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娱乐-搜狐
娱乐频道 > 电影 Movie > 孙道临病逝 > 媒体评论

解放日报:一盘没有下完的棋

  一听到消息,邻居郑老伯怔住了,一闭上眼,泪水就涌了出来:“他身体不好,每年冬天都会去医院疗养,到春天总会回家。没想到这次……”

  谁也没想到。昨天上午8点58分,孙道临因突发心脏病在华东医院病逝,享年86岁。

  昨天下午,当记者赶到孙老家中时,家中的灵堂已经摆好。洁白的墙上挂着先生的大幅照片,面前的桌上、屋里已满是白色花篮。闻讯后的亲人、挚友、学生纷纷赶来,深情拜别……

  永远地告别了,从此是阴阳永隔。

  “前些日子检查身体,他身体好了许多,我说大连有一个慈善演出的邀约,他说你去吧去吧,不用管我,可……”匆匆从大连赶回来的夫人王文娟,在医院悲伤过度,靠吸氧才缓过劲来。

  “昨天本想来看他,听说他刚换病房。今天一上午在开会,结束了就马上往这里赶。没想到,没想到啊……”著名表演艺术家秦怡与王文娟执手相看泪眼。

  孙道临的女儿孙庆原不断低声谢着前来的人们,“他一辈子都是个勤勤恳恳、敬业的电影演员、导演。前几天,他还说,他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完。”

  孙庆原告诉记者,父亲生前最喜爱读《解放日报》,自上世纪50年代起,就多次在《解放日报》上发表文章。如今再读这些文章,发现这字字句句竟串起了这位艺术老人的真情一生……

  演员孙道临

  就在这贫困的,地理上与其他村落隔绝的大山前,出了姚大娘这样一个“革命的母亲”……用慈母般的温暖来鼓舞着每一个革命者的心……姚大娘的事迹像奇迹样地照亮了我的心。

  ———孙道临《记姚大娘》

  (《解放日报》1951年3月29日)

  新版《家》中扮演瑞珏的演员黄奕,在博客上用《“家人”走好》悼念孙道临:“孙道临先生演过觉慧、觉新、高老太爷,是对《家》最有发言权的一位艺术家。那些经典的片段,经典的表演,让我自知与前辈们有太远的距离。”

  “他的去世,是一个中国电影界标志性人物的离开。”曾采访过孙道临的本报记者齐铁偕说。

  演员孙道临,是几乎所有人都难以忘怀的形象。那个《渡江侦察记》中的李连长,《早春二月》中的萧涧秋,《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李侠,《51号兵站》中的政委,《一盘没有下完的棋》中的况易山……这些无不是孙道临的呕心沥血之作。

  “孙老在艺术上孜孜不倦的追求令人难忘。体验生活,一直是他的必备功课。”上影集团总裁任仲伦感慨。1949年,作为上影厂的一名年轻演员,孙道临与赵丹等一起扭秧歌迎接解放军进城;抗美援朝时,他奔赴前线,体验生活,慰问战士;不久后又随文艺考察团到山东老区参观学习,结识了拥军模范姚大娘,写成《记姚大娘》等散文发表在《解放日报》上。

  然而,孙道临总是谦虚地说,自己是从场记、龙套跑起来的职业演员。“在朝鲜,我亲历了战争的残酷与战士英勇不屈的精神……拍《渡江侦察记》什么的,都是这些人给我的力量!”“这些角色的成功,都是用生命和心灵去体验过的。”“演戏的目的不是为了钱。真正的目的是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

  导演孙道临

  仅从有限的几本书上得到的资料和理念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走进他生活过的广阔世界中去,沿着他的足迹,从他曾经工作过、生活过的环境中,从更多的人对他的想法、评价以及传闻中去感受他的性格、甘苦和精神……

  ———孙道临《走近詹天佑》

  (《解放日报》2001年10月6日)

  从1998年3月到2001年4月,“是一个相当漫长的对詹天佑这位伟人逐渐加深认识和寻找适当表现方式的过程。”

  1998年3月,孙道临开始电影《詹天佑》的筹拍,单是剧本就易稿9次。1999年12月,剧本审查通过;2000年3月,抢拍雪景,之后正式开拍;2001年4月,后期制作结束,出片。

  于孙道临而言,导演之路也许是条崎岖的艺术“小路”。年逾古稀,两鬓花白,为何还要历这般辛苦?“他为什么要做导演?他告诉我了,因为做演员的时候有很多遗憾。”秦怡说。而孙道临自述:这里有一个幸福观问题。

