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娱乐-搜狐
娱乐频道 > 戏剧 drama > 舞蹈艺术

李紫君排《妈勒》 开始啃“硬骨头”(图)

李紫君在“鸟巢”前留影

  李紫君,一个听起来似乎陌生的名字。但是当提到奥运会闭幕式,“金风送来山水情———风情东南亚·相约在南宁”晚会,《妈勒访天边》《壮族大歌》,你也许就很熟悉了,而当你了解到这些节目都有一位南宁导演曾经参与过,你可能不得不对这人另眼相看了。这个人就是李紫君。南宁市艺术剧院编导。

  从小自认为悟性高

  美丽的柳江万古不变地蜿蜒流淌。从小喝柳江水长大的李紫君上世纪60年代出生在柳江横穿的柳州。
父亲是湖南籍人,写文章颇有文采,给孩子取了个既有诗意又很吉祥的名字,盼望的就是孩子能早日成才,为家里争气,给国家添光。

  喝柳江水长大的李紫君带着天生的顽皮好动,同时也带有在湘江边长大的父辈聪敏灵气。15岁进到宣传队,然后再到剧团上班。就是在这个时候他真正接触到舞蹈。回忆起当年为什么要学习舞蹈,李紫君的解释特别简单:“没有什么理由,就是很单纯地喜欢,就好像一个男孩子特别喜欢某一个女孩子一样。”

  和其他学习舞蹈的人吃尽苦头有所不同,李紫君学习舞蹈的道路似乎很顺利,别人摔伤缝针这样的事情,他几乎没有碰到过,“甚至连摔跤都没有遇到”,李紫君把自己学习舞蹈的顺利“归功”于自己悟性高,什么动作都是一学就会。

  悟性高并不代表懒惰,为了学好舞蹈,李紫君每天准时上班,整天泡在训练场,把每个动作都仔细练习过,因为毕竟15岁才开始学习舞蹈,这样的年龄似乎是迟了点,为此他要把失去的时光找回来。

  1994年,一次选择改变了李紫君的命运。32岁的他获得到广西艺术学院读舞蹈大专的机会。有朋友劝他,“都三十几岁的人了,还到处瞎折腾什么,待在父母身边其实挺好的”。但是面对深造的机会,李紫君没有犹豫,他简单打包起行李,就踏上了去南宁的汽车。

  事实证明,李紫君的选择没有错。在这所广西最高的学府里,他好像海绵一样吸收着知识的海洋。学到的知识越多时,他的心思开始萌动。1996年,从广西艺术学院毕业后,他没有回到父母身边,而是选择留在南宁。这里不仅有自己的家,更有自己的事业。

  李紫君把目光投向更深邃的远方。南宁是自己的家,从这个家起步,他要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排《妈勒》开始啃“硬骨头”

  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而在南宁,提供给艺术人才的机会也相对较多。初到南宁的几年里,内心从来没有安静过的李紫君总在琢磨着弄出点像样的舞蹈作品来。1999年,《妈勒访天边》剧组成立,按照指示,这个项目是要做成舞蹈诗一样的宏大作品。承担具体执行任务的南宁市艺术剧院。剧院会同专家一起研讨,在经过红水河、铜鼓等七八个方案后,最终确定以“妈妈和儿子一起寻找光明”的壮族神话故事为原型的《妈勒访天边》。

  大型壮族舞剧《妈勒访天边》的要求较高,要做成既有现代元素,又有民族元素的大型舞蹈剧。李紫君负责其中的一个章节。这对出道不久的他来说是个难题。因为虽然他也做过一些舞蹈的编导,但那毕竟是给一些小单位小打小闹的作品,现在要做一个充满戏剧冲突,又涵盖了壮族多种文化内涵的舞蹈作品,显然是一根不好啃的“硬骨头”。

  不服输的硬汉精神在李紫君身上体现出来。他利用休息时间研究国内外的优秀舞蹈作品,还抽空到广西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采风,不断寻找灵感。

  不久,《妈勒访天边》正式排练,总导演是屡获全国舞蹈大奖的丁伟。丁导还曾担任过中央台春节晚会的舞蹈总监。丁导一样以严厉而闻名,不少演员都是在他的骂声中成长起来。接手《妈勒访天边》工作后,李紫君跟随在丁伟的身边,发现丁导是个对艺术要求近乎苛刻的人,大到灯光布景,小到每个细小动作,每个地方都要亲自检查过问。这对李紫君影响很大,李紫君平时偶然有毛躁的坏习惯,经过排练《妈勒访天边》,这些坏习惯就渐渐改掉了。

  好创意被“枪毙”灰心好几天

  由于是第一次排练大型舞蹈,剧团里不少演员少不了在排练的时候被严厉的丁导批评。虽然丁导没有直接批评李紫君,但是李紫君认为丁导批评演员,其实也就是在批评他们这些编导。于是,在排练过后,李紫君都会找演员一起商量,怎么把舞蹈排得更好。

