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 |
风筝还有这种玩法,没看《追风筝的人》(The Kite Runner)之前,是完全想不到的。
俺小时候放风筝的技巧很“萨克斯”(sucks),最高记录是放起过2米的高度,然后,那个花三毛钱买的、类似于草纸材质的丑陋玩意,就带着一腔愤懑一头载到了地上。从此断送了俺的风筝梦。
这让俺由衷羡慕本片中的小主人公,因为他们玩得太好了。风筝在他们的手里就不再是风筝,而是“有线遥控”的战斗机,不仅会相互玩“狗斗”(dogfight),还会“断其后路”。
这说明俺实在是太孤陋寡闻了。
更孤陋寡闻的还在后头。俺先拣小事儿说起。
据说影片在宣传时遇到了点麻烦,大概涉及到片中小演员的权利保护问题,麻烦的起源是片中一场“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戏。老美有些团体的神经一向是非常过敏的,他们除了靠过敏的神经保持一些见报率外,基本没做过啥踏实的事。当然,这些不是重点。俺想说的重点是那场戏的真假。
简而言之,俺认为那是假的,至少不可能像电影或小说中描绘的那样——如果电影是忠实改编自小说的话。
首先声明,俺不是基佬,而是“橱柜拉拉”,所以对“龙阳”没啥兴趣,更对小男孩没有兴趣。以下讨论完全基于拉拉的敏感以及科学探索的精神,不涉及性取向,有识之士明鉴则个。本拉认为,“后庭花”这种行为艺术,不是想玩就能玩的,需要满足不少条件,最基本的条件是能否进得去的问题。让俺们来看看当事人的年纪:被侵犯的一方在10岁左右,侵犯的一方最多也不会超过15岁。而“艾司猴”这种地方既没水源,也比赵老师说的那种“挺紧的”要更紧得多,不要说是什么肉质“尘柄”,就算是医用工具,也非常难以撑开。
虽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但“龙阳”这种艺术不像偶们拉拉的“磨玻璃”那么简单易行,如果那个15岁的衰男孩真有“金刚钻”,那他应该去世界巡演,而不是埋没在塔利班的头巾与长髯之下了。此外,俺瞅着当时现场也没啥“长城牌润滑油”之类的,因此不可能就地取材获得帮助,从而结论就是这段侵犯的实践程度很成问题。这时,会有特别好学的同志提问了:是呀,正因为不容易,所以小男孩受伤了呀,血叭嗒叭嗒地流哦~~~恩,证据是好的,但偶的结论是推不翻的:要知道,咱们是讲究科学的,物理学是科学之一,“力的相互作用”是物理学基本定理之一,“后庭花”本质上是力的相互作用,如果受力的一方产生了“血叭嗒叭嗒”的效果,施力那方肯定好受不到哪里去。那施暴的男孩虽然无耻,但从他长大后的行为来看还是蛮在意自己身体的,一点都没有自残自虐的倾向,所以“拼着自己破皮断掉也要把人玩出血”的推论不能成立。不要跟俺说过去“娈童”的普遍性,人家就是成功的哦,可人家都是有整套装备的!换成在一穷二白、而且对方还极力反抗的情况下试试!?
说来说去,电影中描绘的情景只能在一个条件下成立,那就是15岁男必须拥有货真价实的“金刚钻”,而且必须每天拿砂纸打磨以保持超强的抗摩擦能力,否则,这一切都只能是编导的臆想,是赚人眼泪的假玩意。俺很不善良地认为:这恐怕也是原著作者的臆想。
作者说过,这个故事是小说,不是他的自传,背景和历史是真实的,但人物和小事件都是虚构的。他写这个故事,是为了讲述一个人性之旅的故事,在这段时光旅行中,容纳了亲情、友谊、罪行、宽恕、救赎、政治等丰富的内容。没错,后面这些东东都是很好的、值得大赞特赞的东东,但如果是为了表现这些东东而构思一些没谱的情节来支撑,个人就觉得很不是味道了。这种行为俺们并不陌生,当初俺们也曾假想“世界上三分之二的人民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然后进一步假想自己为了拯救他们而“牺牲在白宫的台阶上”……自己把自己搞得热泪盈眶、激动异常。自由、解放、牺牲这些主题比起上面说的那些来,一点也不逊色,但是基于一堆臆想之上,就有些荒诞了。
说《追风筝的人》荒诞是不行的,毕竟人作者的确是阿富汗土生土长的,对那里的环境是熟悉的,对那里的土地与人民是怀有热情的。这些都没错,在电影里也表现得很充分。但整个故事的主题不是去表现阿富汗“新旧两重天”的唏嘘,而是主人公的所谓“人性之旅”,偏偏这个人性之旅的核心很耳熟,叫“救赎”。整个故事讲的是主人公如何辜负了儿时珍贵的友谊,终于在成年后意识到错误,并尽力在下一代身上弥补;当然,在这中间加插一些“老时光的美好回忆”,以及“极权的苏联与塔利班统治是如何的黑暗”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样一来,个体的心灵、群体的生存环境都照顾到了,可谓“由内而外的美丽”,大凡写“动人小说”的都不能忘记这样的套路。
