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娱乐-搜狐
娱乐频道 > 电影 Movie > 著名导演谢晋病逝 > 评论

谢晋:透过镜头纪录了一个世纪的历史

  从1948年的《哑妻》到2000年的《女足九号》,在创作的50年生涯中,谢晋用电影记录下了一部鲜活的历史,这部历史既是属于电影的也是属于历史本身的。

谢晋导演
谢晋导演

  《哑妻》开启导演创作之路

  1948年,在《哑妻》的剧组里有一位年轻的副导演正在影坛崭露头角,也许谁也没有想到,2008年的今天,人们把他作为中国电影最重要的导演来回顾,甚至时光追述到了60年前。《哑妻》讲述了一个非常荒唐的事,一个嫌自己太太啰嗦的人决定找医生把自己治聋的故事。这部影片和谢晋之后的作品相比趣味和形式都相去甚远,但却开启了一位优秀导演的创作之路。

  40年后,1988年的5月上海为导演谢晋成立“谢晋工作室”。同年的7月19日,《芙蓉镇》在捷克斯洛伐克第26届卡洛维发利国际电影节货电影节大奖——“水晶地球仪奖”。有确切数字表明,自电影频道开播以来,谢晋电影《红色娘子军》、《女篮五号》、《牧马人》、《天云山传奇》等影片,收视率超过2000万人次,白天的非黄金段也高达八、九百甚至一千万。从《女篮五号》到1997年《鸦片战争》谢晋每一部电影都生动地描摹和渗透着历史的痕迹,而他的女主角从秦怡到刘晓庆,都鲜活地表现着中国银幕内外的女性形象。

  发轫期:革命与爱情

  谢晋的创作生涯可以依其作品的时期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发韧期,这一时期以《女篮五号》、《红色娘子军》、《春苗》等为代表的早期作品。

  1957年,处女作《女篮5号》见证了建国以来新中国的新面貌,谢晋巧妙地把新旧社会的对比融入到一对恋人的命运当中,这也是谢晋影片中最常见的一种模式——历史问题与个人情爱故事交织。有意思的是,这部电影的主角是刘琼和秦怡,二人都是旧上海时期的明星,用老明星来演绎新中国的新旧交替,也许这让影片有了更加意味深长的地方。这和同时期的其他“改造”题材电影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作为谢晋独立导演和编剧的第一部影片已经流露出其“说”故事的天分,和同时期那些歌颂新生活鞭挞旧社会的影片相比,他讲了一个充满情节巧合,精心设计的故事,这让谢晋的电影相对当时那些纯粹说教的电影,多少有一定的可看性。这也是他的电影虽然总是很“政治”,但仍然赢得大批观众喜欢的原因:他擅长于讲温情的故事。

  1962年的《红色娘子军》还是说“革命”与“爱情”,不过,实际上,主要还是关于革命,爱情早就淹没在革命中。3年后,《舞台姐妹》完成,话题依然是女性,又一次用女性来演绎社会的变迁,说那个时代最常见的“改造”问题。对于这一时期的作品,谢晋在1998年《文汇报》的访谈中说:“我们过去曾搞过应景之作(今后也会有),特别是‘文革’前,只要上面提倡什么,就马上搞一批配合,尽管偶尔也会出一些好作品,但大部分都留不下来。”可见他本人对这种服务式的拍电影也是有自己的想法。

  “文革”期间的《春苗》、《啊!摇篮》作为应景之作,也是历史时刻的见证。

  高峰期:历史与人

  “文革”之后,谢晋的创作进入了其创作的高峰期,1980年的《天云山传奇》让谢晋的电影进入了一个“反思”期,其间《牧马人》、《高山下的花环》、《芙蓉镇》都是经典之作。这一阶段可以用“历史与人”来概括。

  应该说,这一批影片都在深刻地反思“文革”中的“个体”,反思“历史事件中的个人”。从这一时期开始,谢晋的女主角大部分都是自己“慧眼识珠”的新秀:祝希娟、陈冲、丛珊、盖克、刘晓庆,这些影片捧红了一代女星。而题材上,这一时期也有着明显的创作特点,《天云山传奇》、《牧马人》、《芙蓉镇》在题材上都紧跟时代,从不同程度上反映着历史的变迁和“历史中的个体命运选择”。在《天云上传奇》、《牧马人》、《芙蓉镇》中都不同程度地选择了“右派”这样的历史角色来表现,他们既是独立的生命个体,又是历史事件的当事者,他们的命运和历史紧紧地纠集。《芙蓉镇》里直面了“文革”这一敏感的历史场面和时刻,而在1984年,这显然是需要巨大的勇气和信念的,然而这样的选择也成就了谢晋这一时期最为辉煌的作品。

  老树新发:复杂而富有变化

  时间到了1989年,《最后的贵族》开启了谢晋电影的另一个时期,即“老树新枝”的时期,这位“第三代”导演的佼佼者笑傲江湖到了21世纪,2000年完成了《女足九号》似乎是对自己创作的一个回应,从《女篮五号》到《女足九号》,体育精神似乎正是谢晋所最求的“永无止尽,力争上游”。这一时期创作颇丰而且题材广泛:

  1989年,《最后的贵族》

  1992年,《清凉寺的钟声》

  1993年,《老人与狗》

  1996年,《女儿谷》

  1997年,《鸦片战争》

  2000年,《女足九号》

  这一时期是一个复杂而富于变化的时期。前几部作品都是有意区别于第二阶段的作品,体现出了对大的历史问题的弱化,《最后的贵族》和《清凉寺的钟声》、《老人与狗》、《女儿谷》都有意弱化历史背景,而只是关照人,人道主义。而恰恰是这一种有意的调整让谢晋背离了自己黄金时期所擅长的表达形式,这一时期作品的光芒也自然被遮蔽。到了《鸦片战争》谢晋似乎又找回了“历史感”,这是一次回归还是一次“巡礼”?从《女篮五号》到《女足九号》似乎是一个巨大的圆圈,但貌似相像的终点和起点却花费了导演一生的爬涉和追寻,也许命运注定会停留在起点,就如同谢晋只能是谢晋!

  

  
(责任编辑:逃逃)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谢晋 | 秦怡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