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娱乐-搜狐
娱乐频道 > 八卦频道 > 内地八卦

“国学野人”范植桓:于丹不如我(图)

  千古名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广为熟知的注释是:“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可在自称“国学野人”的范植桓眼里,这话应解释成“那么多的人成群结队追从你的远大学识而来,这不就值得高兴吗?”

  这句注释仅仅是范植桓对《论语》重新注释的代表句之一。范植桓宣称,古今所有《论语》注释错了一半,中学语文课本中《论语》注释全错。为此,自费出版了《论语语论》一书。他称自己白天打麻将,晚上写书,仅3个月就完成了该书的初稿。《论语语论》在网络上又掀起了一番风浪,网友对其褒贬不一。

  对话专家

  范植桓“言残口满”?

  古今所有《论语》注释错了一半?中学语文课本中《论语》注释全错?而《论语语论》真的就像范植桓所说的,迄今为止对《论语》作出的最正确的注释?对此,西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刘炜评表示,学术研究是一个很严肃的事,范植桓的言行用陕西话说太“言残口满”了。

  “言残口满”在陕西话中意思是,做事要谨慎,不能把话说太满了。刘炜评介绍说,在国学里最发达的门类就是经学。《论语》的注释就属于经学范围,而且是经学中特别重要的组成。千百年来,对《论语》的注释多达2300多种,从事注释工作的名家、学者不仅自身学术功底深厚,而且倾注了毕生精力去做这项工作的不乏其人,从汉代何晏到近代的康有为,包括杨伯峻。

  “在一点上,我没看到范植桓有深厚的学术功底做背景。做学问不可能凭感觉的。研究《论语》一年半,三个月完成注释初稿太草率吧!”刘炜评表示,对《论语》的研究是不能建立在一知半解、草率从事的基础上。做学问和搞创作不一样,做学问需要积累,范植桓的“书不离我”体现不了他有多深的积累。在这种情况下,范植桓贸然就说古今所有《论语》注释错了一半,中学语文课本中《论语》注释全错,是他把话说太满了,让人无法信服。

  范植桓对《论语》的热爱,这种精神算不算勇气可嘉?对此,刘炜评认为:“范植桓对《论语》重注,在我看来,并没有像他说的完全推翻了前人的注释,个别地方在我看来还不如通用的,比如他对"朝闻道,夕可死矣"的注释就很不通顺,给人感觉很奇怪。想颠覆经典,光靠勇气是不够的。”

  对话范植桓

  自称3月完成初稿吃透《论语》全凭感觉

  记者:能不能先介绍一下《论语语论》这本书?

  范植桓:在历史上,《论语》的许多内容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在《论语语论》里,我对论语进行了逐字解释,读完之后会给人以恍然大悟的感觉。我认为,《论语语论》将为《论语》真正走进课堂打下坚实基础。如果《论语语论》得到学术界和社会大众的认可,中国千百年来呼之欲出的“文艺复兴”之起始,就应该以该书的出现为标志了。

  记者:怎么想到要重注《论语》?

  范植桓:我以前也常看《论语》,但说实话从来没有完整看过。2006年,我弃商就学,准备写一本研究汉字的书,偶然发现有些《论语》的注释很不符合人们的常规思维以及逻辑。比如“见之必作”,原解释为孔子见到这些人马上就站起来。如果是这样,孔子不累死才怪。我认为应该解释为,一旦有人将这些人介绍给孔子,他就起身行礼。“见”是介绍,而不是见到。之后,我又发现了《论语》中多处读不通的地方。发现这一点,我特别兴奋,决心重新注释《论语》。

  记者:对一部2000多年前的著名作品进行注释,需要深厚的功底,你现在的身份是商人,商人以前是公务员,你凭借什么重注《论语》?

  范植桓:我当然有能力重注《论语》,对于这一点我很自信。我从小就很热爱文学和历史,涉猎广泛,可以说是书不离手。我是一个优秀“杂家”,不管是散文、评论还是小说,我都写的很好。和专业研究者相比,我是缺乏相应的学术研究背景,但他们就是被传统观念给局限了。对我而言,我在有深厚的文字功底基础支持下,重注《论语》取得成功也是正常的。

  记者:你从2006年初开始研究《论语》。之后,据说你白天打麻将,晚上解《论语》,初稿仅用3个月就完成,作为名著,你这么容易就将《论语》吃透了?