  幸福是什么?“有各种不同的幸福。我从年轻的时候就喜欢电影、戏剧,一直到现在,这个心思停不下来。我想做这些事情,就是最幸福的事情。”

  孙道临曾在1980年的《秋晴漫笔》中抒发了一种紧迫感:“生命已到秋天,却幸喜迎来秋晴天气,该趁着这时节努力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于是,他参加电影剧本《灭亡》改编、《陆游》的修改讨论,还担任了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评委……

  “就在三个月前,他还突然拄着拐杖,爬了3层楼到我这,说要拍电影。”昨天,表演艺术家、孙道临几十年的老友张瑞芳回忆,“道临一直想拍戏,他说不能拍电影,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诗人孙道临

  有什么比精神的富足更为美丽的呢?如果这般条件只允许我在物质或精神的富足二者之中选择其一,我宁愿放弃前者而选择后者。

  ———孙道临诗文集

  《走进阳光》(1997年出版)

  “几分钟前,北京的濮存昕等人给我打电话,说想和我、奚美娟等在京沪各办一场朗诵会纪念孙老师。”昨天下午,电视节目主持人曹可凡告诉记者。

  朗诵,是孙道临认为可借以心底流淌诗的很好方式。当年就读于燕京大学哲学系的他,不单喜爱柏拉图、康德、黑格尔,也深爱缪斯,写了许多诗。

  “今夜是低气压的夜/难道怪罪于我的敏感吗/我看见一个大风圈拥着湖水/群树在月光下睡眠着/可是我却独自醒来了……”

  记者齐铁偕至今记得专访孙道临时,孙老轻轻吟诵《风的预感》,磁性的语调、往昔的情感依稀。

  曹可凡说,孙老师的朗诵足足影响几代人,他就是其一。“我邀孙老师参加‘银汉神韵———唐诗宋词经典吟诵’,那约摸是他最后的绝唱。齿音已经稍有漏风,但情绪仍很饱满,一首《钗头凤》诵后,他扶着桌子,呜呜大哭了许久……”

  年轻时的孙道临在好友黄宗江的怂恿下,从诗人变演员。晚年的孙道临不但出了诗文集《走进阳光》,还举办大型诗歌朗诵会。在他看来,推动诗歌朗诵的普及与提高,是一种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有效办法。

  一位艺术家的追求和理想,一颗净洁见底的诚心,清晰可见。

  对这位多年挚友,黄宗江有句评价,言简意赅———“孙道临是一首诗。”

  老人孙道临

  当回忆60年经历时,我愿意多多想到那些曾馈赠与我以爱和温暖的人们。他们的力量那样大,足够去抵销那些把仇恨加在我身上的人所给我的阴冷的感觉。的确,我经历过不少绝望的时刻,但一点人间的温暖常使我重新感到生的价值,获得生的勇气和欢乐。

  ———孙道临《爱的馈赠》

  (《解放日报》1989年6月8日)

  老年的孙道临魅力依旧,每个人在提起他时,都是那般表情温和,内心温润。

  在老导演谢铁骊的心中:他就是个知识分子,温文尔雅;在导演陈凯歌的心中:他属于比较风度翩翩,儒雅可亲的那种形象;在一生挚友黄宗江心中:当年是个帅哥,如今也还是个帅老。

  即使年事渐高,他仍然像在自撰的《爱的馈赠》中写道的那般:即使喉咙喑哑,我也愿唱着愉快的歌前行。为了挚爱的妻子,夫妻俩人携手合作,将越剧《孟丽君》移植到荧屏,好评如潮;为了钟爱一生的电影,80岁高龄的他最终完成电影《詹天佑》的拍摄,获中国电影“华表奖”;即使在就医期间,他依然坚持参加电影百年活动,甚至亲自前往北京,接受“有突出贡献的电影艺术家”的表彰。

  孙道临说:“任何艺术形式都不是纯技巧表现,都需要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中汲取营养……中国电影的发展创新必须从传统中、历史中和人民的现实生活中寻找源泉。”老人用一生完成了个人艺术的追求。此时,他已然如同在为《王子复仇记》配音时,那著名的对白一般:“他并不那么在乎是死还是活,怎么活,活得好一点,活得多一点……”

  老人与死亡,已然是平手。

  从这一点,我们应该微笑。

  

(责任编辑:微微)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孙道临 | 姚大娘 | 王文娟 | 孙庆原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医 疗 健 康 保 健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