  “舞蹈排练过程其实就是痛苦并快乐的过程。”李紫君这样形容他的30年舞蹈生涯。李紫君说,被否定的时候好似下地狱,取得成绩的时候像上天堂。而在这个地狱和天堂行走的过程里,李紫君一直走得执著而认真。他回忆排练《妈勒访天边》初期阶段时,自己的创意被否定过好多次。比如有一次,他排练了一组蚂拐舞,男演员全是蹲着跳舞,形象逼真,气势也不小,但是丁导看过,一下就否定了。好不容易想出来的创意,一下就被总导演给“枪毙”,李紫君的似火热情被迎头浇了一盆凉水。他内心难受了好几天,但是后来回过头来发现自己当时的认识还是比较肤浅,丁导的“枪毙”是正确而及时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辛勤排演,在随后的几年里,《妈勒访天边》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文华新剧目奖”、荷花奖、全国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佳精品剧目等多项大奖。

  接下来,李紫君又为广西艺术学院排练《壮族大歌》。这是李紫君担任主要编导的作品。在作品中有李紫君很多独特的创意。这组舞蹈动作极具戏剧性。在排练的时候,学院特别邀请北京的专家来指导。冯双白等专家看了后都直喊“好!谁说广西没有好的舞蹈,这不是好的舞蹈吗?这个舞蹈拿到外面去比赛一定拿奖!”

  后来,果然如专家所言,这个舞蹈在2003年获得全国第七届“桃李杯”舞蹈比赛创作和表演双金奖。2005年又获得中央电视台CCTV电视舞蹈大赛二等奖和优秀作品奖。

  在频频获奖后,李紫君开始被业内关注,个别单位甚至想挖走这个人才,一些专家就开玩笑对李紫君的领导说:“这是个人才,一定要看好哦!”

  遇见大导演 结下奥运缘

  李紫君接下来认识了又一个在生命中有过重要帮助的人———章东新。章东新是中国东方歌舞团(国家歌舞团)导演,这个人和南宁很有缘分。他分别担任过2004年、2006年的风情东南亚晚会的执行总导演和总导演。

  这两年的晚会,中国东方歌舞团和南宁市艺术剧院有着密切合作。因为晚会的缘故,李紫君成为章东新的助手。李紫君的聪明、勤快正是章东新所欣赏的。在忙完南宁晚会后,章东新又继续担任一些全国大型晚会的导演。章东新发现身边似乎少不了李紫君这样的得力干将,于是又邀请李紫君担任了2006年文化部春节晚会、全国十运会等多台晚会编导。

  李紫君没有想到生命中一个特别神圣的时刻就要到来。2006年11月,由于平时在一些晚会的出色表现,南宁市艺术剧院的几位导演就进入了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运营中心有关负责人的视野,经过层层选拔考核,他们进入到中心工作。而奥运会闭幕式中的重要章节《记忆》篇章光是准备就经过了一年的时间。《记忆》篇章导演组的组长就是李紫君。

  闭幕式的每个环节都是经过反复地修改,甚至一些环节是推倒重新做的。李紫君与其他导演共同努力奉献的一台历史性的晚会,显示了我们中国人的力量和豪情,很多观众看了后都激动得直掉眼泪。

  与爱妻并肩为奥运作贡献

  这次到北京为奥运会做编导,李紫君、王竹和刘滨都是南宁市艺术剧院的导演。作为一个团队,他们3人都是奥运会闭幕式第二节《记忆》篇章的导演。而有意思的是王竹就是李紫君的爱妻。他们为舞蹈事业而走在一起多年。

  在北京的一年多里,夫妻俩天天见面,天天要为一些细节争吵。但是夫妻俩吵架归吵架,吵完后继续忙工作。李紫君笑着说:“没有谁赢谁输,谁在理就听谁的。”

  事实也是这样。虽然在做舞蹈这行上,李紫君做的时间要比王竹长,但是他们彼此都是对方的老师,互相帮助,共同前进。李紫君承认自己有时候比较马虎,而王竹作为女性,则很细心,她给自己的丈夫———《记忆》篇章的组长,提过很多有效的建议,比如注意演员安全的措施,比如一些细微动作的处理等等。李紫君幸福地说:“我老婆是我的贤内助,没有她还真不行。”

  北京的时光幸福而匆忙,李紫君至今还沉浸在回忆中,回忆那些和张艺谋导演以及其他群众演员一起吃排练餐的日子。一年多后,李紫君和南宁市艺术剧院的“战友”一起回到南宁。让李紫君感动的是,单位领导很支持自己的工作,没有提任何要求;李紫君的父母也很体谅儿子。母亲生病了,也对儿子隐瞒,父亲还很快给儿子写来一封四五页长的信,在信里写满了一位父亲对孩子的鼓励和支持……

  记者采访李紫君这些天,他正在为2008年的风情东南亚晚会而奔波,因为章东新忙完奥运会闭幕式后就立即加入到风情东南亚·2008山水之恋晚会中。这次他依旧找到李紫君作搭档。夜晚11时记者好不容易接通他的电话,而此时的他依然在忙碌着……
(责任编辑:小库)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李紫君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