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娱乐-搜狐
娱乐频道 > 电影 Movie > 电影新闻

《投名状》与《集结号》:煽情的成功与失败

1、《投名状》不仅好看,而且值得咀嚼

  今天终于去看了投名状,很久违的兄弟情,有点英雄本色的感觉,估计女人看这个片子要差点意思。没看过原版刺马,但这次陈可辛找到的三个人也非常合适。李连杰终于把他性格中霸道狠辣的一面发挥出来了,当时看霍元甲的时候就觉得他可以演接近反派的角色;刘德华的人物设定天生是得同情分的,他也完全没有辜负大家的期待,非常到位;金城武余地很小,性格也片面单纯,他本来就是英俊小生,拿捏这个正合适。

  这部片子是陈可辛一个巨大的转型尝试,所以它明显暴露出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譬如一些细枝末节的情节明显过于书生腔,而且对故事和人物没有什么真正的陪衬意义。比如其中一段是夜里头有人很哀怨的哭——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抒情抒得比较过头。总的来说,陈可辛扔掉了上次如果爱给我的糟糕印象,在台词和人物关系上都做得很扎实,寥寥几个重点勾画的战争场面,不仅画面有新意,气势和力度都拍出了这几年战争片的新高度。

  开头他们仨在峡谷打劫,视觉上冲击力很强,后来在预告片中反复出现的那个合围场景,三个结拜兄弟肝胆相照,脸上显出的那种又哭又笑的表情,是这个片子最感动我的地方,忍了很久才没掉下眼泪来,除了竖大拇指,没有别的办法能表达对这一场的赞叹。相比起来结尾反倒没有这么杀伤力强,尤其是李连杰那个结局,某种程度上说是为了设计而设计,不如让此人活着更现实。如果说细节还有瑕疵,几个重头场面,包括初定生死情的那场战役、三人间真正有裂痕的苏州城大屠杀,都拍得无可挑剔,完美无缺。

  投名状是戏剧性很强的片子,眼泪随处可见,不过难能可贵的是,陈可辛铺垫做得一般都很足,没有突如其来的无厘头爆发。在剧本编写上,投名状也没有所谓的笑场情况出现,整个片子过渡平稳,每个人物之间的对话都简短有力,显出深厚的文学功底。陈是香港很出色的文人导演,他在这种大制作商业片中贯注的张力,使投名状在战争之外多了很多可咀嚼的东西。庞青云、赵二虎、姜午阳,各有不同性格,互动也相当微妙,唯一不太好的还是女性角色的把握,徐静蕾的加入可有可无,也并没有给主线带来什么额外的光彩。

  尽管三个人之间因为道不同终于不相与谋,但事前说友情最不可靠的陈可辛还是保存了一点希望,没有让三个人完全决裂。李连杰在死前一刻,幡然醒悟,捡回了金子般的兄弟友情,可能是大多数观众更能接受的温暖结局。当然了,残酷到底也不是不好,就怕看完之后每个人心底就更堵得慌了——比起墨攻来,投名状把兄弟情做铺垫,以人的最基本需求为出发点,此后才稍微挥发出一点高尚主题,譬如苏州城大屠杀那段就略略贯穿了和平与战争的对立,这样的处理是剧情更扎实、观众更易理解。张之亮一味言志,主题反而又大又空,失败的爱情线又牵扯了叙事力量,最后很多道理就不明所以了——这是陈可辛高明之处,他知道文艺和商业怎么相互渗透起来。

  音乐竟然是我最喜欢的两位,金培达和陈光荣联手——可惜这变成了投名状一些小瑕疵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个。金擅长的是清淡路线,看看当年获奖的伊莎贝拉,还有这两年的一些文艺电影,都是拿钢琴、提琴之类,冷不丁撩动心弦;陈却恰恰拿手大场面,无间道、古惑仔系列,都是电子乐、弦乐,复杂宏大的交织穿插,直接构成对听众的冲击。

  在投名状里,金负责的都是一些安静的感情戏,陈可能更多的把精力放在战争场景的调度上。可能正是因为爱情支线的弱势,他们并不能很好的协调在一起,而有些没必要借助音乐煽情的地方,也画蛇添足的加入了配乐(而且还是弦乐那种很浓烈的风格),让人凭空产生一种割裂感。

