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理想与现实的抗争
文/王旭东(评审团成员,中国电影评论学会成员)
现实主义/风格的电影,在上世纪中国电影有着相当的分量,而本世纪逐渐被商业包装下的“大片”挤进泥潭,票房成绩一片暗淡。
电影《立春》,是导演顾长卫与编剧李樯继《孔雀》后第二次合作。
两部影片,保持了一贯的特点:用准确的镜语对中国民间命运,进行了的客观的书写。
《孔雀》通片的固定机位和长镜头的运用,让人只在观影后细细去寻找80年代内陆的氛围,应该是六/七十年代的一段回忆,人物的命运被时代的变化而潜移默化的被改变。它象首叙事长诗,处处留白,
《立春》我则惊叹顾导镜语丰富和准确了。个体理想与整体现实环境的碰撞,跌宕起伏,如同一曲咏叹悲歌。台词很讲究,演员表演都很到位。人物的命运、人物关系的变化;每个段落的启承转合,流畅科学。就这一点而言,是华语电影少有的也是格外突出的。
蒋雯丽饰演的女一号王彩玲,一个活在自己艺术理想幻境的老处女,其功利的目标几乎与唯美的理想一样,在大都市生活,在歌剧舞台展现歌喉。王彩玲作为小城市有着艺术梦想青年们的一个代表,她和整个生活环境抗争着。
她不愿与自己小城镇的世俗化为伍,更不甘沦落为小市民。随即,屡试不第的美术青年四宝,热爱诗歌的周瑜,芭蕾舞老师张保全。这四个男人,都在影响改变着彩铃命运。四宝对彩玲愤青式的爆发后,她最看中的那份尊严被当众撕得粉碎,彩玲选择了自杀——深夜,她身着演出服从古塔跳下,只惊起了几只飞鸟。被树枝托住,轻伤未死。四宝彻底与他的生活圈子决裂,到深圳(更市场化/世俗化)闯荡。周瑜本想趁机用婚姻把彩玲拉回现实的生活,这是的彩玲虽不清楚自己坚持的理想能否实现,但她清楚自己宁可单身也不能把自己生活交给世俗。彩铃发现舞蹈老师张保全遭到的歧视与非议比自己还大,张保全想通过和彩玲的假结婚来堵住旁人的嘴眼,彩玲拒绝了。我想,她是很爱惜爱情和婚姻名分的,这是她看重的尊严,而那是一个雪夜,是张保全生活/精神上的冰点。张保全随后以一种自虐报复式的行为,告别世俗,自投牢狱。
剧情中从四宝出走到他回乡做生意,尽露小奸商本性的描述和张保全前后变化处理的都比较完整。但周瑜从遭拒到后面医院偶遇,周瑜与彩玲的段落显得有些割裂。同样彩玲与隔壁女同事的段落也有同样的不完整性。
王彩玲就如同一个多棱镜,每个与她相关的人物象是镜子的不同侧面,在理想的照耀下,在现实的墙上,投射出不同的色彩。
剧中出现的歌剧、诗歌、绘画,在现代化初期的人流、烟囱人们保守矛盾的观念显得可贵和脆弱,如同主人公一样这么不和谐/格格不入。
火车,都是出现在初春,是满载希望的通向理想的远方。顾导并没有对现实的冷漠给予批判也没对执着理想给予肯定。片尾王彩玲登台歌唱(幻想)一幕则成为人物抗争与坚守尊严的点睛之笔,深深的打动了我。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责任编辑:Alina) 由国际名导吴宇森执导的史诗巨片《赤壁》,即将于11月底正式结束主要剧情场景的拍摄工作,为了让影迷抢先看到电影场景...
07-11-17 1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