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娱乐-搜狐
娱乐频道 > 娱乐评论

东方早报:金庸是要抢在张纪中前面

  在遇见电视剧导演之前,所有的作家都是幸福的。作品是他们的孩子,面临的仅只是读者的巴掌或者指头,但是绝对不需要被整容。有了电视导演之后,对作品进行二次加工,原作面目全非就不可避免。从历史上看,任何一部小说改编成电视剧之后,边上都站着个脸色铁青、鼻孔冒烟的原作者。而且,越是著名的作家,脸就越青,烟也越浓。

  金庸2000年把版权以一元人民币作价卖给央视,由张纪中执导他的《笑傲江湖》。看完剧本之后金庸一度高声赞扬,但是等到播放以后,金庸的态度突然来了个神行百变,觉得自己的孩子落到了别人手里,受了莫大的委屈。不过,姜是老的辣,作为老牌媒体人的金庸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任何印刷出来的作品要想在大屏幕上播出,中间一定需要一次转换。小说要适合读者的口味,改编成电视剧就要迎合观众的趣味。所以,哪怕是自己的亲生儿子要想上电视,整容也是必须的,无非是个谁来主刀的问题。接下来的八年时间里,世人看到金庸对作品进行了数次修改。

  2008年,八十五岁高龄的金庸完成了第三次对作品的大修。可以观察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三次修改下来,公众对此的关注程度一次比一次低。金庸第一次修改全套武侠小说是武林盛事,等最近这一次的修订版上柜之后,打对折都没有多少人买,可以说是悄无声息。让黄药师爱上梅超风,让段誉看破红尘,对于金庸自己来说是增加了作品的可读性,略作调整好放进荣誉殿堂。但是对于读者来说,这种行为毫无意义。从金庸完成他的小说,并且呈现在世人面前的那一刻起,他的作品就已经和他本人再没有多少关系。无论他笔下创造的江湖世界有多少不合情理、逻辑冲突,它们已经被世人完全接受下来,活在所有读者的想象之中。对于读者来说,未作修改之前的金庸小说才是他们认可的佳作。反而是金庸现在所做的事情是在伤害作品的完整性,实属画蛇添足。

  金庸想把一套“完美”的小说留给世人,却忘记了人们喜欢他的小说并不是因为内容无瑕疵,而是小说中的情感和故事打动了他们。读者根本不会去考虑江湖儿女的奇情其实是多么怪异乖张,只是愿意和角色一起沉浸在快意恩仇的情感泛滥之中。以前的金庸,是和读者一起在想象的江湖世界中嬉戏游玩。这一刻的金庸,却和读者分道扬镳,为了占据文学荣誉殿堂的位置而努力。问题在于:哪一个读者会关心这一点?

  金庸当年写武侠小说只是为了增加《明报》的销量,并没有预见到其作品后来会成为世界华人人手一册的读本。如果当时他就抱定写一套传世之作的想法,那么大概也没有今天的金庸。作者无心而为,反而妙趣天成,一时洛阳纸贵。如今删改不已,其实完全失去了当年单纯的发心,手中的笔管如何承受得了那么沉重而复杂的个人欲望?金庸写武侠小说,本身就是一个文学传奇故事,他自己包括他的朋友都是这个传奇的一部分。人们熟知写作背后的故事,甚至知道倪匡曾经为金庸代笔写过一段《天龙八部》,所以才有“天山童姥”那样天马行空的人物出现。那么,今天金庸把“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改为“天长地久长春不老功”,为的又是什么?让传奇变成现实,还是这个新名字有某种自况?

  没有任何一部伟大作品是在问世多年后修改出来的,而且这种修改也不可能增加昔日荣光的万一。读者如同潮水般涌来,那么也必将如潮水般退去,他们不会因为某个句点、某个段落的变更而重来一次。问题的关键在于:作者为什么无法放平自己的心?

  应该怎样看待金庸对作品的这种喋喋不休的修改,这种徒劳无益的尝试?我个人觉得,金庸先生的作品曾经为无数中国人带来了美好的阅读时光,可以让人脱离乏味的现实而在臆想的江湖中驰骋纵横。因此,应该对他的工作表示足够的敬意和谢意。因此,我只能选择性地把这事理解为:金庸先生如此修改作品,目的是为了抢在张纪中的前面。在张纪中手下,黄药师迟早会在漫天桃花中吻向梅超风,段誉最终难逃模仿《红楼梦》宝玉出家的结局。与其这样,不如自己抢先一步,在他和电视导演的“玲珑”之局里夺得先手。

  

    
(责任编辑:杨昊)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金庸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