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娱乐-搜狐
娱乐频道 > 电影 Movie > 电影评论

深圳商报:惊看《功夫熊猫》愧思中国电影

  20日起在我国影院全面上映的美国动画片《功夫熊猫》,遭遇了3种截然不同的反应:一种是愤怒,一种是羞愧,还有一种是沉默。

  派拉蒙电影公司拍摄的《功夫熊猫》讲述了熊猫“阿宝”克服性格缺陷,经过磨砺,成长为武林盟主的过程。

如同10年前迪斯尼公司拍摄的《花木兰》一样,好莱坞又一次用中国文化的“瓶”装了“美国文化”的酒,强势贩卖的依旧是典型的美国人的励志故事。

  连日来,不少媒体与观众感叹,美国熊猫“阿宝”令人看到了两国文化实力的差距。“影片中所有的东西都是中国的,可为什么中国人就拍不出来呢?”

  另一方面,《功夫熊猫》在四川灾区的放映,则遭遇了一些艺术家“愤怒”的抵制,理由是反对“好莱坞在劫后余生的中国捞金”。

  更加意味深长的是,国内电影界和文艺界处于一片沉默状态。

  《功夫熊猫》无疑凸显了当今全球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复杂形势。身为中国人,究竟是该为美国人在给我们提供娱乐的同时,“越俎代庖”地宣传了中国文化而高兴,还是应该采取民族主义的激烈姿态,将好莱坞的影响力拒于国门之外?

  全球文化在冲突与融合中发展的当今,在互联网与即时通讯工具让文化传播变得异常便捷的当今,空言抵制无济于事。面对《功夫熊猫》,我们应该做的不是抵制,而是反思。

  憨厚可爱的熊猫,明明比好斗的“孙悟空”、比在东西方文化中含义不同的“龙”,都更适合进行卡通开发,也更适合充当今日“和平崛起”的中国的全球文化大使。中国的艺术家也有得天独厚的创作条件。但究竟为什么,这么多年来中国电影人没有尝试这样的艺术创造?

  美国《功夫熊猫》横扫全球的背后,暴露出的是中国电影文化视野狭窄,缺乏发现力、创造力、想像力,实质则是缺乏对本国文化的深层次理解。

  纵观历史,中华文化的长处就在于融合其他民族的文化,“洋为中用”是中国文化界的先辈留下的宝贵财富。可惜的是,我们的文化艺术界在这方面缺乏进取精神,反而让别人对中国文化的富矿一次又一次地进行了“中为洋用”的开发。

  从迪斯尼拍摄《花木兰》到派拉蒙拍摄《功夫熊猫》,10年过去了。我们不能只是捶胸顿足、痛心疾首,我们更期待中国电影艺术“雄起”。

  

(责任编辑:小锘)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花木兰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