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电视青年歌手大奖赛日前结束,余秋雨在博客上发表公开信,宣布退出青歌赛,从此不再担任评委,同时他也自剖心迹,说明他多次出任评委的目的是为了“渗透文化话语,扩大文化气氛”,“把海内外人文科学研究方面的一系列新成果用尽可能浅显的方式直接告诉广大普通观众”,并且“从实际效果看,这个目的已经达到。”
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么?那所达到的,是他的目的么?想起电影《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故事中潦倒的木偶操纵师,偶然间发现一条密道通向著名演员约翰·马尔科维奇的大脑,他于是着魔似的潜入对方大脑,操纵马尔科维奇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甚至以两百元一次的代价,向市民兜售去他大脑游览的机会。从此,约翰·马尔科维奇做出的事,都未必是他想做的。他实现的是别人的目的。所以,这电影还有一个译名:《傀儡人生》。
余秋雨实现的,当真是他的目的么?首先,他出现在评委席上,就不是源自他的需求,他只是被需求。青歌赛总策划曾表示,之所以设置综合素质考评的点评,是因为比赛系全程直播,评委为选手歌艺打分及计分时,需要有人在银幕前发言以拖延时间。所以,余秋雨的点评时长时短,时而被掐断,时而又把他从前的点评视频拿出来,做“经典回放”式的补充,全要视打分算分的进度。他充当的角色是:“你们算分!我掩护!”真个是“英雄猛跳出战壕,一道电光裂长空,裂长空。”
那么,又为什么选择余秋雨,做这样的学问展示,而不是请杨二车娜姆举办花卉博览会以调整直播节奏呢?当然,首先因为这是泱泱大国的泱泱大台,其次,因为群众喜欢看到选手出丑,并在即将扬眉吐气前接受磨难,一个一个俊男美女,打扮停当,毫无瑕疵地唱完一首歌,却在顷刻间被打回原形(我曾看见一位盛装的女选手摸索着在桌子上找到自己的眼镜,以便看清大屏幕上的选择题),而且毫不留情,一个宏大的问题接着一个宏大的问题,像一个响亮的耳光又一个耳光。而余秋雨,不过是群众意志的执行人。所以,这形式所实现的也不是他的目的。
至于那些发言——尽管余秋雨大义凛然地称这些发言普及的是“中学课本的知识”,但细看学者根据余秋雨的点评整理出的笔记《夜夜听雨》,还是比较惊骇:“卢梭‘世俗与艺术互相败坏’观点”、“对元代艺术的重新排序”、“对‘To be or not to be’的新阐释”,等等。这些问题,在这个场合提出来,相当于通过黑板报连载《约翰·克里斯多夫》。但这不要紧,要的就是这个形式,够劲、够猛、够深沉就好,群众能领会多少根本不要紧。所以,就连余秋雨自己所以为的目的,其实也没实现。
还是退出的好,亮相在聚光灯下的人,其实做的都不是自己想做的事情。开通大脑供人漫游,一辈子一次就好,连续四次五次,着实有点多。
余秋雨通过搜狐娱乐发表公开信 回应青歌赛时的种种争议:达四十几天的又一届全国电视青年歌手大奖赛终于结束了.这期间无数观众通过各种渠道向我发来大量热情的信息...
08-04-21 09: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