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娱乐-搜狐
娱乐频道 > 戏剧 drama > 音乐剧《蝶》 > 相关介绍

《蝶》恋深圳十年情 下月翩跹飞舞到京城

  一个堪称千古绝唱的爱情传奇,一部旋律感人肺腑、舞台亦真亦幻的原创大剧,带有现场乐团的160人豪华表演阵容,700只在剧情高潮时翩跹飞舞的真实蝴蝶……1月17日至24日,这部刚刚在北京哈尔滨首演引起轰动的大型原创音乐剧《蝶》将来到深圳保利剧院连演8场,为观众带来代表中国音乐剧最高水平的视听震撼。

  《蝶》剧的创作阵容汇聚了音乐剧《巴黎圣母院》的导演吉勒•马呜、伦敦西区音乐剧导演韦恩•福克斯和我国著名作曲家三宝、著名编剧关山等来自6个国家的顶级艺术编导。而该剧制作人兼艺术总监李盾,则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深圳人。在他手里,造就过20年前深圳歌舞娱乐业的一段传奇,打造了10年前享誉全国的首部国产音乐剧《白蛇传》,更催生了如今这部即将登上世界舞台的《蝶》。

  昨天,记者对这位著名制作人进行了专访,听他讲述了音乐剧从深圳走向全国的十年坎坷经历,了解到了以李盾为代表的这批中国最早的音乐剧人对这门艺术付出的赤诚情怀,为中国音乐剧的发展找出一条清晰可辨的路径。

  从《白蛇传》到《蝶》——深圳见证中国音乐剧十年

  在深圳华富路曾经有一个娱乐地标—21世纪演艺中心。从1997年到2002年,这里上演过一台美轮美奂的民族音乐剧《白蛇传》。那时,到21世纪演艺中心去看《白蛇传》,曾经成为深圳人的一股文化消费潮流。《白蛇传》先后上演1600多场,观众达七八十万人次,成为许多深圳人温暖的文化记忆,也成为中国音乐剧的发端和难以逾越的高峰。这部中国最早音乐剧的创始人,就是今次带着《蝶》重归深圳的李盾。

  早在1986年,舞蹈演员出身的李盾南下深圳创业。他经历了深圳歌舞厅娱乐业最辉煌的一段时期,以导演、制作人和歌舞厅协会会长的身份参与了深圳娱乐的每一次高潮。1988年前后,李盾有机会出国,在伦敦西区和纽约百老汇,他异常欣喜地看到了一种新颖夺目的舞台艺术形式,那就是音乐剧。回国内后,在李盾的心中,一种日渐清晰的预感已经在形成,他感觉,这种高投入、大制作的娱乐工业必将是中国演艺行业的发展方向。

  之后,李盾便把自己的歌舞厅当成了早期音乐剧的“试验田”。他尝试给《梁祝》配上舞蹈,让《二泉映月》又唱又跳起来,把麦当娜、杰克逊的歌编成小型戏剧,渐渐地将多种艺术形式融合到一起,结果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受到很多深圳观众的欢迎。

  1996年,当时中航集团准备打造一个娱乐中心,李盾便委婉地向他们“兜售”自己的音乐剧梦想。为了便于对方接受陌生的音乐剧概念,他把它称为“介乎夜总会和剧院之间的第三种形式”。结果这种形式得到了中航的肯定,于是,李盾亲自给该场所定名“21世纪演艺中心”,并开始招兵买马。作曲家郭文景和三宝先后加入,北京舞蹈学院的第一批音乐剧专业学生“整建制”地搬到了深圳,中国第一部音乐剧《白蛇传》就这样诞生了。

  一部《白蛇传》,改变了深圳的娱乐生态,也为中国音乐剧培育了最早的演员、制作人才和观众。后来,李盾虽然一度离开了《白蛇传》,但他的心仍然没有离开让自己魂牵梦绕的音乐剧事业。十年磨一剑,一部更高水平的音乐剧《蝶》破茧而生。在这部剧中,延续着《白蛇传》的精神与魂魄。因此,虽然《蝶》回到深圳演出的成本非常高昂,但李盾执意要完成这次“回归之旅”,他把在深圳的8场演出看作是自己这批中国最早的音乐剧人对深圳的一次感恩。李盾说:“我们是带着一种情怀回来的,是深圳这个平台让我们圆了音乐剧之梦。现在,我们要把这个梦奉献给孕育它的深圳人。”

  为此,《蝶》将邀请当年《白蛇传》的老观众免费观看《蝶》彩排,并召回《白蛇传》原班演员与观众座谈,让观众比较《蝶》与《白蛇传》的今昔异同。李盾感慨地说:“深圳是中国音乐剧的发源地,如今《蝶》又成为音乐剧走向国际化高水平的标志。处于十年两端的《白蛇传》和《蝶》串起了中国音乐剧走过的历程。”

