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娱乐-搜狐
娱乐频道 > 香港电影频道 > 秘闻大踢爆

《赤壁》原编剧:吴宇森很认真 但差在文化底蕴

  “吴宇森是个认真的人,但他差在文化底蕴”

  “《赤壁》没有一处硬伤,但处处是软伤”

  “吴宇森驾驭历史人物,不及他驾驭黑道人物得心应手”

  “《赤壁》连人物都失败了,还谈什么尊重历史”

  芦苇,人称“中国第一编剧”,因为他曾为《霸王别姬》、《活着》、《图雅的婚事》等名片写过剧本。这次,他是《赤壁》先后使用的众多编剧之一———如同其他人一样,他的剧本最后被吴宇森弃用了。接受《羊城晚报》的采访批评《赤壁》,用芦苇的话来说,“并不是因为自己的剧本没被用上而感到不满,而是因为我对《赤壁》这个作品有不同的看法”。自始至终,芦苇的语气都很平和,他甚至如是评价吴宇森:“他是我见过的导演中少见的极有职业道德的一位,对工作兢兢业业,在创作方面也很有包容力。这些都是我亲身感受到的,所以我尊重他。”

  芦苇认为,吴宇森已经对《赤壁》“竭尽全力”。那么,为什么《赤壁》仍然不能让人感到满意———为什么会有笑场,为什么会有争议,为什么甚至有人说《赤壁》是“又一部大烂片”?

  只有一个情节用上了

  “中国的古装大片努力了这么多年,每一部都在文化价值的层面失败了,正因为此,才不被世界市场所认可。”

  “我大约是《赤壁》的第三位编剧。”芦苇说。在他之前,吴宇森先后找了台湾和内地的编剧,但两个本子都不能让他满意。芦苇并没有看过前两个本子,因为吴宇森的工作方法是让每个编剧都独立创作,但有一点他跟编剧们是事先说好的———本子最后不一定会用。《赤壁》上映之后,芦苇第一时间去看了,发现自己的东西基本没有用上。“唯一能靠得上的只有一个情节,曹操接到了孙权的空白回信。这一点,我原来是设计给曹操的,他给荆州的刘表发了一封这样的信。”芦苇的领悟是,他们这些编剧都是给吴宇森提供“方案”的,“《赤壁》真正的编剧其实是吴宇森自己”。

  芦苇说,他原本对《赤壁》的定位是“带有商业性的艺术正片”。但如今,《赤壁》却是一部“纯粹的商业片”,“就是大场面,大卡司,一部‘堆’出来的豪华大片和票房大片”。这点让他感到失望,因为他原以为自己已经跟吴宇森达成了共识。“我们当初聊得很投机,我们都认为中国是个历史资源大国,这点应该体现在我们的影视作品中。我跟他说,为什么日本的历史不及中国源远流长,但它的电影却能作为一种日本文化的标志被全世界接受?而中国为什么甚至没有一部作品能做到这一点?或许,《赤壁》是个突破的机会。他很赞同。”芦苇认为,中国的古装大片努力了这么多年,但《秦颂》、《荆轲刺秦王》、《英雄》、《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每一部都在文化价值的层面失败了,正因为此,才不被世界市场所认可。他曾看好吴宇森:“因为他可能是唯一一个能把那么多资源整合起来的人。”当时,他还把自己关于影片类型的设想详细地告诉吴宇森,“就像《阿拉伯的劳伦斯》和《巴顿将军》,这两部都是规模宏大的战争片,《赤壁》可以参考”。之后,他就朝这个方向写了。

  人物气质脱离了时代

  “怎样才算忠于历史?关键在于忠于历史的精神,而不是执着于某些历史细节。准确地把握那个时代的人物精神,这就叫真实。”

  “从商业角度客观评价,《赤壁》是近年商业大片中最好的一部。它的确是一场‘视觉盛宴’。但问题在于,它的剧情太‘疲软’、人物太苍白,这些弱点也是千真万确存在的。”芦苇认为,《赤壁》最本质的问题在于吴宇森对三国时代的精神气质“认识不足,把握不够”。“三国是个风雨飘摇、生死攸关的时代,但《赤壁》里的人物却好似在过家家。”他举例,当曹营80万大军逼近,东吴的主要军事领袖周瑜却还在给母马接生,“这个情节就完全脱离了那个时代的精神”。芦苇认为,《赤壁》的演员都很出色,“但这些好材料却被浪费了,他们演出来的人物说话不痛不痒,看不到真正的勇气和坚毅,既无气概也无智谋。一句话,就是不像英雄豪杰!”