现在回到本文开篇的问题来:像俺这样一位端庄腼腆的拉拉,怎么会如此大张旗鼓地探讨“初次龙阳”的可行性问题呢?因为这是故事中“救赎”的原因。因为小朋友哈桑为了主人公经受那样的遭遇而主人公临阵逃脱了,所以他被这一罪行所折磨,后来非得回去救赎一下灵魂才能得到解脱。如果当初哈桑没有经历那样的摧残,长大后的主人公会纯粹为了美好的友谊而回去么?不好意思,偶再次很不善良地怀疑这一点。
这种童年时针对纯洁所犯下的罪行,在某种程度上又暗合了西方人的“原罪”心理。没有罪行,就没有救赎。但是,也没必要为了救赎而故意制造罪行吧。为了让这个“罪行”显得不可豁免,而臆造出“龙阳惨案”就更不地道了。让我们再换一个假设:假设当初哈桑没被摧残,只不过被人家推搡了几下,而主人公因为怕事还是跑了,“背叛”的意义没有任何本质区别。成年后的主人公会去救赎这样的“背叛”么?恐怕不会。
因此,“哈桑受难记”这段不仅不是无关紧要的,而是整个主题意义的逻辑支点,如果这个支点坍塌了,那故事的内容也好、意义也好,就都有点空中楼阁的味道了。诚然,空中楼阁照样可以光冕堂皇,事实上,不少人就是被这些空中楼阁般的东西打动了,以至于可以不顾可能性的问题。这就像很多《读者文摘》上编出来的故事一样,纯粹是为了让人感动一把。可这样有意义么?个人觉得意义不大。
另外,原著作者将虚构的起点放在如此一件惨事上,俺认为也有抵消异议的作用。因为至少在表面上,老外都是很道貌岸然的;即使个别科学素养比较高的同志心里有疑问,也不会像本流氓这样公然推敲。如此一来,一个先天不足的假设就成为赚人眼泪的理所当然的悲剧了。可俺总忍不住想:这样的架构,是不是太轻巧了点?
一些宏大的主题,反复讲述的意义,是要从不同方面引领我们去思考、去体会、进而完全拥抱并执行那些概念。道理是大家都懂的,因此,“怎么说”才是重点。《追风筝的人》在“怎么说”这一点上,一来表现的内容都很俗套,没有不知道的;二来表现手法从中间往后也越来越涣散,至少没有让我感觉到紧凑的冲击力。
影片所展示的阿富汗社会历史的层面,也是非常完美地符合西方的读解习惯的:落后而纯真的过去,自由沦丧的极权统治,荒诞残忍的律令等。可这一切的表现,都是流于表面的,走马观花的,仅仅停留在简单控诉黑暗的层次,没有足够份量的震撼。
而且,影片后半段的情节,在细节真实性上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几乎是好莱坞孤胆英雄深入虎穴的翻版了。可主人公不是蓝博,影片也不是商业类型片,观众要看的是过程的真实性,那才有“揭示”的意义。如今这样轻而易举、形同儿戏地得偿所愿,严重降低了故事的可信度,也拖累影片想要表达主题的严肃性。这样的设定,俺只能说是很一般的“庸俗剧”(Melodrama),最多只是满足了自命救世的、善良而幼稚的西方人士的YY心理,在一个虚构的故事里“自我荡涤”了一把。生活在和谐社会的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人民,是不应该上这样的当的。
在俺看来,本片只有前三分之一可看,而且是亮点。毕竟这些才是原著作者经历过的生活,那些环境与人物的设定,才显得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关于童年真挚友谊的描绘,也挺令人神往的,让俺想起小时候拖着鼻涕玩泥巴的死党们。那段风筝比赛的场景,也拍得格外大气,令人印象深刻。可还没等俺高兴多久,原著作者也好,电影编导也好,就开始为所谓“人性救赎”而玩虚招了,这不仅抽空了后半段情节的真实性,连带着让前面的情节都有些腻歪起来。例如,俺现在就觉得那哈桑的友谊也未免太“完美”了,忠诚到愚忠的程度。“为你,千千万万遍”,这句台词据说感动了千千万万人,但着实让俺起了一身鸡皮疙瘩,怀疑作者是不是琼瑶奶奶的粉丝,幸好小朋友没说出“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这样的话来,否则非吐出来不可。
影片想要表达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但虚头花招填塞多了,就是对“美好”的侮辱了。俺承认自己不是个纯洁善良的人,以至于无法为了一个“为救赎而救赎、为人性而人性”的故事感动。
如果让俺选择,俺宁愿选择充满丑陋人性的现实,也不愿麻醉在臆造的人性救赎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