  从点点荧光到一片光芒——原创音乐剧时代已经到来

  10年前,《白蛇传》刚刚启动的时候,李盾的心里就已经有了《蝶》的故事原型,他想要做一部与众不同的音乐剧。不是伦敦西区、百老汇音乐剧的翻版,也不是中国传统戏剧的音乐改编版,而是一部有民族气派也有国际眼光、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中国原创音乐剧。虽然李盾为了《蝶》曾经赴伦敦、纽约、拉斯维加斯考察过多次,也学到了很多东西,但他坚持认为,“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不愿意对西方音乐剧进行“描红”式的模仿,他要打造属于中国自己的音乐剧。这是因为他深信,中国原创音乐剧的时代已经到来,只要坚持下去,哪怕每个人的努力只是一点点荧光,坚持下去就会一片光芒。

  有人认为李盾对国产音乐剧的前途有些“过度乐观”。但李盾说:“中国原创音乐剧的时代已经到来,这并不是自我膨胀的胡言乱语,而是经过全球的问卷调查与研究之后作出的结论。从北京、上海到深圳、东莞,从伦敦西区、百老汇到拉斯维加斯,我们做了详细的调查和无数次的论证与研讨。”

  十年来,李盾手中《蝶》的剧本写过几十个版本,投资商谈了一个又一个。直到3年前,他遇到了伯乐——松雷集团董事长曾庆荣。6000万元的空前投资使李盾有了充分施展才华的余地。为了让《蝶》一出生便具备高起点,李盾遍访天下名贤,组建了一支实力超群的“多国部队”。他用三年的恒心和毅力将《蝶》引导在一条通往观众心灵的正确道路上,直到它美丽重生。

  《蝶》的故事原型“梁祝”是扎根在每个中国人心中的爱情经典,但李盾和他的创作班子没有拘泥于传统故事的束缚,而是把线性结构的故事改为复合结构的线索,增加了“蝶人”等创意元素,让观众一边有亲切熟悉感,一边又有一种陌生的间离效果。当记者问李盾这样在观众那里会不会反而不讨好时,李盾说:“不会。我们就是要赋予‘梁祝’新的生命力。把西方音乐剧的神韵变化成新元素倾泻出来,目的是让观众有所感悟。”

  从娱乐驿站到音乐剧基地——让音乐剧在深圳扎根

  近两年来,从《国王与我》到《42街》,再到即将莅深的《猫》和《音乐之声》,深圳掀起了一股音乐剧欣赏热。然而,除了本土儿童音乐剧《卖火柴的小女孩》之外,其它剧目都是“原装进口”的,而且均在深圳匆匆而过,没能形成一种常驻的音乐剧生态。而在李盾的计划中,《蝶》的目标并非仅仅是这8场演出,他的理想是让《蝶》在深圳“栖息”下来,常年在一个剧场中驻场演出,从而带动深圳音乐剧走向实实在在的产业化。

  “只有在固定剧场中有常年上演的原创剧目,才能真正把深圳建设为中国音乐剧基地!”李盾语气铿锵地表示。他认为,深圳是国内最具成为音乐剧基地潜质的城市。这是因为深圳的文化氛围和市场环境正在日益成熟,有较好文化消费习惯的观众群正在形成,对优秀的舞台剧目有着强盛的需求。而音乐剧活泼、丰富的特性和深圳这座动感都市的特征非常吻合,成为音乐剧生存的优质土壤。李盾特意强调说:“我曾亲眼见证当年《白蛇传》的火爆,深圳人当年对音乐剧的热爱告诉我《蝶》在这里肯定有市场。我相信音乐剧一定能在深圳生根。”

  音乐剧是最适合在固定剧场常年演出的艺术类型之一。这种驻场表演会大幅度削减演出成本从而降低票价,形成良性循环。如今澳门方面已经与李盾接洽希望《蝶》到澳门驻场演出,但李盾更倾向于留在深圳,这是因为《蝶》里所表达的其实是深圳带给他的人生感受,深圳人应该最有共鸣。如今,李盾旗下不仅有中国第一支音乐剧团——“蝶之恋音乐剧团”,而且组建了销售团队、技术团队和推广团队,正在形成完整的音乐剧产业链条。2008年,《蝶》将在国内巡演不少于250场,2009年开始在东京、伦敦、巴黎、纽约等进行全球巡演。之后,深圳便是他们最中意的落脚地。

  “我相信,于是我坚持!”这是《蝶》在高潮部分的一句唱词。李盾说,这句他最珍爱的歌词传递了他的信念。接下来,李盾把创作目标盯向海岩作品《舞者》和金庸《天龙八部》的音乐剧改编,他将与谭盾以及音乐剧《巴黎圣母院》的作曲展开合作。他说:“如果把《蝶》比为中国音乐剧点亮的一根蜡烛,它的将来一定会燃成一片火焰!”

  

(责任编辑:炊烟)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李盾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医 疗 健 康 保 健

茶 余 饭 后更多>>