  人物塑造不到位,一般人都会认为这只是艺术创作方面的失误,但芦苇认为,问题要严重得多。“我们都认为《赤壁》应该忠于历史,那么怎样才算忠于历史?关键在于忠于历史的精神,而不是执着于某些历史细节。比如《阿拉伯的劳伦斯》和《巴顿将军》,他们都不能算是百分百还原历史,但他对那个时代的人物精神的把握却是精确的,这就叫真实。”芦苇认为,《赤壁》尚不能算是完全违背历史。“它不像国内过去的大片那么完全拧巴,文理不通,但至少它的人物软弱无力,没有光彩,过于平庸。说真的,它还不如《三国演义》。因为《三国演义》的人物虽然歪曲了历史,但至少有艺术性,看上去光芒四射。《赤壁》却连人物都失败了,那还谈什么尊重历史?!”

  周瑜曹操才应是主角

  “我记得我曾经拿他的那部失败作品《风语者》来告诫他,那部电影的败笔正是人物刻画。因为人物失败了,电影就失败了,最后票房也失败了。”

  芦苇刚开始没指望《赤壁》用那么多大腕,他只想用周润发。“我跟吴宇森说过一个思路,假如周润发靠《赤壁》拿了影帝,那这部片就成功了。”他的意思是,赤壁之战的关键人物就是周瑜。周瑜塑造好了,《赤壁》就完满了。他至今很遗憾周润发没能参演。“还记得当初周润发请我和吴宇森吃饭,我一直在观察他,看他的戏路,看他的所长。他演周瑜完全没问题,甚至演曹操都可以。”曹操正是芦苇认为的《赤壁》第二主角,芦苇认为这个人物也演砸了。“张丰毅曾经很喜欢我写的曹操台词,但后来他不得不说那些现代的话,像‘欲望使人年轻’之类的。他应该也很无奈。”

  “赤壁之战的实质,其实就是周瑜跟曹操的力量对抗,跟其他人没什么关系。”他不满如今的《赤壁》有那么多主角,“刘备阵营的五个人物竟然全都出场了,力量一散,就破坏了电影的艺术魅力。”芦苇理解,这或许是因为吴宇森有票房压力,但他仍然不能原谅他的失误。“我记得我曾经拿他的那部失败作品《风语者》来告诫他,因为那部电影的败笔正是人物刻画,虽然场面很漂亮。因为人物失败了,电影就失败了,最后票房也失败了。”芦苇的言外之意是,吴宇森并没有真正理解、接受他的这一告诫。

  吴宇森文化底蕴不足

  “(黑道人物和历史人物)他们都有个压力问题———生存压力导致的心理压力。这一点他要想通了,那些人物还会那么做事吗?

  很多人都认为,吴宇森搞那些“笑场台词”有其苦衷,他是为了讨国外观众欢心。但这一点,芦苇无法认同。“当年的《霸王别姬》,难道题材不比《赤壁》更偏门?就连中国人都不清楚那些京剧班里的事啊。但是,全世界都看懂了。《哈姆雷特》也是,一个北欧的故事,全世界都喜欢。戏这种东西,其实永远是‘戏假情真’。只要你的精神情感是真实的,观众就一定看得懂。”芦苇说,原来他写的剧本也不难懂,“九白一文,中国观众只要上过中学都能听懂,老外也没问题,就算是那‘一文’,翻译过去不也是大白话吗?”

  那么,吴宇森为什么非得把台词变成现在这样呢?芦苇指出:“这就是一个思路和见识的问题,吴宇森的文化底蕴还是不够。说到底,吴宇森驾驭历史人物就是不及他驾驭黑道人物得心应手。因为他不能理解历史人物的心态,所以他把握不了,塑造起来就显得概念化甚至幼稚。”芦苇认为,吴宇森完全可以从黑道人物和历史人物的共同点出发,来理解后者。“他们都有个压力问题———生存压力导致的心理压力。这一点他要想通了,那些人物还会那么做事吗?还会在生死存亡的关头,有闲情逸致去给小马起名,帮鸽子洗澡?”芦苇说,他真正的遗憾在于,吴宇森本来可以拍出一部既有市场号召力同时也不那么“幼稚”的电影,吴宇森努力了,但最终却因为自己的局限而未能做到。

  
(责任编辑:长江一号)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吴宇森 | 曹操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