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波
少年修成王,出关正当时
“很多朋友会问,于波,你拍了这么多戏为什么影响力这么小呢?” 在于波的家里,于波这样对笔者说,其实这也是笔者的不解。还记得大学翘课窜到校外的网吧,在烟雾缭绕中专注看着于波的《水月洞天》,气煞后来的游戏迷,因为我占有了为数不多的电脑器械却又不上战场厮杀。看着片中成熟善良帅气的男主角童博,大有非此男不嫁之心。爱屋及乌地到处搜索童博扮演者于波的七七八八。意外发现,他就是吴奇隆版《萧十一郎》中的连家少堡主连城璧。
做演员,太痛苦
筹拍《萧十一郎》的时候,还在北京电影学院读书的于波去试戏,对于一个只有舞台表演经验的学生来说,拍摄现场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所以制作公司并不满意他的表现,但大家又觉得他的型很合适,于是在第二次试镜后,导演决定就用他了,但制作方仍然心里没底。这样的机会对于波来说,是幸运,也是挑战。“对于我来讲,压力是方方面面的,不单是角色的压力。因为我没拍过戏,跟导演、演员相处都是一个新课题,而且吴奇隆、朱茵都是自己很喜欢的演员,每次拍戏反而压力更大。”
不拍自己戏的时候,于波都在旁边和导演一起看别人演戏,他几乎把所有休息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我觉得演这么一个重要角色要有很好的表演基础和成熟的技巧。但我什么都没有,所以我要在别人花一分钟而我花十分钟甚至十小时来弥补以前的空白。”那一个半月,于波脑子里都是怎么学习怎么不拖剧组后腿,他甚至睡不着觉,还掉头发。结果跟他住在一起的一个50多岁的老演员都看着他心疼,主动帮他打理生活琐事。那时于波还生了一场重病,为了不影响拍戏进度他坚持让医生给他打激素,尽管医生提醒他激素在身体里十年之内都排不出去。
“我曾经跟朋友讲,那部戏如果我坚持不下来,我就不做演员了,太痛苦。”当然,这样的痛苦并没有打倒这个东北小伙,在后一个半月的时候,制片人看到他就已经很进入状况,完全像一个成熟的演员。“那时候能进入状况的概念是说我能全身心去演戏了。连城璧是一个很疯狂的人,他很霸道,也很专情,所以都需要很深挖掘,他不是苍白的。而且随着故事的发展,他都有不同的变化。现在回想那时候,这部戏真正成全我的是,第一,我在那时候的单纯,我的样子不够内敛,表现得苍白,往往是这种苍白得到了观众的同情跟喜欢。他做了那么多坏事情,但他的样子很无辜,就很可怜了。第二,连城璧这个角色实在太丰富了。”
水月之后,别有洞天
不说武侠传奇《水月洞天》,似乎对不起笔者当年的追狂,况且让于波真正进入一个熟练状态感受到演戏乐趣的也是它。“之前的几部戏现在回想像噩梦一样。但也是那段经历让我现在变得很成熟很有经验。”这部汇聚了香港实力演员蔡少芬、陈法蓉、徐少强的魔幻巨制有着最奇绚的视听,最浪漫执著的爱情,最血浓于水的兄弟情谊,当然还有最正气无私的人性道义。在台湾一播出,就大受好评,于波多次盛情难却到当地与粉丝相会。在韩国,这样的作品对于他们更是一次奇幻旅程,于波也被他们推选为最受欢迎古装男明星。
制作方也是乘胜追击,推出原班人马打造的《灵镜传奇》,尽管是续集,人物不变,但故事脉络、人物性格有着惊人的变化。集智慧善良成熟于一身的童博,为了大局将善良给了大魔头尹仲将智慧给了小顽童童心,成了一个无忧无虑万事不懂的大小孩,这样的童博,也是于波。随后的《幻影神针》、《把酒问青天》、《八阵图》,于波没脱过长衫,而且经常武功盖世。但在《李卫辞官》中的乾隆皇帝,于波没了功夫护身,只能修炼演技功夫,这一次也证明了他的内外兼修。
近年,古装王子也回到现实,时尚一把。《让爱化作珍珠雨》、《当幸福来敲门》、《迅雷急先锋》,于波说:“古装戏时装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戏是不是很好,你的角色在里面的表现是不是很丰富,演员从创作的角度去看。”而且在《让爱化作珍珠雨》中,于波饰演的元皓勇是一个反派,“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没有一个标准,好人难道就是用好的方法去演吗?坏人就用坏的思想去演吗?实际上不是。元皓勇虽然是个反派,但我把他往好的去演,他如果知道这件事情是坏的,他也许就不去做了,就是因为他觉得他做的一切都是对的,他才很执著地做。”其实当初定角色的时候,制片方很自然地把于波化为正面男一号,但导演范秀明却觉得他演反派会有很不一样的效果,于是老板周平亲自上阵续写剧本。