  2、《集结号》,煽情失败了

  集结号的公映号称百位明星、万人观影,来的人确实多,观众满满当当坐了半个工人体育馆,明星里也有葛优、徐帆、赵本山、张国立这样的大腕。在介绍冯小刚贺岁片十年历程的MV里,又重温了许许多多耳熟能详的桥段,不由得有些感动——不管这个人怎么样,他的片子还是很了不起的,中国老百姓在过年时乐一乐,看个好玩温馨的小故事,也算是个消遣的盛事。他是很彻底的市民,片子的精神也充满了中国人那种典型的狡猾和小聪明,不过无伤大雅。

  电影开始之后才发现那个特制的大屏幕并不好,因为是媒体席,都在很高处,离屏幕实在太远了,而所谓11.1的环绕声音响,其中就有一个子声道在座位后几排,结果放映的时候既看不清某些细节,耳朵边上也轰隆隆含混得很,真正的对话在台上遥远的主音箱,身后这个经常是炸弹和子弹,要不就是可怜的配乐。不过,这些并不妨碍我批评它,因为集结号有很多硬伤,是和声音画面一点关系都没有的。

  先说他们吹嘘得最响的战争场面,大家都知道是找太极旗飘扬那帮人做的特效——效果倒是挺真实,可拍得毫无新意,还在有限的片长中不断重复自己。狙击手、炸坦克、两炮对轰,都是别人玩过的东西,至少在设计上,我没有看到冯小刚任何新东西。后来和灵子回顾那些战争场面,有一个谷子地被炸聋的地方,他听不见王金存说什么,背景里却还有炮声狂响。如果这不算穿帮的话,我们都觉得是不是完全收声更好?可是如果纯粹默片的话,又明显抄袭了大兵瑞恩开头那一段。狙击手也是,除了枪法好,但他的性格和技巧都在哪儿呢?

  纵观整个战场场面,片子花了很多力气来介绍谷子地的每个战友,在宣传上也花了很大本钱来介绍每个饰演战士的明星,但在这个纷繁复杂的段落中(谷子地离开战场之后可就彻底没有他们了啊),每个人都没有什么足够的空间来刻画性格,也没有看到任何必要来逐一分析他们的身份,所以回过头去看介绍和宣传,就会觉得很莫名其妙:为什么在谷子地成为绝对主角、导演也没怎么描写其他个体的情况下,要拿“每一个牺牲都是永垂不朽的”来作为影片主题呢?

  所以说,从本质上看,“47个牺牲的弟兄”,和南京大屠杀中死去的“30万人”,同样都面目模糊,他们既不能作为个体存在于人们的记忆里,也无法对故事细节起到任何加深或拓宽的作用。谷子地的寻找,其实不是为每一个人正名,而是为九连这一整个集体正名,我不太敢说这是正话反说,但我绝对相信它不是对一个卑微的牺牲者正确的尊重方式。也正是因为缺少漂亮出彩的细节,谷子地的执着,没能像投名状里手足情那样落在实处,他数十年如一日的寻找,更像是为了自己的信念。

  杨金远的小说我看得很认真,很好,很朴素的语言。因为是不长的小说,细节省略之后更多是大白话似的的真理。刘恒的剧本继承了这个优点,这是集结号最有水准的地方。每一句对话都不是多余的,而且它的简练直接,都非常符合人物在那个特殊环境下的心理状态,其中掺杂的各类俗语和幽默,更是恰到好处的把语言的魅力展现出来。可以说,在人物对话上,集结号是完全可以配得上传神这个词的。另一方面,不知道是尊重观众智力还是处理力不从心,不少段落无声无息的就结束了,观众根本不知道最后是怎么达成的,譬如那个拆地雷的桥段——说可笑重了一点,但绝对是对不起观众的,也把本来可以流畅的故事肢解掉了。

  前一阵子写过一篇文章,持的是期待集结号的态度的。当时觉得,战争场面肯定无法和大兵瑞恩相比,但后面的寻找和坚持的故事构思,正是冯小刚这类擅长戏剧冲突的导演所拿手的。现在看来,前半段说对了,后半段却高估了。张涵予演得合规矩,但不是不可替代,最重要的是,在小说悬念感十足完全能改编出彩的前提下,冯小刚把甚至是感情大爆发的高潮都调理得无比平淡。这太要命了。一句话,煽情失败了。

  
(责任编辑:麦太)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陈可辛 | 李连杰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医 疗 健 康 保 健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