有人渐渐步入了蔼蔼暮年……三十年间的巨变自不必多说,其中有一样东西,不得不说是伴随着绝大多数的中国人一起长大的,那就是——电视剧。三十年间我国电视剧无论是制作、题材还是影响力都不断的发展壮大着,然而驻足回首,你是否还记得起那多年前曾陪伴自己度过一段段难忘时光的剧集?
    从今天开始,搜狐娱乐将带您一起去回忆改革开放三十年间那些传世难忘的经典之作,还有那一段段你知道和不曾知道的故事……欢迎持续关注!【作者博客
    [怀古第一回:王扶林开连续剧先河 《敌营十八年》床戏惹风波]
    [怀古第二回:《血疑》哭倒半个中国 《排球女将》掀女排风暴]
    [怀古第三回:武林至尊老《射雕》 初恋情人《上海滩》]
    [怀古第四回:苦情剧鼻祖《一剪梅》 催泪大师《星星知我心》]
    [怀古第五回:光怪陆离《西游记》 八十一难成“真精”]
    [怀古第六回:亦真亦幻《红楼梦》 众人命运尽其中]
    [怀古第七回:《四世同堂》重整河山 严肃经典后生难及]
    [怀古第八回:万人空巷说《渴望》 娶妻当娶刘慧芳]

第九回:文人戏的标杆之作 《围城》里的百态众生

  《围城》诞生于1990年。那时候,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文化批评还没被娱乐八卦所取代,职业骂手和网络暴民还没滋生,还有人不问市场、不计成本地雕琢电视剧:十集的《围城》剧本准备了三年,实拍又花了半年;主角个个形象、气质、演技俱佳,配角也无一人无来头。这样的生产方式至少是绝后的,这部作品的魅力是永恒的,正所谓一分诚意一分收获。

《围城》作者钱钟书和夫人杨绛

  《围城》是中国最有名的“文人小说”,创作于1946年,小说中活画了四十年代的知识分子群像。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远离战争年代抗战救亡的宏大主题,这部小说长期受到冷落,尘封30年,直到1980年才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发行。之后,随着文学风向的转变,加上海外学者夏志清的鼎力推荐,这部小说逐渐被读者认可、喜爱,一股“《围城》热”悄然兴起。

  上海导演黄蜀芹动了把《围城》搬上银幕和荧屏的念头。黄蜀芹是个敏锐的女导演。1983年的《青春万岁》、1987年的《人-鬼-情》都引起不小的震动。《围城》之后,她又在1994年改编叶辛小说拍了知青题材的电视剧《孽债》,在上海引起收视狂潮。

《围城》导演黄蜀芹

  黄蜀芹是海派戏剧家黄佐临的女儿。而黄佐临和钱钟书夫妇颇有渊源。这当然都是促使钱钟书同意改编的有利因素。1989年9月,黄蜀芹和编剧孙雄飞专程从上海赶到北京拜会钱钟书。在谈到《围城》主题时,杨绛写下了一段话:“围在城里的想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后来,这段话被设计到片头里面,每集出现。

  尊重原著是电视剧的第一原则

  不用说,水再大也漫不过金山寺,电视剧走红首先是因为小说好。《围城》不以故事见长,也没有动人心魄的爱情,它真正拿人的地方在于,钱钟书把他的人生体味用很俏皮、很机智、很上口、很入心的方式写进去了,甚至是有点“愤青”的气质。将一干文人刻薄、世俗的众生相一览无遗的展现在世人面前。

  一般来说,最小说化的东西和最影视化的东西,除非一方遭到毁灭性的损害,是不可能完全融合的,然而《围城》做到了。尊重原著是《围城》编导最明智的抉择。对于《围城》的改编,钱钟书最初的立场是“不支持,不反对”,也是“眼不见、心不烦”的意思。导演兼编剧黄蜀芹和另两位编剧先也想大刀阔斧来着,改着改着发现此路不通,又回到了死心塌地的萧规曹随。不再添砖加瓦,不再乱说乱动,把太枝蔓的东西删掉,把散乱的同类项合并,把不清晰的地方补足,就得到了一个好本子,一个钱钟书、杨绛认可的本子。

  《围城》众生相 无一不符合观众想象

  文学名著上电视,最难的是让荧屏形象与观众的文学想象相吻合,《围城》这点做得非常好,很多人物像是从书里直接跳进电视机。

陈道明饰演的方鸿渐活脱一个酸腐的小知识分子

  方鸿渐无疑是剧中最重要的人物。陈道明用了“一惊一乍”表演法,总是神情落寞地游离于周边环境,每被旁人问到和提及,都是先吃一惊,才回过神来。这制造了强烈的喜剧效果,也在不断深化人物性格:方鸿渐永远是个尴尬的局外人。陈道明祖籍浙江,长于天津,在进入中央戏剧学院之前,他曾是天津人艺的学员。为了得方鸿渐那句“李先生不得了,了不得”的神韵,他练出一口尖声尖气的“上海普通话”,这种口音使方鸿渐耍贫嘴的时候如虎添翼,酸腐小知识分子的风采尽出。《围城》播出之后,钱钟书给陈道明写了一封信表示嘉许之意。