  范植桓:我以前写过一本书,中途夭折了。原因就是因为我做事太投入了,导致每天都沉浸在作品中,结果长期失眠。写《论语语论》的时候,我就特意选择了白天放松,晚上再全身心投入写作的方式。这才有3个月形成初稿的高效率。我能吃透《论语》,我想这是因为我对文字有特殊的感觉,这种感觉是天生的。

  记者:《论语》距离今天已经有2000多年了,其间有无数学者研究过它,《论语语论》与其他的注释作品相比,特色在哪里?

  范植桓:《论语语论》对于《论语》研究来说是颠覆性的。论语有五百多段,我这本《论语语论》只重新讲了三百多条论语段落的意思,这些都是以前的书中讲错的。其实我这是很保守的做法,在我看来,传统论语译著里的错误应该不止这么多。比如中华书局出的那本《论语》,错误几乎随处可见,简直读不下去。

  出书耗资17万定价198元无人问津

  记者:于丹在百家讲坛上讲《论语》,争议也挺大,你好像也提出了批评意见?

  范植桓:于丹讲《论语》,更多是讲她对《论语》的感悟。我所写的《论语语论》,是从文字上逐字进行研究的。我没有批评于丹,只能说,因为她在对《论语》文字方面上的研究没我透彻,所以出现了一些错误,或者失误。比如“人之过也,个于其党,观过知斯人也”,于丹解释说,人所犯的错误都和他那一类的人一样,观察他犯的错误,就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于丹这样说犯了逻辑上的错误,人不可能不犯错误,从错误看出他是什么人是不合理的。这个“过”,应该是交往的意思,观察这人经常和什么人交往,就能看出他是什么人的。

  记者:你之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你和孔子的经历非常相似。

  范植桓:孔子和我都处在一个文明过渡的非常历史时期,孔子时代是中国向法制时代的转型期,而当今中国则处于向机制时代的转型期。这确实挺神奇的,不能说太多。我觉得我与孔子有心灵上的沟通,我能体会到孔子当时说那些话的心境。

  记者:有人说,你重注《论语》,就像是前段时间也炒得火热的农民造飞机、潜艇,看起来很美而已。

  范植桓:不管别人怎么说,对于《论语》的重注工作,我还是会继续的。我认为,这对国家,对社会是个很大的功绩。接下来,为了更好地证明《论语语论》的权威性、理论性,我还将加强从历史角度、时代背景方面来考据这些注释。另外,《诗经》、《史记》、《周易》等的注释也存在问题,我也将进行重新注释。

  记者:你自称“国学野人”,对此,网络上评价你更像个“国学狂人”,因为你的言语挺“狂”的。比如,你宣称古今所有《论语》注释错了一半,中学语文课本中《论语》注释全错。

  范植桓:说自己“野”,是说我钟情于国学,却不是和国学有关的正规院校毕业的,属于野外路边的,这个“野”并不是“狂野”的意思。说我的言论很“狂”,那都是些不了解我的人说的,我只能说关于那些言论,我仅是实话实说了而已,是建立在对《论语》通透了解的基础上的。

  记者:《论语语论》售价高达198元,你觉得会有人买吗?

  范植桓:书是收藏级精装版,出书耗资17万元,再说,我主要是为了立论,有没有人买不重要。其实,我还想做些尝试,学孔子周游列国,讲孔子,讲《论语》,通过这种方式宣传《论语语论》,让更多人了解孔子和《论语》。

  实习记者 吴成贵

  范植桓其人

  49岁,原武汉市水产局公务员。1991年“下海”做生意。2006年初,他开始研究《论语》,自称“国学野人”,称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是因为至今为止对《论语》的所有解释只解通了一半。

  范氏《论语》注解

  《论语》原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普译:三人同行,一定有我可以取法的人在其中。

  范氏注解:只要有三个人以上在一起道理事物,必然有我可举中之言。《论语》原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普译:孔子在江边说,过去的时光就像江水一样,奔腾不息,不分昼夜。

  范氏注解:孔子在江边说,追求人就好像江水一样,勇往直前,奔腾不息,不分昼夜。《论语》原文:朝闻道,夕死可矣。普译:早晨领悟了真理,晚上死去了都可以。

  范氏注解:早晨得知了适合自己的可行之路,到了晚上终止和改变过去的方向也适宜。   
(责任编辑:小锘)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范植桓 | 刘炜评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