“因为他对我了解,而且又是名编剧,所以他把这个人物写得特别人性化。所以演的时候很上手,并不是说我就是那样的人,而是在挖掘心理、行为、举止的时候从一个很高的角度看他。元皓勇整个人非常疯狂,但他并不是为了谋私利,他就为一个爱情。为了得到她,他就不惜一切做坏事,为了爱而去执著,会得到观众的同情。其实这个社会是很含蓄的,尤其在感情上,喜欢一个女孩子也不敢去说,所以要调动你心里最深层的爱的时候就用眼神,那是一种距离相处。所以真正在生活当中很多不敢做的事情不敢说的事情全在这一部戏当中完全调动,演完整个戏就觉得人很轻松,没有包袱了。”
动物缘:鸽子·大白熊·缉毒犬
当一串数字从于波的嘴里迸出来的时候,笔者见识了一个从没描绘过的于波肖像。他从11岁就养了100只鸽子,他现在养了一条大白熊(一只狗的昵称),7个月长到45公斤,他刚结束和四只缉毒犬的亲密接触。
小时候的于波住在平房,上学看到天下雨就急着跑回家像收衣服一样想把鸽子收进笼子,结果鸽子不买账,才知道他们不怕被浇;别人家的鸽子只要有一只在里面,他都能一眼认出来;放学扔下书包他就坐着看鸽子,三个小时都可以不动;鸽子繁殖的时候,他每天都特别细心打理。“责任感大概从那时候建立起来的,比较珍惜生命。”于波说。
说起大白熊,于波就像在聊着自己的孩子。他很开心地告诉笔者,大白熊还能长,可以到120多斤。就像很多在外忙碌的父母无暇顾及自己的儿女,于波也觉得歉疚,没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大白熊。他很严肃似的对笔者说这是很不负责任的,让人温暖这个东北大个儿细腻而柔软的心。
在新剧《迅雷急先锋》中,比跟女主角更亲近的就是四只缉毒犬,为此于波在开拍之前就跟它们耳鬓厮磨了两个月。以人的工作强度来要求狗,这对于波来说是不忍心的,每天抚摸它们成了于波雷打不动的习惯。
佛经·旅游
“我非常喜欢交朋友,但很多人在一起,我觉得跟我不是一路人,我就不想去跟他过多相处。因为我不喜欢花心眼动心思,非常辛苦,那不是我的个性。我有那时间不如在家抄抄佛经,写写东西,不去做那些无聊的事情。”
于波说自己最空闲的时间就是抄佛经,还没等笔者发问,波波就接下去说:“别人会问你悟到了什么。其实我也没悟到什么,但我希望这段时间不要白白地浪费。我是电影学院的,有很多同学,所以也有很多朋友,大家在一起的时候,他们说这个戏那个戏这个演员那个演员。实际这个圈儿里的氛围并不好,大家都在聊别人的事情而不是自己的事情,身和心并没有得到宁静,一直在一个很浮躁很压抑很对比的角度当中,我就不在那样的环境。也许社会是什么样了,我都不知道。”
2007年于波一直在拍戏,就连过年也不放过。他总是花所有时间在“有聊”的事情上,每次拍完戏他就出国一趟。“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每一部戏快结束的时候,我是非常失落的。”因为波波特别喜欢剧组的生活,每次杀青的时候,他都呆到最后走,回到家什么事情都不想做,因为状态回不来。“那时候我就干脆放下一切,去到外面看看。再回来就觉得做每件事情都有劲儿了。”波波喜欢去一些东南亚国家,比如新加坡、马来西亚,“我看到的都是我平常看不到的人、事、物,我看着他们发呆就完全忘掉一切,那时候看事物就很理性了。没有那样的阶段的话,我看剧本还是很感性很主观的,通过这样能让我全身心地为下一部做得更好。”
旅游还是为了演戏,这让笔者想起程蝶衣的“不疯魔不成活”,于波坦诚这样也不好,“不好什么呢?工作就是工作,工作和生活就是要分开,有的人可以很快抽离,但我是一个慢热型的人。我这人身跟心不能分得太远,这是我很喜欢很用心创造的一个环境,不只是一个工作。”甚至跟朋友去卡拉OK就呆坐在那,别人还以为他不开心,其实是他脑子里还在想别的事情。每次拍戏时他总在第一时间去看回放,他永远是再来一条。“即时弥补,就是希望遗憾少一点。”
“我并不喜欢‘那个’成就”