葛优的“李梅亭”有色心无色胆

  葛优演的李梅亭也故意用了“沪普”,但不及陈道明不着痕迹,京片子一有机会就溜达出来。好在葛优形象独家、演技过硬,把李梅亭演成了经典丑角。他偷听苏州小寡妇的墙根,被仆人阿福骂了猪猡,先挺身还嘴,后闭门不出,摆明了有色心无色胆。孙小姐病倒,他不情愿地拿了几颗仁丹出来,终究全塞到了自己嘴里……早年的葛优是反派专业户,《代号美洲豹》里劫机犯、《黄河谣》里的土匪“黑骨头”、《烈火金刚》里的伪军头目刁世贵,《霸王别姬》里的袁四爷,演得也很好。

吕丽萍的“孙柔嘉”淑女外表下透着世俗的小算计

  吕丽萍的“孙柔嘉”淳朴中带着世俗,大家闺秀外表下小家子气的算计,这个度最难把握。世俗的一面用力过猛,就成了奸诈。淳朴的一面强调太多,就成了传统淑女。吕丽萍把个俗妞演得不文不火,恰到好处。吕丽萍曾回忆说:“书里人物能不能和我们演员对上号,当时是很大的压力。后来播出以后,孙柔嘉让当时的大学生害怕,怕娶到这么一位不智慧、爱计较的女性,我才松了口气。”

英达的“赵辛楣”志大才疏

  英达的“赵辛楣”还好。小说本身就没赋予人物什么光彩,口口声声说是“政治家”,“教书是为了培养干部”,其实他那点纵横捭阖,顶多管理个幼儿园。跟汪太太不清不楚那段本可大做文章,见出他的真性情,不知道怎么就肤皮潦草地过去了,可惜了的。感觉他就是一牌架子,他的家世、气度、手段,要么是为了替方鸿渐解围,要么是为了映衬他的一筹莫展。英达把《围城》好有一比:“跟《渴望》比,《围城》是隽永的,经得起反复播放的。”

李媛媛的“苏文纨”让人恨不起来

  李媛媛这个演员有台缘,她的“苏文纨”让人恨不起来。剧本没少给她下药:抄袭的糗事儿也干了,棒打鸳鸯的德也缺了,挑动男人吃醋的荣也虚了,选错丈夫的眼也现了,就是不讨厌。很难说这对于一个职业演员来说意味着什么,一方面,这说明她的演技不错,以前的好人形象不可动摇;可这也意味着她此时此刻的角色失败了,没做到收放自如。

史兰芽的“唐晓芙”唯独欠缺一点“仙气”

  史兰芽的“唐晓芙”也还好。钱钟书最偏爱此女,是按照可望而不可及的仙子来写的。仙子自然不能写得太具体,一具体就深入,一深入就世俗。问题是,仙子的感觉有了,选角可就难了。寻找《红楼梦》中的林妹妹有多难,寻找《围城》里的唐小姐就有多难。史兰芽算是很青春、很清纯了,但如果高标准严要求一点,还是欠缺一点只应天上有的脱俗气质。《围城》使16岁的史兰芽一夜成名。多年以后,人们能记住的还只是“唐晓芙”,尽管她演了《曹雪芹》的红颜知己绮筠,演了《铁道游击队》里的芳林嫂。史兰芽抱怨说:“因为很早涉足影视圈,不了解实情的人总以为‘唐晓芙’现在至少有40多岁了,接到最多的剧本就是一些母亲的角色。其实我在中戏时比王学兵、李亚鹏还低一届呢!”

  《围城》之后,文人电视剧又出了一部王志文主演的《南行记》。所谓文人剧,应该是“文人写,写文人 ”。如果说从小说到电视剧,《围城》是吸取文学的戏剧结构和语言的艺术营养的成功范例,《南行记》主要是吸取文学的诗化意境的成功范例。1997年的陈道明再度出演的《二马》也是一部优秀的文人剧,但这两部剧都有点叫好不叫座,想来是文人情怀与主流电视观众大有隔膜之故。《围城》靠着幽默突出了“围城”,但也终究比不了同年的《渴望》群众基础深厚。这恐怕是所有文人剧的宿命。

  
(责任编辑:spirit)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