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天前我们还在一起
这一刻,我们举国哀悼骤然响起的汽笛和警报代表我们的内心向废墟下依然活着的生者发出最炙烈的呼声这声音会除去你们心中的恐惧因为你们一定能听到,我们不抛弃、不放弃的呐喊你们一定能感受到,举国上下最坚定的信念
昨天,国旗低垂、汽笛长鸣,这一刻举国悲怆。
用竹枝、树枝、野山菊等编成简易花圈,放到附近发现遇难者遗体的废墟上。所有的车辆全部停下,鸣笛三分钟。昨天14时28分,集体哀悼仪式在青川县城东桥头如期举行。而就在22分钟之前,这里再次发生了高达5.4级的余震。
14时左右,早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很多市民和志愿者都自发地来此哀悼亡灵。14时20分左右,志愿者扛着两个用竹枝、树枝、野山菊等编制而成的简易花圈,放到曾发现遇难者遗体的废墟上。14时28分,现场所有车辆停驶,并鸣笛3分钟,现场所有人员默哀3分钟。仍在灾区的他们,用这种方式,缅怀那些不幸逝去的生命。
地震发生7天后的这一刻,绵竹百名教师来到绵竹中学,面对残破的教学楼,低头哀思,追悼逝去的亡灵。
14时28分,他们和全国亿万人民一同低头,面对这片养育了他们却又给他们带来巨大灾难的大地,向地震中遇难的同胞默哀3分钟。在这一刻,他们用共同的哭声,向地震中遇难同胞表示哀悼。
在绵竹中学破裂的教学大楼上,一条白底黑字沉痛的条幅竖垂。“深切哀悼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大字代表了在场者的共同心声。前排的教师手拿报纸,上书“绵竹中学沉痛哀悼亲人”。他们中有的人刚刚经历家人的离去,有的人眼看着自己的学生、挚友消失在面前,巨大的悲痛使他们难以抑制眼中的泪水,哭声传遍整片人群。
默哀结束后,在场教师齐声向亡灵颂念悼词:“我们的家园轰然倒塌,我们的亲人痛苦地永远地闭上了眼睛。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你们下半旗;今天,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为你们默哀……现在,我们要坚强,我们要相信自己,相信亲爱的解放军,相信中央政府,我们一定要活下去。”教师们共同的呼声再次传遍整片人群,哭声、悲泣和“要活下去”的呐喊声响彻天空。
| |
昨日,万余人聚集天府广场。 |
万余人聚集成都天府广场,有人献花,有人高唱国歌,现场很多人在默哀后迟迟不愿离去……
昨日11时,成都天府广场。在天府广场路对面,悬挂着一幅“深切哀悼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横幅。
11时30分,自发前来哀悼的市民开始越来越多。在广场上,一些志愿者为市民发放小白花;而在广场旗杆前,一些细心的志愿者用小白花在地上摆成了一颗心的图案,旗杆周围则摆满了花圈和鲜花,而前来祭奠的市民有的带着鲜花和花圈,离开时在花圈前深深地鞠躬;有的则合起双手为遇难者祈祷;还有的人跪在地上痛哭不肯离开。
人们用自己的方式,深切悼念在“5·12”地震中遇难的同胞。
14时28分,防空警报拉响。在旗杆周围维护秩序的警察都摘下帽子;路上,汽车停滞,汽笛轰鸣;涌集了近上万人的天府广场却霎时间静默了,一分钟、二分钟、三分钟,人们寄托着对逝者的哀思。
“中国万岁,中国万岁!”三分钟后,广场上响起了阵阵呐喊声,市民们拳头高高举过头顶,大家的声音无比坚定,有人在哽咽中呼喊,有人在悲痛中落泪。“四川加油!中国万岁!”呼喊声久久回荡在广场上空。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人群中唱起了义勇军进行曲。有人高高挥舞起五星红旗,大家用自己最响亮的声音齐声合唱着。
一名穿白色上衣的中年妇女,在人群中呼喊得泪流满面,一次次地哽咽,一次次地掩面痛哭,一次次地用手臂擦去脸上的泪水,尽管声音已经有些沙哑了,仍然在用自己最响亮的声音,用自己全部的力量,一遍遍呐喊着:“中国加油!”