“我很少去做活动,那时候整个身心精力都在拍戏上。”终于听到波波解释自己为什么总在镁光灯之外,“我是个演员,我并不能决定市场,我只能决定我把这个角色演好演不好。我也希望自己的作品在市场上很多人喜欢很多人看到。这也是我的心愿,这样在拍的时候也更有动力。其实我也很向往能在这一行有所成就,但是我并不喜欢‘那个’成就,我喜欢的是什么?是拥有了成就之后有更多的机会可以演更多更好的戏。其实方方面面我拥有的东西,比我十年前已经好到不能再好了。就像你说的接触很多人就有可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机会,但是我觉得你自己是什么更重要。即使是练兵,你也要知道为什么而练,如果有机会你准备不足,你很疲倦,你的心态不好,你把它当成了工具,每天就为了赚钱,为了完成任务,那就没有任何创作欲望。我自己能掌握的就是把自己修好,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我最相信的还是缘分,它是你的就该是你的。最重要的是什么,它是你的时候,你没有把握住,这是最遗憾的。”
“前几年一直在磨炼自己的专业,要做一个碗,你的事业就是你的碗,你没有这个碗你怎么去装东西。”闭关修行的日子让于波的碗有了不一样的质感,但专业上做得好并不见得都能被人看到被人认可,于波似佛家一样解释着笔者的困惑。“人在这个世上,不平衡是永远都有的,因为有不平衡才会有情绪,才会需要调整。但最重要的,你一定要知道自己是什么。对于我来讲一直是学习的过程,我没有说我已经做到了与世无争。如果一个人没有欲望没有追求的话,就是停滞了。欲望一定要有的,但一定要建立在什么前提之下。我也没有看明白,还在学习,不然就不是跟你聊这些,而是直接讲佛法了。”
所以在去年轰轰烈烈的水浒网上投票中,于波的票数比聂远高出很多,最后还是聂远中标,对此于波仍然很欣慰,因为那也是一种认可。只是与好机会错过毕竟还是一种遗憾,年初火热得一塌糊涂的《闯关东》曾经与于波也有亲密接触。当初《闯关东》剧组与波波所在的公司洽谈了三天,让于波出演朱传武。但碍于波波已经答应央视的另一个大戏而只好放弃。
喜欢动物,信佛,这样的你是不是很感性?笔者这样问波波。“在心灵上会使我更加脆弱!好处在哪里,在戏剧表现方面会比较感性比较投入,我从来不用眼药水、催泪棒。一个演员真有情绪的时候,也许你没有眼泪,但你的眼白部分都是充血的。不要追求眼泪,其实每个人的生理反应不一样,但是你一定要用心。像很多演员为了追求眼泪而去表现情绪,感觉就不对了,要的就是全身心投入。你体会多少,观众就会看到多少,你都不感动,观众怎么会感动呢?虽然影视剧是一个视听效果的结合,或是一个故事高点打动人,但如果在这一刹那你没有情绪,你走的是表现派,观众看到的也是假的。”
“我是修自己的”
恋上表演的于波也有着一段入门奋斗史,没有星探的意外挖掘,没有枝枝蔓蔓的辅助关系,有的是一个人的曲线攀爬。出身农村的于波有着一个与环境不搭调的梦想,那就是表演。但那时候他只知道离自己最近的沈阳音乐学院,音乐也是艺术,总算沾点边了。这时钓鱼台国宾馆去辽宁招人,于波面试六次一路过关斩将被录用。但他并不想去,因为姐姐的一句“北京有很多艺术学院”才被诱惑进京。
经介绍,于波认识了李双江等老艺术家跟从他们学习声乐,他们建议他去考表演。进了北电的于波并不自信,因为班里有十几个学跳舞的,好多都是这一行,而他完全是一个外行跑进来,所以每次听课他都在最后看别人怎么练。但老师知道他是从国宾馆去的,强令让他当班长,“我是修自己的,我不能渡其他人,我没有勇气管任何人。”申请三次失败的于波还是乖乖当起班长,但每次老师让他找几个人收道具,他总是一个人干。而且每次排话剧排小品老师总让他演主角,“我就不行,结果老师一遍又一遍地磨。”
这样的尴尬在一次全民大检阅中被彻底打消。全班35人,老师14人,看着于波一个人站在台上被老师批评。于波也一直低着头,系院长突然说:“你们大家都看着于波,你看于波现在什么都不是,于波将来出去绝对是演主角,演配角不会找他,他长得就是主角的样子。”当时的于波就抬头看老师,“自信在那一刻找到了,所有同学看我也不一样了。也许自己不了解自己不相信自己,但老师肯定的那一刹那就有了自信,觉得怎么演都可以。我很感谢老师,并不是他夸了我,而是他给了我定位让我找到了自信。”随后在《赵氏孤儿》、《小井胡同》、《暗恋桃花源》等学院必排剧目中于波都是主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