北川在余震中哀悼逝者
一边感受着强烈的余震,一边哀悼遇难同胞。在余震声中,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县的地震幸存者、救援人员和全国各地志愿者为地震遇难者敬献树枝、青草和野花扎成的花圈,表达他们对逝者的哀思。5月19日,国旗低垂,汽笛长鸣,山河齐哀,举国同悲,14时28分,北川响起鸣笛声,所有人员站立原地,低头默哀,解放军、武警、消防、警察等均左手端帽向遇难同胞哀悼。就地取材扎花圈
| |
天津市民在抗震纪念碑前摆放蜡烛哀悼遇难者。 |
记者在北川城区看到,救援官兵用北川的桉树枝、北川的花草,扎成花圈,“这里没有条件,但同样寄托我们对遇难者的哀思。”重庆消防总队救援人员胡绍明说,编扎花圈时,他们一直在惋惜着逝去的生命,希望遇难者能够安息。中午在换班休息时,重庆消防总队去废墟边上折下桉树枝,用废弃的竹竿做成支架,再将桉树枝扎成几圈围在架子上,再用一次性白色口罩和餐巾纸折叠成白花,系在绿色的花环上,这就是重庆消防总队的花圈。江西省消防队手扎的花圈中,还嵌了几朵红色的百合花和松柏,“这些树枝、青草和鲜花都是从山上采下来的。”江西省消防队队员说。他们还用黑色水笔写了一个“奠”字贴在花圈中间,“向5·12地震中死难同胞默哀”、“江西消防总队赴四川北川抗震救灾突击队敬挽”分别贴在花圈的两侧。哀悼时发生余震
记者爬上北川最高废墟地,被埋遗体在高温天气下,散发出异味。这曾经是北川最热闹的两条商业十字街,一条在山坡上,一条在山脚下,地震发生时,随着泥石流,两条十字街叠在一起,损坏的建筑、遇难同胞遗物以及泥石堆积成山,成为北川最高的废墟。解放军某部依然在这里搜寻最后的幸存者,14时20分,解放军救援人员在废墟上插上国旗,并将国旗降低,准备哀悼。突然,废墟后面的山上飞扬的尘土弥漫,同时伴随着落石。离山体较近的另一组小分队正在搜寻,没有发现山上的异常情况,废墟上的救援官兵大声呼喊,他们才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这次较大的余震并没有引起慌张,14时28分,汽笛长鸣,所有人员低头默哀,沉浸在对地震遇难者的深深哀思之中,记者站在废墟上,感觉到脚下在晃动,北川再次发生余震。3分钟哀悼之后,所有救援人员继续开展营救工作。
昨天是全国哀悼日的第一天。下午2点28分,人民广场上人山人海,数千名自发前来的各路市民,白领、教师、退休工人、外地游客以及在上海工作的四川老乡,都不约而同地来到这里,为遇难同胞默哀。“嘟、嘟、嘟”随着防空警报拉响,人民大道过往车辆停车鸣笛,数千市民面对国旗低头默哀3分钟,默默为四川汶川大地震中3万个逝去的生命哀悼。
昨天14时28分,随着阵阵的汽车鸣笛声,在无一人指挥的情况下,路上所有路人纷纷停下了脚步,所有商家员工都停下了手中的工作,全体默哀,路上的汽车也都有秩序地停了下来,似乎连空气都凝结了。一分钟前,大家还都是互不相识的陌路人,一分钟后,所有人心中都只有一个念头:为所有四川地震中的遇难者深切哀悼,许多人默默地擦拭着眼泪。
昨天6时,人民广场还笼罩在早晨薄薄的雾气中,市政府大楼前,武警上海总队第一支队国旗班战士庄严地降下半旗,哀悼在汶川特大地震中的遇难者。6时整,武警上海国旗班三名战士沿礼宾大道齐步走过来,到人民大道换正步,在两队武警的护卫下坚定地走向旗台。到旗台前,战士们再改齐步走上旗台。此时,擎旗手将五星红旗交给升旗手,升旗手将国旗奋力展开,立定敬礼。没有国歌的伴奏,红旗徐徐升上天空,升至杆顶又缓缓地降下来,然后降至旗顶与杆顶之间的距离为旗杆全长的1/3处。人民广场上空没什么风,国旗升空后,扬起来。
一位家住静安区的市民商冠梁更是用特殊的形式表达了他的哀悼。昨天在市政府大楼升旗的同时,在升旗台的东南侧一个角落,商先生手中捧着一块纸牌,上面写着:四川地震遇难的孩子们,同胞们,安息吧!商先生告诉记者,“因为自己家境并不富裕,没有能力捐款帮助灾区的人民,我希望用这样方式表达对于灾区死难同胞的哀思。”
此刻,没有车来车往
“一只虚弱的小手,艰难地抬起,悬在苍白的额前敬礼……”昨天14时,在全国人民为地震遇难者默哀3分钟前,陆家嘴中保大厦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的会议室内,一场全体员工沉痛哀悼汶川地震遇难同胞的追悼会在这儿举行,幻灯播放着地震灾区的照片,白领泪流满面地念着他们自己写的诗,很多次,哽咽了。同一时间,在陆家嘴上海环球金融中心100层,约300多名工人停下工作,排成队伍向西默哀。昨天14时许,所有地铁车站的液晶显示屏都暂停播报运营信息,定格在同一幅画面上:暗沉的黑色背景下几点闪烁的烛光,14时28分提醒着人们举国默哀的时间。
14时25分,20名轨道交通保安在徐家汇站台两侧肃穆地列队,地铁车站的工作人员也都在各自的岗位上静静地站着,平时喧嚣的地铁站此刻变得十分宁静。车站广播开始播放,上海地铁将在14时28分至14时31分全线停止运营3分钟,并鸣笛志哀,不少原来坐着候车的乘客自发地站了起来。安静的3分钟,没有人说话,没有地铁列车进站。
与此同时,在2号线的南京西路站,两列分别发往张江高科站和中山公园站方向的载客列车刚刚进站。14时28分,两列地铁没有继续行使,所有屏蔽门和车厢门同时敞开,凝重的地铁鸣笛声拉起,响彻整个地铁站。
3分钟内,除了地铁的鸣笛声,整个地铁站没有别的声音。
14时31分,默哀结束,地铁重新开动,此时,一些乘客已经热泪盈眶,一些女乘客掏出纸巾擦拭自己的泪水。
![]() |
5月19日14时28分那一刻起,灾区老者有所养,壮者有所为,幼者有所乳,伤者有所疗.灾区安置点安慰之声、鼓舞之话、关爱之语越加强烈,越加凝聚...
08-05-20 09: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